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81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箱安装座,所述传动箱安装座远离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传动箱,所述主传动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该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减速电机慢速带动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二旋转轴同步旋转,达到翻转发动机或变速箱的目的,从而达到节约人力的目的,停止转动,发动机或变速箱便会固定在空中,达到便于固定发动机或变速箱角度的目的,给维修带来方便,当操作工因操作不当导致发动机或变速箱掉落,防护网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发动机或变速箱严重变形,达到保护发动机或变速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维修设备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汽车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维修行业也在逐渐地扩大。因为汽车是一种损耗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或损坏,汽车的核心部件有三个,分别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俗称三大件。其中发动机和变速箱在维修时十分的不便,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结构复杂,连接的螺栓等零件的角度不一,在拆装时十分的不便,需要翻转发动机或变速箱,现有的发动机或变速箱翻转通常依靠人力,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十分沉重,翻转十分消耗体力,而且翻转后不便固定,给维修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通过减速电机和液压缸,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箱安装座,所述传动箱安装座远离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传动箱,所述主传动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远离减速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械爪;所述固定底座顶部远离传动箱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安装座,所述滑动座安装座远离固定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副传动箱,所述第二旋转轴远离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械爪;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的内壁设置有漏板,所述油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可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表面与主传动箱转动连接。可选的,所述滑动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安装座,所述滑动座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液压缸安装座与液压缸固定安装。可选的,所述副传动箱与滑动座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和滑动座安装座远离传动箱安装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管卡。可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插接有锚固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减速电机,伸长液压缸,推动第二旋转轴,副传动箱在滑动座内滑动,从而使第二旋转轴一端的第二机械爪向第一机械爪靠近,第二机械爪推动发动机或变速箱,最终使第二机械爪和第一机械爪夹持发动机或变速箱,通过启动减速电机,慢速带动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二旋转轴同步跟随第一旋转轴旋转,达到翻转发动机或变速箱的目的,从而达到节约人力的目的,而且停止转动,发动机或变速箱便会固定在空中,达到便于固定发动机或变速箱角度的目的,给维修带来方便。2、通过设置防护网,当操作工因操作不当导致发动机或变速箱从第一机械爪和第二机械爪之间掉落,防护网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发动机或变速箱掉落导致个别部位严重变形的问题,从而达到保护发动机或变速箱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A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座、2-传动箱安装座、3-主传动箱、4-减速电机、5-第一旋转轴、6-第一机械爪、7-滑动座安装座、8-滑动座、801-液压缸安装座、9-液压缸、10-第二旋转轴、11-副传动箱、12-第二机械爪、13-油槽、14-漏板、15-防护网、16-管卡、17-锚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箱安装座2,传动箱安装座2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传动箱3,固定减速电机4和第一旋转轴5,主传动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4,减速电机4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5,第一旋转轴5远离减速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械爪6,启动减速电机4,使减速电机4带动第一旋转轴5旋转,从而达到带动第一机械爪6旋转的目的;固定底座1顶部远离传动箱安装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安装座7,滑动座安装座7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8,滑动座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9,液压缸9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使第二旋转轴10可以在液压缸9输出端的外表面转动,第二旋转轴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副传动箱11,使第二旋转轴10可以在副传动箱11的内部转动,第二旋转轴10远离液压缸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械爪12,伸长液压缸9,液压缸9推动第二旋转轴10和副传动箱11向主传动箱3的方向靠近,从而达到推动第二机械爪12向第一机械爪6靠近的目的;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油槽13,通过设置油槽13,拆卸发动机或变速箱时,发动机或变速箱内部的油液流入油槽13的内部,从而达到便于处理发动机或变速箱内部油液的目的,油槽13的内壁设置有漏板14,拆卸发动机或变速箱时,发动机或变速箱内部的油液会通过漏板14漏入油槽13的底部,而拆卸发动机或变速箱的零件掉落时,会被漏板14阻隔,避免零件掉入油槽内的油液内,不便查找的问题,油槽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15,通过设置防护网15,当操作工因操作不当导致发动机或变速箱从第一机械爪6和第二机械爪12之间掉落,防护网15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发动机或变速箱掉落导致个别部位严重变形的问题,从而达到保护发动机或变速箱的目的。第一旋转轴5的外表面与主传动箱3转动连接,使第一旋转轴5可以在主传动箱3的内部旋转,滑动座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安装座801,滑动座8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液压缸安装座801与液压缸9固定安装,液压缸安装座801达到固定液压缸9的目的,副传动箱11与滑动座8滑动连接,伸长液压缸9,推动第二旋转轴10,副传动箱11在滑动座8内滑动,从而使第二旋转轴10向主传动箱3方向靠近的目的,固定底座1和滑动座安装座7远离传动箱安装座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管卡16,通过设置管卡16,与液压缸9连接的油管可以卡接在管卡16的内部,避免油管凌乱的问题,固定底座1的底部插接有锚固件17,将锚固件17预埋在地面,然后将固定底座1与秒固件17插接,使用螺母固定,从而达到将该设备固定在地面的目的,避免设备在工作时倾倒。在使用时,将锚固件17预埋在地面,然后将固定底座1与秒固件17插接,使用螺母固定,将该装置与地面固定连接,利用起重装置将发动机或变速箱升起,并移动至第一机械爪6和第二机械爪12中间,通过伸长液压缸9,推动第二旋转轴10,副传动箱11在滑动座8内滑动,从而使第二旋转轴10一端的第二机械爪12向第一机械爪6靠近,第二机械爪12推动发动机或变速箱,最终使第二机械爪12和第一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箱安装座(2),所述传动箱安装座(2)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传动箱(3),所述主传动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减速电机(4)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远离减速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械爪(6);/n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远离传动箱安装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安装座(7),所述滑动座安装座(7)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8),所述滑动座(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二旋转轴(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副传动箱(11),所述第二旋转轴(10)远离液压缸(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械爪(12);/n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油槽(13),所述油槽(13)的内壁设置有漏板(14),所述油槽(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维修用翻转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箱安装座(2),所述传动箱安装座(2)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传动箱(3),所述主传动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减速电机(4)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远离减速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械爪(6);
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远离传动箱安装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安装座(7),所述滑动座安装座(7)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座(8),所述滑动座(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二旋转轴(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副传动箱(11),所述第二旋转轴(10)远离液压缸(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械爪(12);
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油槽(13),所述油槽(13)的内壁设置有漏板(14),所述油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叶勇李立群张昕吴东民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辉润铆焊件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