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滚轮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06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滚轮工装,包括上压合组件、下压合组件和固定在下压合组件上的定位块,上压合组件和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铆钉的压头,压头相对,使工件抵触定位块时压头正对铆钉铆合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完善,保证铆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铆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滚轮工装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铆合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带有滚轮的液压挺柱,需用铆钉在滚轮两侧将滚轮铆合在工件上,需要很大的压合力,因此需要液压机等设备进行辅助,而由于铆合需要精准定位,因此需要配套的专用辅助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顺利铆合滚轮,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滚轮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铆滚轮工装,包括上压合组件、下压合组件和固定在下压合组件上的定位块,所述上压合组件和所述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铆钉的压头,所述压头相对,使工件抵触定位块时压头正对铆钉铆合位置。使用时将滚轮和铆钉置于工件特定位置,再将其放在下压合组件顶面,使工件前端抵触定位块,用液压机等驱动上压合组件下压,滚轮两侧的铆钉就在两个压头的相对挤压作用下被铆合进工件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完善,保证铆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铆合效率。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铆滚轮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铆滚轮工装的结构示意爆炸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定位块1、压头2、导柱3、导套4、弹簧5、底板6、V形铁7、滚轮M、铆钉N。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滚轮工装,包括上压合组件、下压合组件和固定在下压合组件上的定位块1,所述上压合组件和所述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铆钉N的压头2,所述压头2相对,使工件抵触定位块1时压头2正对铆钉N铆合位置。使用时将滚轮M和铆钉N置于工件特定位置,再将其放在下压合组件顶面,使工件前端抵触定位块1,用液压机等驱动上压合组件下压,滚轮M两侧的铆钉N就在两个压头2的相对挤压作用下被铆合进工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竖直固定在下压合组件上的导柱3,所述导柱3穿过所述上压合组件,所述上压合组件上固定有与所述导柱3滑动连接的导套4。导柱3可以保证两个压头2在铆合过程中保持相对的位置,从而使铆合过程顺利。优选的是,所述导柱3上套接有弹簧5。弹簧5可以使铆合后上压合组件自动复位,方便上下料,也使工装无需固定在液压机上,而是独立存在,使用更方便。优选的是,所述上压合组件和下压合组件均还包括底板6和V形铁7,所述V形铁7可拆卸地固定在底板6上,所述上压合组件与所述下压合组件的V形铁7开口相对。优选的是,所述压头2可拆卸地固定在V形铁7上。压头2长久使用后易磨损,可拆卸连接更加便于更换。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滚轮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合组件、下压合组件和固定在下压合组件上的定位块,所述上压合组件和所述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铆钉的压头,所述压头相对,使工件抵触定位块时压头正对铆钉铆合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滚轮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合组件、下压合组件和固定在下压合组件上的定位块,所述上压合组件和所述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铆钉的压头,所述压头相对,使工件抵触定位块时压头正对铆钉铆合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滚轮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固定在下压合组件上的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上压合组件,所述上压合组件上固定有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的导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曹华李明刚陈景朴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普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