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99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包括相互贴合的基布层和PU牛津复合层;所述PU牛津复合层朝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部;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卡设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包括卡合部和耐磨台,所述卡合部由柔性塑料制成;所述PU牛津复合层包括网面区以及分别粘结在所述网面区两侧的连接部和PU塑胶部;所述连接部内均匀分布有多根支撑纤维,相邻两根支撑纤维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间隙;所述PU塑胶部的底部连接有多股相互平行排列的纱线;每股所述纱线在PU塑胶部的底部均形成线圈结构。其质地柔软,有很好的耐磨性能,面料的寿命更加长。

A high density wear resistant Oxford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
本技术涉及牛津布,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
技术介绍
牛津布又称牛津纺,是一种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面料。牛津布的色泽柔和,布身柔软,日常生活中,经过处理的牛津布常作为箱包等对摩擦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的材料。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增加牛津布耐磨性能的方法是在牛津布的表面涂覆耐磨涂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耐磨涂层在清洗的过程中极易脱落,导致耐磨性能减弱,使得布料的寿命减短。需要设计一款新的高密度耐磨牛津布,使得其质地柔软,有很好的耐磨性能,面料的寿命更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其质地柔软,有很好的耐磨性能,面料的寿命更加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包括相互贴合的基布层和PU牛津复合层;所述PU牛津复合层朝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部;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卡设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包括卡合部和耐磨台,所述卡合部由柔性塑料制成,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耐磨台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布料磨损的耐磨球;所述PU牛津复合层包括网面区以及分别粘结在所述网面区两侧的连接部和PU塑胶部;所述连接部内均匀分布有多根支撑纤维,所述支撑纤维的表面包覆有亚麻纤维涂层,相邻两根支撑纤维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间隙;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乳胶凸起,所述乳胶凸起内部镶嵌有石墨烯颗粒;所述PU塑胶部的底部连接有多股相互平行排列的纱线;所述纱线包括尼龙纤维线和涤纶纤维线;每股所述纱线在PU塑胶部的底部均形成线圈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相互交叉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线和第一纬纱线相互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线包括经纱线本体以及缠绕在所述经纱线本体表面上的耐磨纱线;所述耐磨纱线包括棉纤维和腈纶纤维;所述棉纤维的螺旋方向和所述腈纶纤维的螺旋方向相反。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纬纱线为人造纤维,所述第一纬纱线包括纬丝芯纱本体、连接纤维和外层纤维;所述纬丝芯纱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纬丝芯纱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透气的通孔;所述连接纤维沿着所述纬丝芯纱的轴向均匀分布。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纱线和所述第一纬纱线交织成两上三下的平纹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的经密为33根/cm~152根/cm,纬密为12根/cm~125根/cm;所述第一经纱线的细度为21D~470D,纬丝的细度为87D~200D。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气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小于水蒸气分子的直径;所述基布层的下表面设有亲肤的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由桑蚕丝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层上均匀分布有用于透气的通孔。作为优选的,所述PU牛津复合层中的PU塑胶部的厚度是所述连接部厚度的两倍。作为优选的,所述PU牛津复合层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针刺孔。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01μm~9μm;所述PU牛津复合层的厚度为9μm~2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基布层和PU牛津复合层,将面料的结构更加丰富化,使得使用者在穿着该面料时能够感觉到更加柔软舒适。2、本技术通过在PU牛津复合层中卡设耐磨件,耐磨件为柔性塑料易取易放,在穿着该面料制成的衣物时,耐磨件会保护布料不受到磨损,增加衣物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在PU牛津复合层中设置网面区、连接部和PU塑胶部,使得牛津布的结构更加丰富,透气性能强,耐磨性能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取出耐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耐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PU牛津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经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布层,2-PU牛津复合层,21-圆形凹槽,22-凸起部,31-耐磨球,32-耐磨台,33-卡合部,41-尼龙纤维线,42-涤纶纤维线,43-PU塑胶部,44-网面区,45-支撑纤维,46-乳胶凸起,47-石墨烯颗粒,51-第一经纱线,52-棉纤维,53-腈纶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包括:相互贴合的基布层1和PU牛津复合层2。通过设置基布层1和PU牛津复合层2,将面料的结构更加丰富化,使得使用者在穿着该面料时能够感觉到更加柔软舒适。在上述PU牛津复合层2朝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凹槽21,圆形凹槽21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部22。在上述圆形凹槽21内卡设有耐磨件,耐磨件包括卡合部33和耐磨台32,上述卡合部33由柔性的塑料制成,卡合部33与耐磨台32固定连接。上述耐磨台3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布料磨损的耐磨球31。耐磨件为柔性塑料易取易放,在穿着该面料制成的衣物时,耐磨件会保护布料不受到磨损,增加衣物的使用寿命。上述PU牛津复合层2包括网面区44以及分别粘结在网面区44两侧的连接部和PU塑胶部43。上述连接部内均匀分布有多根支撑纤维45,在支撑纤维45的表面包覆有亚麻纤维涂层,相邻两根支撑纤维45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间隙;在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乳胶凸起46,乳胶凸起46内部镶嵌有石墨烯颗粒47。上述PU塑胶部43的底部连接有多股相互平行排列的纱线。上述纱线包括尼龙纤维线41和涤纶纤维线42;每股纱线在PU塑胶部43的底部均形成线圈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相互交叉连接。在PU牛津复合层2中设置网面区44、连接部和PU塑胶部43,使得牛津布的结构更加丰富,透气性能强,耐磨性能好。上述PU牛津复合层2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针刺孔。能够使得PU牛津复合层2更加透气。上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纱线51和第一纬纱线相互浮沉交织而成。上述第一经纱线51和第一纬纱线交织成两上三下的平纹结构。第一经纱线51包括经纱线本体以及缠绕在经纱线本体表面上的耐磨纱线;耐磨纱线包括棉纤维52和腈纶纤维53。棉纤维52的螺旋方向和腈纶纤维53的螺旋方向相反。经纱线结构丰富,质地厚实,耐磨性好,使得基布层1也有更好的耐磨性能。上述第一纬纱线为人造纤维,第一纬纱线包括纬丝芯纱本体、连接纤维和外层纤维;纬丝芯纱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纬丝芯纱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透气的通孔。在连接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互贴合的基布层和PU牛津复合层;/n所述PU牛津复合层朝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部;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卡设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包括卡合部和耐磨台,所述卡合部由柔性塑料制成,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耐磨台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布料磨损的耐磨球;/n所述PU牛津复合层包括网面区以及分别粘结在所述网面区两侧的连接部和PU塑胶部;所述连接部内均匀分布有多根支撑纤维,所述支撑纤维的表面包覆有亚麻纤维涂层,相邻两根支撑纤维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间隙;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乳胶凸起,所述乳胶凸起内部镶嵌有石墨烯颗粒;所述PU塑胶部的底部连接有多股相互平行排列的纱线;所述纱线包括尼龙纤维线和涤纶纤维线;每股所述纱线在PU塑胶部的底部均形成线圈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相互交叉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贴合的基布层和PU牛津复合层;
所述PU牛津复合层朝外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部;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卡设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包括卡合部和耐磨台,所述卡合部由柔性塑料制成,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耐磨台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布料磨损的耐磨球;
所述PU牛津复合层包括网面区以及分别粘结在所述网面区两侧的连接部和PU塑胶部;所述连接部内均匀分布有多根支撑纤维,所述支撑纤维的表面包覆有亚麻纤维涂层,相邻两根支撑纤维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间隙;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乳胶凸起,所述乳胶凸起内部镶嵌有石墨烯颗粒;所述PU塑胶部的底部连接有多股相互平行排列的纱线;所述纱线包括尼龙纤维线和涤纶纤维线;每股所述纱线在PU塑胶部的底部均形成线圈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相互交叉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线和第一纬纱线相互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线包括经纱线本体以及缠绕在所述经纱线本体表面上的耐磨纱线;所述耐磨纱线包括棉纤维和腈纶纤维;所述棉纤维的螺旋方向和所述腈纶纤维的螺旋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线为人造纤维,所述第一纬纱线包括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元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