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兆真专利>正文

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83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包括:主体,通风槽,通风管,固定件,连接板,排污管和浮块;所述主体为回字型结构,且主体的后端两侧设有辅助散热风扇;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内腔,且主体的顶端通过管道与内燃机相连接;所述通风槽设在主体的两侧,且通风槽内侧的旋转件通过连接件与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通风槽是用来设在主体的两侧的,使得风在经过通风管之后,可以进入到通风槽的内部,从而控制风进入到本装置的时候,从而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液在循环的时候,可以带动内燃机进行散热,而通风槽为三角形结构,是为了使得通风槽可以将主体的进风口进行扩张,从而加大收集风的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例如申请号:CN201610094630.9中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的主回路的主回路配管内的上游端附近位置配置由金属丝网构成的搅拌构件。伴随于发动机停止,滞留在主回路内的冷却水朝向分支前路径流动,在该冷却水流入水温传感器附近的状况发生的情况下,通过搅拌构件对冷却水进行搅拌。由此,滞留在主回路配管内部的上层部分的温度比较高的冷却水与滞留在下层部分的温度比较低的冷却水混合,流入水温传感器附近的冷却水温度变得比较高。其结果是,抑制徒劳的怠速提升控制的执行。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内燃机散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常只能单一方面的使内燃机的内部进行散热,无法使其外部同步进行散热,容易出现内燃机外表温度较高的现象,且现有的内燃机散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其内部的冷却液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出现沉淀物以及残渣,无法将这些沉淀物单独快速从冷却液内部去除,取出沉淀物时无法避免冷却液大量喷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内燃机散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常只能单一方面的使内燃机的内部进行散热,无法使其外部同步进行散热,容易出现内燃机外表温度较高的现象,且现有的内燃机散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其内部的冷却液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出现沉淀物以及残渣,无法将这些沉淀物单独快速从冷却液内部去除,取出沉淀物时无法避免冷却液大量喷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包括主体,通风槽,通风管,固定件,连接板,排污管和浮块;所述主体为回字型结构,且主体的后端两侧设有辅助散热风扇;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内腔,且主体的顶端通过管道与内燃机相连接;所述通风槽设在主体的两侧,且通风槽内侧的旋转件通过连接件与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通风管包括有收集口;所述通风管为矩形管状结构,且通风管的外端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为喇叭状结构,且收集口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通风管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的前端两侧,且通风管的内部与通风槽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固定件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且固定件顶端的调节件通过外侧的螺纹安装在安装槽顶端的螺纹孔内部;所述连接板包括有底件;所述连接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连接板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有底件;所述底件为橡胶材质;所述连接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的两侧底部;所述排污管的底部外侧设有螺纹,且排污管的顶端通过导流口与主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浮块通过两侧的安装孔与导向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安装件,安装槽,辅助槽;所述主体的内部两侧设有数个安装件,且安装件为矩形长条状结构;所述安装件的内部设有T形结构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数个三角形结构的辅助槽,且主体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安装槽为可导向移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槽包括有旋转件;所述通风槽为三角形结构,且通风槽的上方侧边设有矩形槽;所述旋转件的外侧设有数个扇片,且旋转件的内侧插入到通风槽的内部;所述旋转件为可旋转散热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有调节件;所述固定件为T形结构,且固定件的外侧为楔形结构;所述固定件的顶端设有中间凸起圆柱形结构的旋转槽;所述调节件为圆柱形结构,且调节件的底部设有挡板;所述调节件的外侧设有螺纹,且调节件的底端以及挡板安装在固定件的旋转槽内部;所述固定件为可高低调节固定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包括有导流口,导向杆;所述排污管为圆柱形结构,且排污管的顶端安装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为喇叭状结构,且导流口的内部底端两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导流口为可导流收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浮块包括有收集管;所述浮块为圆形结构,且浮块的上下两端为锥形结构;所述浮块为可漂浮材质,且浮块的两侧设有安装孔;所述收集管的底部内部设有螺纹,且收集管的内部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管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且收集管通过螺纹安装在排污管的底端;所述收集管的内部顶端设有顶杆;所述浮块为可移动密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通风槽以及浮块,此处的通风槽是用来设在主体的两侧的,使得风在经过通风管之后,可以进入到通风槽的内部,从而控制风进入到本装置的时候,从而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液在循环的时候,可以带动内燃机进行散热,而通风槽为三角形结构,是为了使得通风槽可以将主体的进风口进行扩张,从而加大收集风的风口,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通风槽以及收集口充分的将风收集到主体的内部,从而进行有效的散热,而旋转件则是用来安装在主体的内部的,使得风在经过通风槽内部的时候,风也可以与旋转件外侧的扇片进行接触,从而使旋转件可以充分的进行旋转,从而使旋转件可以将内燃机外部散发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从而有效的辅助内燃机的外部进行散热;还有的是,此处的浮块是用来设在导流口的内部的,使得在需要暂时取出冷却液中的沉淀物的时候,可以控制收集管打开排污管的底部,使得沉淀物可以处于收集管的内部,从而将沉淀物便捷的取出,而排污管的底部打开之后,收集管内部的顶杆解除顶动浮块,导流口的内部会产生吸力,使得浮块可以将导流口的底部进行密封,使得可以有效的控制冷却液喷出,从而避免冷却液大量的浪费,而浮块为可漂浮材质,是为了使得排污管的底端在不打开的时候,浮块可以受力以及接收顶杆的动力向上移动,使得沉淀物可以在浮块的底部向下移动,而浮块的上下两端为锥形结构,是为了使得沉淀物在落下的时候,可以被浮块的顶端导流,不会残留在浮块的上方,使得浮块落下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与导流口的底部切合,使得浮块密封效果更好,而收集管则是用来将沉淀物收集取出的,使得沉淀物在经过排污管的导流,可以进入到收集管内部,而收集管的顶端内部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沉淀物在落下的时候,可以不会残留在收集管的边沿位置,而收集管内部的顶杆则是用来将浮块顶起的,使得收集管重新安装之后,可以通过顶杆顶动浮块复位,从而解决了使用的时候,通常只能单一方面的使内燃机的内部进行散热,无法使其外部同步进行散热,容易出现内燃机外表温度较高的现象,且现有的内燃机散热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其内部的冷却液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出现沉淀物以及残渣,无法将这些沉淀物单独快速从冷却液内部去除,取出沉淀物时无法避免冷却液大量喷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件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排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通风槽(2),通风管(3),固定件(4),连接板(5),排污管(6)和浮块(7);所述主体(1)为回字型结构,且主体(1)的后端两侧设有辅助散热风扇;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内腔,且主体(1)的顶端通过管道与内燃机相连接;所述通风槽(2)设在主体(1)的两侧,且通风槽(2)内侧的旋转件(201)通过连接件与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通风管(3)包括有收集口(301);所述通风管(3)为矩形管状结构,且通风管(3)的外端设有收集口(301);所述收集口(301)为喇叭状结构,且收集口(301)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通风管(3)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前端两侧,且通风管(3)的内部与通风槽(2)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固定件(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槽(102)的内部,且固定件(4)顶端的调节件(401)通过外侧的螺纹安装在安装槽(102)顶端的螺纹孔内部;所述连接板(5)包括有底件(501);所述连接板(5)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连接板(5)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有底件(501);所述底件(501)为橡胶材质;所述连接板(5)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底部;所述排污管(6)的底部外侧设有螺纹,且排污管(6)的顶端通过导流口(601)与主体(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浮块(7)通过两侧的安装孔与导向杆(60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通风槽(2),通风管(3),固定件(4),连接板(5),排污管(6)和浮块(7);所述主体(1)为回字型结构,且主体(1)的后端两侧设有辅助散热风扇;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内腔,且主体(1)的顶端通过管道与内燃机相连接;所述通风槽(2)设在主体(1)的两侧,且通风槽(2)内侧的旋转件(201)通过连接件与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通风管(3)包括有收集口(301);所述通风管(3)为矩形管状结构,且通风管(3)的外端设有收集口(301);所述收集口(301)为喇叭状结构,且收集口(301)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通风管(3)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前端两侧,且通风管(3)的内部与通风槽(2)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固定件(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槽(102)的内部,且固定件(4)顶端的调节件(401)通过外侧的螺纹安装在安装槽(102)顶端的螺纹孔内部;所述连接板(5)包括有底件(501);所述连接板(5)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连接板(5)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有底件(501);所述底件(501)为橡胶材质;所述连接板(5)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底部;所述排污管(6)的底部外侧设有螺纹,且排污管(6)的顶端通过导流口(601)与主体(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浮块(7)通过两侧的安装孔与导向杆(602)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用配套高性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安装件(101),安装槽(102),辅助槽(103);所述主体(1)的内部两侧设有数个安装件(101),且安装件(101)为矩形长条状结构;所述安装件(101)的内部设有T形结构的安装槽(102),且安装槽(102)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数个三角形结构的辅助槽(103),且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真
申请(专利权)人:陈兆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