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851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内置气门间隙调节器的挺杆中,防止了在长期停止时工作油从低压室泄漏的情况。挺杆(10)具备对推杆(96)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液压式的气门间隙调节器(11)、和内嵌有气门间隙调节器(11)并根据进行旋转的凸轮(85)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位移的挺杆壳体(12)。在挺杆壳体(1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在气门间隙调节器(11)的组装时能够将存在于挺杆壳体(12)和气门间隙调节器(11)之间的空气向上方排出的空气排出通道(34)。

Tapp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挺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挺杆。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被构成作为阀挺杆的挺杆。挺杆呈杯状,且推杆的下端部与内底部抵接而被支承。推杆的上端部对摇臂的一端部进行支承。摇臂的另一端部与排气阀的上端部抵接。挺杆的下表面被设为平坦的滑动接触面,并且与凸轮接触。当凸轮进行旋转时,挺杆在气缸内径内与推杆一起进行升降,与之相伴地摇臂摆动,从而实施阀的开闭。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94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另外,还已知如下的结构,即,挺杆并非直接对推杆进行支承,而是在挺杆内装配液压式的气门间隙调节器,通过气门间隙调节器的顶部与推杆的下端部抵接,从而使挺杆经由气门间隙调节器而被间接地支承。根据该结构,摇臂的摆动支点位置通过气门间隙调节器的液压而被适当调节,从而能够消除阀间隙。在向挺杆内组装气门间隙调节器时,需要排出被密封在气门间隙调节器和挺杆之间的空气。在该情况下,如果空气排出通道以横向开口的方式被设置在挺杆的周壁下端部上,则存在有如下情况,即,当内燃机长期停止时被贮留于气门间隙调节器的低压室内的工作油穿过空气排出通道而被向外部排出,从而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挺杆,其特征在于,具备:液压式的气门间隙调节器,其对推杆的下端部进行支承;挺杆壳体,其内嵌有所述气门间隙调节器,且根据进行旋转的凸轮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位移,在所述挺杆壳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空气排出通道,所述空气排出通道在所述气门间隙调节器的组装时,将存在于所述挺杆壳体和所述气门间隙调节器之间的空气向上方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7 JP 2017-0275031.一种挺杆,其特征在于,具备:液压式的气门间隙调节器,其对推杆的下端部进行支承;挺杆壳体,其内嵌有所述气门间隙调节器,且根据进行旋转的凸轮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位移,在所述挺杆壳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空气排出通道,所述空气排出通道在所述气门间隙调节器的组装时,将存在于所述挺杆壳体和所述气门间隙调节器之间的空气向上方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挺杆,其中,所述气门间隙调节器具有主体和柱塞,所述主体具有主体油孔,所述柱塞具有柱塞油孔,且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所述主体中,并且所述主体油孔经由所述柱塞油孔而与所述柱塞内的低压室连通,所述低压室中的所述工作油的油面高度在所述内燃机的停止时,位于与所述主体油孔相比靠上方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挺杆,其中,在所述挺杆壳体中,设置有将从该挺杆壳体溢流的工作油向下方进行引导的通油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挺杆,其中,所述通油通道的下端在从该通油通道下落的工作油能够附着于所述凸轮的凸轮面上的位置处开口。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挺杆,其中,所述挺杆壳体由具有所述空气排出通道的内壳体和收纳了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构成,所述通油通道被形成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原和周高见雅保
申请(专利权)人:欧德克斯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