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575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引锭杆有多组起弧结构单元连接而成,起弧结构单元包括杆身和过渡段,杆身包含两块相同的板片,两块板片重叠对齐,并由连接柱在中央固定连接,板片两侧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过渡段为一片过渡板,过渡板由中间向两端各自开设一个固定孔和一个起弧孔;起弧孔的孔径大于固定孔,杆身和过渡段上的固定孔孔径相同;杆身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轴连接;杆身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起弧孔通过起弧轴连接;多组起弧结构单元依上述连接方式连接,其中一端与引锭头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轴用来限制防止侧弯出现,起弧轴用来起弧且不下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
,特别涉及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链式引锭杆中,传统的链式引锭杆的杆身由数十个链节组成,引锭头与链节、链节与链节之间的连接均用销轴铰接或螺栓连接。在使用中,主要的工作方向为整体向上弯曲,最后形成1/4圆弧,达到工作状态。但是这种结构因机型需要在某一运行段起到起弧的作用,并总长因机型需要在30米以内。工作中因弧度变化和长度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弯曲下挠,左右侧弯二种状况,都会严重影响在线使用,影响拉坯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及其工作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所述引锭杆有多组起弧结构单元连接而成,所述起弧结构单元包括杆身和过渡段,所述杆身包含两块相同的板片,两块板片重叠对齐,并由连接柱在中央固定连接,板片两侧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过渡段为一片过渡板,过渡板由中间向两端各自开设一个固定孔和一个起弧孔;所述起弧孔的孔径大于固定孔,杆身和过渡段上的固定孔孔径相同;所述杆身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杆身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起弧孔通过起弧轴连接;多组起弧结构单元依上述连接方式连接,其中一端与引锭头轴连接。所述板片的形状整体呈长方形,靠下部的底边加工成微弧形。所述起弧孔孔径为固定孔孔径的5/3倍。所述起弧孔6为椭圆形孔,轴心与过渡板的固定孔5中心偏心设置,且长轴方向沿过渡板的纵向设置。所述固定轴和起弧轴可为铆接固定安装,或者为螺钉螺栓配合可拆安装。所述起弧孔的轴心过渡板的纵向向下偏心量为3.5~4.5mm。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的工作方法,固定轴连接杆身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固定孔,起弧轴连接杆身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起弧孔,起弧孔的孔径大于固定孔,当起弧轴抵在较大的起弧孔底部时完成起弧;多组起弧结构单元累积在一起形成引锭杆整体呈现向上弯曲成1/4弧,达到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起弧结构单元包括杆身和过渡段,杆身包含两块相同的板片,两块板片重叠对齐,并由连接柱在中央固定连接,板片两侧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过渡段为一片过渡板,过渡板由中间向两端各自开设一个固定孔和一个起弧孔;起弧孔的孔径大于固定孔,杆身和过渡段上的固定孔孔径相同;杆身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轴连接;杆身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起弧孔通过起弧轴连接。通过两个不同功能的轴来实现起弧目的,其中固定轴用来限制防止侧弯出现,起弧孔为椭圆形孔,轴心与过渡板的固定孔中心偏心设置,且长轴方向沿过渡板的纵向设置,起弧轴用来起弧并防止下挠。(2)本专利技术杆身的板片形状整体呈长方形,靠下部的底边加工成微弧形,可以保证引锭杆在起弧上弯时,整体呈现圆润,没有过于突出的结构,防止影响行进弧线上的通畅。(3)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轴和起弧轴可为铆接固定安装,或者为螺钉螺栓配合可拆安装。铆接固定安装整体连接稳定,螺钉螺栓配合可拆安装方便检修和更换,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链式引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引锭杆起弧结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杆身和过渡段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起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引锭杆起弧结构使用后的整体效果图。图中,1—杆身;2—过渡段;3—固定轴;4—起弧轴;5—固定孔;6—起弧孔;7—拉矫辊;8—脱坯辊;9—引锭头;10—结晶器;11—钢水包;12—链节;13—销轴;14—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附图。图1为传统链式引锭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传统链式引锭杆的杆身由数十个链节12组成,引锭头与链节、链节与链节之间的连接均用销轴13铰接或螺栓连接。图2为本专利技术引锭杆起弧结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杆身和过渡段的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所述引锭杆有多组起弧结构单元连接而成,所述起弧结构单元包括杆身1和过渡段2,所述杆身包含两块相同的板片,两块板片重叠对齐,并由连接柱14在中央固定连接,板片两侧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5;所述过渡段2为一片过渡板,过渡板由中间向两端各自开设一个固定孔5和一个起弧孔6;所述起弧孔6的孔径大于固定孔5,杆身1和过渡段2上的固定孔5孔径相同;所述杆身1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2上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轴3连接;所述杆身1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2上的起弧孔6通过起弧轴4连接;多组起弧结构单元依上述连接方式连接,其中一端与引锭头9轴连接。所述板片的形状整体呈长方形,靠下部的底边加工成微弧形。所述起弧孔6为椭圆形孔,轴心与过渡板的固定孔5中心偏心设置,且长轴方向沿过渡板的纵向设置。所述起弧孔的轴心过渡板的纵向向下偏心量为3.5~4.5mm。所述固定轴和起弧轴可为铆接固定安装,或者为螺钉螺栓配合可拆安装。图7为本专利技术起弧结构单元的起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引锭杆起弧结构使用后的整体效果图,如图所示,工作时,固定轴3用来连接杆身1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2上的固定孔。起弧轴4用来连接杆身1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2上的起弧孔6。由于起弧孔6的孔径大于固定孔5,当起弧轴4抵在较大的起弧孔6底部时,可以起弧。多组起弧结构单元累积在一起形成引锭杆整体呈现向上弯曲成1/4弧,达到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杆有多组起弧结构单元连接而成,所述起弧结构单元包括杆身和过渡段,所述杆身包含两块相同的板片,两块板片重叠对齐,并由连接柱在中央固定连接,板片两侧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过渡段为一片过渡板,过渡板由中间向两端各自开设一个固定孔和一个起弧孔;所述起弧孔的孔径大于固定孔,杆身和过渡段上的固定孔孔径相同;所述杆身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杆身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起弧孔通过起弧轴连接;多组起弧结构单元依上述连接方式连接,其中一端与引锭头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锭杆起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杆有多组起弧结构单元连接而成,所述起弧结构单元包括杆身和过渡段,所述杆身包含两块相同的板片,两块板片重叠对齐,并由连接柱在中央固定连接,板片两侧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过渡段为一片过渡板,过渡板由中间向两端各自开设一个固定孔和一个起弧孔;所述起弧孔的孔径大于固定孔,杆身和过渡段上的固定孔孔径相同;所述杆身靠中间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杆身靠两端的固定孔与过渡段上的起弧孔通过起弧轴连接;多组起弧结构单元依上述连接方式连接,其中一端与引锭头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锭杆起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的形状整体呈长方形,靠下部的底边加工成微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锭杆起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弧孔短轴长度为固定孔孔径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兆亮柴又新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泰和连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