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53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驱动系,其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至少一个变速器、至少一个差速器和至少一个轮驱动轴,差速器具有至少一个轴驱动齿轮,轴驱动齿轮与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啮合,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油槽区域,轴驱动齿轮和/或变速器的齿轮至少部分地溅油地布置在油槽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轴承盖用于布置和/或用于支承所述差速器,轴承盖具有至少一个轴承容纳部用于容纳和/或用于布置轴承。提高驱动系的效率或者避免溅油损失的方式是,轴承盖(10)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地向所述油槽区域(9)的方向延伸的凸缘式周部区域(10b),轴承盖(10)和/或周部区域(10b)设计和/或布置为,使得油槽区域(9)划分为第一油槽区域和第二油槽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其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至少一个变速器、至少一个差速器和至少一个轮驱动轴,其中,所述差速器具有至少一个轴驱动齿轮,所述轴驱动齿轮与所述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啮合,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油槽区域,并且其中,所述轴驱动齿轮和/或变速器的齿轮至少部分地溅油地布置在油槽区域中,其中,设有至少一个轴承盖用于布置和/或用于支承所述差速器,并且其中,所述轴承盖具有至少一个轴承容纳部用于容纳和/或用于布置轴承。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机动车的多种驱动系。这些驱动系主要具有驱动轴、变速器、差速器和至少一个轮驱动轴。在此,驱动转矩或者力流从驱动机(它可以是内燃机或者电动机)经过驱动轴,视情况经过离合器和经过变速器延伸至至少一个轮驱动轴。在很多驱动系中,在功能上在变速器和轮驱动轴之间在功能上起作用地布置有差速器。在此,差速器通常具有轴驱动齿轮,该轴驱动齿轮与变速器的齿轮啮合或者说能与变速器的齿轮啮合。在作为本专利技术基础的现有技术(US9,278,618B2)中,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基本上被如下设计:驱动机,在此为电动机,驱动一驱动轴。在该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小齿轮或者说主动小齿轮,该第一小齿轮与布置在中间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在该中间轴上布置或者设计有第二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又与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啮合。因此,力流从驱动轴借助现有的变速器传输到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上,其中,在此配设的变速器尤其设计为圆柱齿轮变速器。作为变速器的齿轮至少存在有设计在驱动轴上的第一小齿轮、布置在中间轴上的齿轮和布置或者设计在中间轴上的第二小齿轮。也可以想到的是,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被视为变速器的,尤其圆柱齿轮变速器的(另一个)齿轮,这取决于观察方式。至少,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与设计在中间轴上的(第二)小齿轮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驱动系尤其设计为所谓的同轴驱动装置或者说设计为同轴的驱动系。在此配设轴承盖用于布置和/或用于支承差速器,其中,力流通过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传输到尤其两个轮驱动轴上并且至少一个轮驱动轴相对于驱动轴同轴地,尤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设计为空心轴的驱动轴内部。这样设计和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驱动系尤其也具有多个壳体区域/壳体部件。尤其是用于支承和/或包围驱动机、尤其电动机和驱动轴的第一壳体区域/第一壳体部件,以及用于包围和/或限定差速器以及具有相应齿轮的变速器区域边界的第二壳体区域/第二壳体部件。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作为本专利技术基础的驱动系中,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配设为和/或设置为或者说布置为,使得轴驱动齿轮在配设在和/或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区域中的油槽中至少部分地溅油。换句话说,基本上配设有油槽区域,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至少部分地溅油地布置在该油槽区域中。因为在上述驱动系中,差速器基本上居中地以轴线定心,尤其居中地像电机一样以轴线定心地布置,所以轴承盖具有贯穿孔,该贯穿孔用于布置至少一个轮驱动轴和/或使至少一个轮驱动轴贯穿。此外,轴承盖额外地具有轴承容纳部用于布置和/或用于容纳轴承,借助该轴承能在(两个侧向中的)一个侧向上支承差速器或者说差速器壳体和/或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在此,轴承盖然后被配设和/或布置在驱动机、尤其电机(电动机)和差速器主体之间,尤其布置在基本上“发动机侧”。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驱动系中,轴承盖具有用于固定轴承盖的法兰状周部区域,以及还具有轴承盖主体,该轴承盖主体相对于法兰状设计的周部区域基本上直角地延伸。通过这种设计,借助其他然后突出的壁构成轴承容纳部。在此,法兰状周部区域基本上单侧地向上径向向外远离轮驱动轴的中轴线或者说驱动轴。最后,配设有非常宽的,对于驱动机和差速器/变速器共同存在的油槽区域,差速器的轴驱动齿轮在该油槽区域中至少部分地溅油。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驱动系还不是最佳地设计的。一方面,轴承盖由于其结构设计而占据比较大的空间,或者说在安装和在其安装好的最终位置中具有相应较大的空间需求。此外,驱动系具有比较大的/宽的“共同的”油槽区域用于特定组件,例如驱动机和差速器/变速器。这尤其导致在轴驱动齿轮浸入油槽区域中时过高的溅油损失,因为油槽区域不仅比较大/宽,而且共同的油槽区域的深度基本上在油槽区域的宽度上也是相同的。这种以此导致的设计上的耗费带来相应的进一步的成本,其中,上述驱动系的效率还不是最佳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和改进作为本专利技术基础的已知驱动系,使得一方面减小溅油损失,另一方面提升效率,以及尤其以简单和节省空间的方式实现差速器的连接和/或降低成本。所述技术问题首先通过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解决。该驱动系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至少一个变速器、至少一个差速器和至少一个轮驱动轴,其中,所述差速器具有至少一个轴驱动齿轮,所述轴驱动齿轮与所述变速器的至少一个齿轮啮合,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油槽区域,并且其中,所述轴驱动齿轮和/或变速器的齿轮至少部分地溅油地布置在油槽区域中,其中,设有至少一个轴承盖用于布置和/或用于支承所述差速器,并且其中,所述轴承盖具有至少一个轴承容纳部用于容纳和/或用于布置轴承。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轴承盖现在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径向向油槽区域的方向延伸的法兰状周部区域。在此,轴承盖和/或周部区域现在设计和/或布置为,使得油槽区域由此被划分为第一油槽区域和第二油槽区域。这主要具有的优点是,现在配设有或者说存在有和/或设计有两个油槽区域,这两个油槽区域能最佳地适配于相应的情况。现在一方面可以减小轴驱动齿轮的溅油损失,另一方面相应的油槽区域可以最佳地针对相应的特殊的情况调整和/或适配。尤其地,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油槽区域现在可以具有不同的深度或者说由此导致甚至具有不同的液压油位。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和第二油槽区域中油的高度或者说油的水平是一样高的或者说位于相同平面上,但是其中,相应油槽区域的相应深度设计不同,这在下文中还会进一步说明。第一油槽区域现在可以设计成在容积方面比第二油槽区域更小。轴驱动齿轮溅油地布置在第一油槽区域中,以此减小溅油损失并且相应提高了驱动系的效率。通过实现轴承盖的向油槽区域的方向、尤其划分为第一和第二油槽区域的整个油槽区域延伸的法兰状周部区域,可以借助轴承盖至少部分地阻止和/或定向地控制油从第二油槽区域向第一油槽区域中的流动。这尤其也导致油在第一油槽区域中的平稳,至少例如在第二油槽区域中由运动的组件导致产生的波不能到达第一油槽区域中,尤其因为轴承盖为此至少部分地实现第一和第二油槽区域相应的分隔。此外,借助轴承盖至少部分地控制和/或调节油尤其从第二油槽区域向第一油槽区域中(或者反向)的入流,尤其实现有定向的和/或被导引的油汇集,尤其油汇集至单独布置的油容器,这在下文中还会进一步阐述。轴承盖的轴承容纳部具有支撑壁,支撑壁用于轴向支撑布置在轴承容纳部中的轴承。轴承盖的法兰状周部区域和支撑壁基本上位于一个或者所述相同平面中并且可以相应地设计,尤其一体式设计,轴承盖尤其可以制造为铸造件。轴承盖的支撑壁和法兰状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1),其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3)、至少一个变速器(4)、至少一个差速器(5)和至少一个轮驱动轴(6,7),其中,所述差速器(5)具有至少一个轴驱动齿轮(5a),所述轴驱动齿轮(5a)与所述变速器(4)的至少一个齿轮(4c)啮合,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油槽区域(9),并且其中,所述轴驱动齿轮(5a)和/或变速器的齿轮至少部分地溅油地布置在油槽区域(9)中,其中,设有至少一个轴承盖(10)用于布置和/或用于支承所述差速器(5),并且其中,所述轴承盖(10)具有至少一个轴承容纳部(10a)用于容纳和/或用于布置轴承(11),其特征在于,轴承盖(10)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地向所述油槽区域(9)的方向延伸的法兰状周部区域(10b),其中,所述轴承盖(10)和/或周部区域(10b)设计和/或布置为,使得油槽区域(9)划分为第一油槽区域(9a)和第二油槽区域(9b)。/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7 DE 102019201585.91.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1),其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3)、至少一个变速器(4)、至少一个差速器(5)和至少一个轮驱动轴(6,7),其中,所述差速器(5)具有至少一个轴驱动齿轮(5a),所述轴驱动齿轮(5a)与所述变速器(4)的至少一个齿轮(4c)啮合,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油槽区域(9),并且其中,所述轴驱动齿轮(5a)和/或变速器的齿轮至少部分地溅油地布置在油槽区域(9)中,其中,设有至少一个轴承盖(10)用于布置和/或用于支承所述差速器(5),并且其中,所述轴承盖(10)具有至少一个轴承容纳部(10a)用于容纳和/或用于布置轴承(11),其特征在于,轴承盖(10)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地向所述油槽区域(9)的方向延伸的法兰状周部区域(10b),其中,所述轴承盖(10)和/或周部区域(10b)设计和/或布置为,使得油槽区域(9)划分为第一油槽区域(9a)和第二油槽区域(9b)。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区域(9a)设计为在容积方面小于第二油槽区域(9b),并且所述轴驱动齿轮(5a)溅油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油槽区域(9a)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驱动系,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轴承盖(10)至少部分地阻止油从所述第二油槽区域(9b)流到所述第一油槽区域(9a)中,尤其借助所述轴承盖(10)能至少部分地调节油从所述第二油槽区域(9b)向所述第一油槽区域(9a)中(或者相反)的入流,尤其实现定向的和/或被导引的油汇集。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驱动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10)的轴承容纳部(10a)具有支撑壁(10c),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拉姆B贝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