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914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所述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能够防止沉积物的附着,并且,组装作业性良好,能够通过压铸容易地成型,并且,以低成本谋求保持、提高性能且高增压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1)具有制冷剂流路(5)和回流部(6),被分成涡旋构件(2)和套筒构件(3)。制冷剂流路(5)是将形成于两构件(2、3)上的第一流路形成部(51)与第二流路形成部(52)嵌合而成的环状的空间(50)。在制冷剂流路(5)中,在内周密封部(53),套筒构件(3)的第一压入部(53b)被压入涡旋构件(2)的第一被压入部(53a),在外周密封部(54),套筒构件(3)的第二压入部(54b)被压入涡旋构件(2)的第二被压入部(54a)。回流部(6)使到达套筒部(20)的进气的一部分返回到压缩机叶轮(13)的上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搭载于汽车等的内燃机上的涡轮增压器具有压缩机叶轮和涡轮机叶轮,它们被容纳在壳体中。压缩机叶轮配置于形成在壳体的内部的空气流路中。在空气流路中,具有向压缩机叶轮吸入空气的进气口、从压缩机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通过的扩散通路、以及通过了扩散通路的压缩空气流入的排出涡旋室。排出涡旋室向内燃机侧排出压缩空气。并且,在汽车等内燃机中,已知配备有使在曲轴箱内产生的窜漏气体回流到进气通路并使曲轴箱内或缸盖罩内净化的窜漏气体回流装置(以下,称为PCV)的内燃机。在该情况下,存在着包含在窜漏气体中的油(油雾)从PCV流出到涡轮增压器中的压缩机的上游侧的进气通路中的情况。这时,由于当压缩机的出口空气压力高时,其空气温度也变高,因此,存在着从PCV流出的油因蒸发引起浓缩、高粘度化,由此,在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的扩散面或与其相对的轴承壳体的表面等上形成沉积物并堆积起来的问题。并且,存在着堆积的沉积物使扩散通路变窄,导致涡轮增压器的性能降低,进而,导致内燃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纳压缩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具有:/n进气口形成部,所述进气口形成部形成向所述压缩机叶轮吸入空气的进气口;/n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具有在周向上包围所述压缩机叶轮并且与该压缩机叶轮相对的套筒面;/n扩散部,所述扩散部沿周向形成于所述压缩机叶轮的外周侧,形成使从所述压缩机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通过的扩散通路;/n涡旋室形成部,所述涡旋室形成部形成将通过了所述扩散通路的压缩空气向外部引导的涡旋室;/n制冷剂流路,所述制冷剂流路在周向上沿着所述扩散部形成,并且,使用于对所述扩散部进行冷却的制冷剂流通;以及/n回流部,所述回流部构成为使从所述进气口吸入并到达...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8 JP 2019-0264131.一种容纳压缩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具有:
进气口形成部,所述进气口形成部形成向所述压缩机叶轮吸入空气的进气口;
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具有在周向上包围所述压缩机叶轮并且与该压缩机叶轮相对的套筒面;
扩散部,所述扩散部沿周向形成于所述压缩机叶轮的外周侧,形成使从所述压缩机叶轮排出的压缩空气通过的扩散通路;
涡旋室形成部,所述涡旋室形成部形成将通过了所述扩散通路的压缩空气向外部引导的涡旋室;
制冷剂流路,所述制冷剂流路在周向上沿着所述扩散部形成,并且,使用于对所述扩散部进行冷却的制冷剂流通;以及
回流部,所述回流部构成为使从所述进气口吸入并到达所述套筒部的进气的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压缩机叶轮的上游,
所述涡轮增压器用压缩机壳体被分成涡旋构件和套筒构件,所述涡旋构件具有至少所述进气口形成部的一部分以及至少所述涡旋室形成部的一部分,所述套筒构件具有至少所述涡旋室形成部的一部分、所述扩散部以及所述套筒部,并且,在轴向上被压入所述涡旋构件的内侧,
所述制冷剂流路形成为由第一流路形成部和第二流路形成部划分成的环状的空间,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和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涡旋构件以及所述套筒构件中的彼此相对部,
所述第一流路形成部和所述第二流路形成部在对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内周侧进行密封的内周密封部和对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外周侧进行密封的外周密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谷知之
申请(专利权)人:欧德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