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2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器芯,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两个方形块,两侧所述方形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方形块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顶部和底部所述承接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侧所述调节杆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该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通过卡接限位取代原有的螺钉限位,有效的避免螺钉生锈后外置板无法正常拆卸,有效的使用者便于清洗风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散热器属于汽车冷却系统,发动机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和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风扇是散热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但现有散热器存在一些不足,使用时,散热器周围的温度高,风扇散热效率不足,且风扇运行一段时间后,风扇的扇叶上很容易堆积灰尘,使用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拆卸风扇才能完成清洗,故而提出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具备便于安装拆卸、便于清理灰尘和散热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散热器不便于安装拆卸、不便于清理灰尘和散热效率不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安装拆卸、便于清理灰尘和散热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器芯,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两个方形块,两侧所述方形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方形块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顶部和底部所述承接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侧所述调节杆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两侧所述矩形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侧所述调节柱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板,两侧所述调节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板块,所述板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置板,所述外置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筒,所述承接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箱,且进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通块,导通块的顶部开设有空心孔,空心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盖。优选的,所述方形块的正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长度不小调节板的长度。优选的,所述调节柱位于连接槽的内部且与连接槽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散热器芯为铜片散热器。优选的,所述承接筒的正面到背面是中空的,所述调节杆与承接槽之间采用卡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如果出现灰尘堆积的情况,使用者拉动矩形块,直至调节杆脱离承接槽,有效的解除调节柱的第一层限位,在转动柱的转动作用下,转动调节柱,直至调节柱脱离半圆槽,有效的解除调节柱的第二层限位,外置板被拆卸,此过程,通过卡接限位取代原有的螺钉限位,有效的避免螺钉生锈后外置板无法正常拆卸,有效的使用者便于清洗风扇,完成清洗后,利用上述原理反向操作,安装外置板即可,通过设置进水箱,在水的散热作用下,有效的降低散热器芯周围的温度,通过将原有铝合金散热变为铜片散热,加快了装置的热传导,在散热器芯和散热机构的散热作用下,有效的使散热器芯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连接板、2散热器芯、3方形块、4半圆槽、5调节柱、6承接块、7承接槽、8调节杆、9调节块、10矩形块、11连接槽、12调节板、13转动柱、14转环、15板块、16外置板、17承接筒、18散热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包括两个连接板1,两个连接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器芯2,散热器芯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散热器芯2为铜片散热器,散热器芯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箱,且进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通块,导通块的顶部开设有空心孔,空心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盖,进水箱的内部放置有水,两个连接板1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两个方形块3,两侧方形块3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槽4,半圆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柱5,方形块3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6,顶部和底部承接块6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承接槽7,承接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8,调节杆8与承接槽7之间采用卡接,两侧调节杆8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9,调节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0,两侧矩形块10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1,调节柱5位于连接槽11的内部且与连接槽11活动连接,两侧调节柱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2,方形块3的正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长度不小调节板12的长度,两侧调节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3,转动柱13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环14,转环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板块15,板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置板16,外置板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筒17,承接筒17的正面到背面是中空的,承接筒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18,散热机构18共有四个,散热机构18是由风扇和输出电机等结构组成的,输出电机的型号可为RS775,如果出现灰尘堆积的情况,使用者拉动矩形块10,直至调节杆8脱离承接槽7,有效的解除调节柱5的第一层限位,在转动柱13的转动作用下,转动调节柱5,直至调节柱5脱离半圆槽4,有效的解除调节柱5的第二层限位,外置板16被拆卸,此过程,通过卡接限位取代原有的螺钉限位,有效的避免螺钉生锈后外置板16无法正常拆卸,有效的使用者便于清洗风扇18,完成清洗后,利用上述原理反向操作,安装外置板16即可,通过设置进水箱,在水的散热作用下,有效的降低散热器芯2周围的温度,通过将原有铝合金散热变为铜片散热,加快了装置的热传导,在散热器芯2和散热机构18的散热作用下,有效的使散热器芯2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在使用时,如果出现灰尘堆积的情况,使用者拉动矩形块10,直至调节杆8脱离承接槽7,有效的解除调节柱5的第一层限位,在转动柱13的转动作用下,转动调节柱5,直至调节柱5脱离半圆槽4,有效的解除调节柱5的第二层限位,外置板16被拆卸,此过程,通过卡接限位取代原有的螺钉限位,有效的避免螺钉生锈后外置板16无法正常拆卸,有效的使用者便于清洗风扇18,完成清洗后,利用上述原理反向操作,安装外置板16即可,通过设置进水箱,在水的散热作用下,有效的降低散热器芯2周围的温度,通过将原有铝合金散热变为铜片散热,加快了装置的热传导,在散热器芯2和散热机构18的散热作用下,有效的使散热器芯2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包括两个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器芯(2),两个所述连接板(1)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两个方形块(3),两侧所述方形块(3)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槽(4),所述半圆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柱(5),所述方形块(3)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6),顶部和底部所述承接块(6)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承接槽(7),所述承接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8),两侧所述调节杆(8)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9),所述调节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0),两侧所述矩形块(10)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1),两侧所述调节柱(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2),两侧所述调节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3),所述转动柱(13)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环(14),所述转环(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板块(15),所述板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置板(16),所述外置板(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筒(17),所述承接筒(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风扇的散热器,包括两个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器芯(2),两个所述连接板(1)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两个方形块(3),两侧所述方形块(3)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槽(4),所述半圆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柱(5),所述方形块(3)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6),顶部和底部所述承接块(6)相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承接槽(7),所述承接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8),两侧所述调节杆(8)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9),所述调节块(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0),两侧所述矩形块(10)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1),两侧所述调节柱(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2),两侧所述调节板(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3),所述转动柱(13)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环(14),所述转环(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板块(15),所述板块(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置板(16),所述外置板(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印赵光强梁发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捷夫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