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61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无人车摄像机无法自由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于无人车的壳体上,包括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固定于电动推杆上并与壳体活动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旋转托架,旋转托架与深度摄像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从位移和旋转两个方面调节摄像头,尽可能得扩大视野范围,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车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行业向前发展,为了使商品流通更加快捷高效,无人运输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无人车作为自动配送的基本单元,由云端平台指挥将商品从货柜等处送至用户手中。无人车在行进的过程中,采集周围环境信息为无人车的控制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目前采集周围的信息仿真度最高的是深度摄像机,它能获取三维的环境信息,实践中的一个应用是既可以知道前方何处有障碍物,又可以知道障碍物有多大,便于控制无人车是否需要转向以及何时返回原线路。但是现有的摄像机在安装以后都不可随意调节,导致其视野范围受限,不利于最大程度的采集信息进而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摄像机安装结构无法自由调节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设置于无人车的壳体上,包括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固定于电动推杆上并与壳体活动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旋转托架,旋转托架与深度摄像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壳体上设有滑轨,固定支架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卡槽。进一步的,壳体的正前方设有凹槽,用于容纳移动机构使外壳表面平整。进一步的,电动推杆包括丝杆和步进电机,丝杆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步进电机与无人车的控制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旋转托架内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转子与深度摄像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转动电机的转子和深度摄像机通过连接板固定,旋转托架上设有供连接板转动的开口。进一步的,固定支架和电动推杆之间设有连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利用电动推杆完成摄像机在垂直面的位移,利用旋转托架完成摄像机的自转,扩大摄像机的视野范围,尤其避免了摄像机下方靠近无人车的视野盲区。2.本技术中电动推杆采用丝杆和不仅电机控制,容易实现精确调节,方便获取摄像机的位移量。3.本技术将滑槽安装在壳体上设置的凹槽内,保证了无人车壳体整体的平整,既美观又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的旋转托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为电动推杆,2为深度摄像机,3为固定支架,4为底座,5为旋转托架,6为滑轨,7为转动电机,8为转轴,9为连杆,10为壳体,101为车体,102为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或依赖的程序均为本
的常规程序或简单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做出常规选择或者适应性调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一种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参见图1至图4,设置于无人车的壳体前端,相当于无人车的眼睛。该装置分为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移动机构用来操控深度摄像机的线性运动,而转动机构则用来操控深度摄像机的轴向运动,通过这两个方向的调节,使深度摄像机的视野范围尽可能广,为无人车的行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上述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连杆9、固定支座3和底座4,电动推杆1内含有丝杆和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安装在底座4内部。连杆9套接在电动推杆上,与丝杆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连杆9可以和电动推杆1分离,方便维护。步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进而控制连杆9的上升或下降,固定支座3则和连杆9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旋转托架5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支座3上,如此一来,电动推杆就可推动固定支座3连同旋转托架5上下运动,步进电机由无人车内的控制电路板控制,方便通过获取电机的转速来计算出推杆的位移。固定支架3安装在滑轨6上,如图3,在壳体10的正前方开设凹槽,凹槽内固定滑轨6,滑轨6呈L字形,固定支架3上设置和滑轨6配合的卡槽,保证了固定支架3的稳定性。凹槽的设置使固定支架与壳体10的表面等高,不至于过分突出,起到保护固定支架3的作用。在固定支架3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旋转托架5,深度摄像机2安装在旋转托架5上,能够随旋转托架5和固定支架3在电动推杆1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旋转托架5内部使用螺钉或者强力胶固定转动电机7,转动电机7的转子上连接转轴8,在转轴8上通过连接板安装深度摄像机2,连接板和转轴8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连接板和深度摄像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旋转托架5位于连接板的位置设置开口,供连接板绕转轴8转动,进而带动深度摄像机2做轴向运动。旋转托架5上开有通孔用于从转动电机7上引出连接线至无人车内的控制电路板。本装置的安装参见图5,车体101成柱状,在车体101的外壳102的前面安装深度摄像头2。外壳102罩在壳体10上,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电动推杆和旋转托架的设计,在线性和轴向两个方面对深度摄像机的视野进行调节,有效扩展了其视野范围,特别是避免摄像机下方靠近无人车的视野盲区,提高深度摄像机获取数据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是相关部件及结构的等同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用于设置于无人车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上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旋转托架,所述旋转托架与所述深度摄像机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用于设置于无人车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上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旋转托架,所述旋转托架与所述深度摄像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滑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深度摄像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正前方设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外壳表面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博雷川川刘大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吉立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