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271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包括步骤:S1、在现在电梯系统中,添加云管理端,且社区内部多个电梯均采用云管理端进行权限控制,每个电梯入口处均设置有请求模块,该请求模块与电梯系统通讯连接;S2、智能机器人设置有身份标签卡等。该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采用电梯控制云端配合RFID近场通讯技术,实现智能机器人的楼层控制,可以实现智能机器人自助搭乘电梯,为用户进行上门配送服务,通过设置高度传感器以及根据高度位置进行计算,可以有效的避免误下电梯,能够确保准确的到达目的地,通过设置电磁传感器,可以在搭乘期间,电梯系统实时对智能机器人进行感知,避免他人恶意挪动,从而提高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A method of elevator floor control and interaction based on network and near-field 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场通信技术也叫做NFC通讯技术,NFC是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互连技术研发而成,它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NFC中文名称中的“近场”是指临近电磁场的无线电波。
[0003]因为无线电波实际上就是电磁波,所以它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电场和磁场在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的过程会一直交替进行能量转换,并在进行转换时相互增强,例如手机所使用的无线电信号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传播的,这种方法称作远场通信。而在电磁波10个波长以内,电场和磁场是相互独立的,这时的电场没有多大意义,但磁场却可以用于短距离通讯,称之为近场通信。
[0004]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包含相当多学科知识的技术,几乎是伴随着人工智能所产生的。而智能机器人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岗位都需要智能机器人参与、这使得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0005]无人配送设备既能在快递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按时送达生活物资,保障居民生活,同时也能避免多次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某些地区率先启用菜鸟无人车送快递,直接送至单元楼下,并通过短信和电话通知居民取快递。常见的配送设备包括无人机配送和智能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
[0006]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只能将物资配送至楼下公共区域,无法完成上楼配送。其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智能机器人无法与现有的电梯进行配合,无法在预定的楼层下电梯,自主乘坐电梯存在较大的困难。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现在电梯系统中,添加云管理端,且社区内部多个电梯均采用云管理端进行权限控制,每个电梯入口处均设置有请求模块,该请求模块与电梯系统通讯连接;S2、智能机器人设置有身份标签卡,且身份标签卡可与请求模块通讯,用于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包括身份卡信息、上下楼需求以及目的地信息;S3、智能机器人设置有云服务器,且多个智能机器人均通过无线网络与云服务器通讯,且云服务器可通过互联网与电梯系统的云管理端通讯;
S4、云服务器还配备有远程控制客户端,用户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登录远程控制客户端,可向智能机器人发布任务,该任务信息包括目的地、联系方式等信息;S5、电梯轿厢内部设置有机器人专用停放区,且该区域的轿厢壁上设置有定位读卡器,定位读卡器与智能机器人的身份标签卡位置相对应,且定位读卡器可与身份标签卡进行无线射频通讯;S6、智能机器人的内部设置有SLAM导航系统和高度传感器,根据高度传感器可获得实时高度,且到达目标楼层后可根据高度数值进行目标楼层确认;S7、智能机器人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距离传感器,根据距离传感器感知电梯轿厢内壁,且智能机器人在电梯运行期间启动刹车系统,防止滚动。
[0010]优选地,所述请求模块包括电梯请求按钮和请求阅读器,请求阅读器为RFID读卡器,且请求阅读器高度为0.8

1.2米,与智能机器人的身份标签卡高度适配。
[0011]优选地,电梯的云管理端中提前设置了对应的用户权限和智能机器人权限。
[0012]优选地,所述电梯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组件、驱动电机、控制器和判断模块,无线通信组件用于与云管理端通讯,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电梯轿厢,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电机,且控制器与电梯系统的总控模块通讯连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电梯轿厢内部是否含有智能机器人。
[0013]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安装在电梯轿厢内部的电磁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用于感知机器人专用停放区内部的智能机器人。
[0014]优选地,所述电梯系统中还设置有权限读卡器,且权限读卡器设置于电梯按钮的下方,用于识别和限制用户的权限。
[0015]优选地,智能机器人单位时间内,该层有效权限至少可通行5

10次。
[0016]优选地,智能机器人统计高度的方法为,在每单元楼的一层,对高度数据进行设定为0坐标,以根据楼宇自带的电梯每层高度数据为基准,对目标楼层进行高度判断,避免出现误下楼层。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采用电梯控制云端配合RFID近场通讯技术,实现智能机器人的楼层控制,可以实现智能机器人自助搭乘电梯,为用户进行上门配送服务,通过设置高度传感器以及根据高度位置进行计算,可以有效的避免误下电梯,能够确保准确的到达目的地,通过设置电磁传感器,可以在搭乘期间,电梯系统实时对智能机器人进行感知,避免他人恶意挪动,从而提高安全性。
[0018]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在电梯轿厢内部设置有机器人专用停放区,且该区域的轿厢壁上设置有定位读卡器,定位读卡器与智能机器人的身份标签卡位置相对应,且定位读卡器可与身份标签卡进行无线射频通讯,可以实时对电梯内的智能机器人进行位置确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机器人配送通讯网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的执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2,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现在电梯系统中,添加云管理端,且社区内部多个电梯均采用云管理端进行权限控制,每个电梯入口处均设置有请求模块,该请求模块与电梯系统通讯连接;具体的,请求模块包括电梯请求按钮和请求阅读器,请求阅读器为RFID读卡器,且请求阅读器高度为0.8米,与智能机器人的身份标签卡高度适配。
[0023]设置请求按钮,保障日常居民的生活需求,设置RFID读卡器,与智能机器人进行通讯。
[0024]电梯的云管理端中提前设置了对应的用户权限和智能机器人权限,通过设置云管理端,便于针对用户的权限进行限定,防止外来人员或者本地人员恶意出入多层楼宇,同时设置了智能机器人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现在电梯系统中,添加云管理端,且社区内部多个电梯均采用云管理端进行权限控制,每个电梯入口处均设置有请求模块,该请求模块与电梯系统通讯连接;S2、智能机器人设置有身份标签卡,且身份标签卡可与请求模块通讯,用于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包括身份卡信息、上下楼需求以及目的地信息;S3、智能机器人设置有云服务器,且多个智能机器人均通过无线网络与云服务器通讯,且云服务器可通过互联网与电梯系统的云管理端通讯;S4、云服务器还配备有远程控制客户端,用户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登录远程控制客户端,可向智能机器人发布任务,该任务信息包括目的地、联系方式等信息;S5、电梯轿厢内部设置有机器人专用停放区,且该区域的轿厢壁上设置有定位读卡器,定位读卡器与智能机器人的身份标签卡位置相对应,且定位读卡器可与身份标签卡进行无线射频通讯;S6、智能机器人的内部设置有SLAM导航系统和高度传感器,根据高度传感器可获得实时高度,且到达目标楼层后可根据高度数值进行目标楼层确认;S7、智能机器人的四周均设置有多个距离传感器,根据距离传感器感知电梯轿厢内壁,且智能机器人在电梯运行期间启动刹车系统,防止滚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和近场融合的电梯层控制和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模块包括电梯请求按钮和请求阅读器,请求阅读器为RFID读卡器,且请求阅读器高度为0.8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坤霞万博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吉立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