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414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裁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包括动模座、辅助式固定座和冲头,辅助式安装座的下表面具有一延伸段,辅助式固定座设有冲头孔,冲头孔贯穿辅助式固定座及延伸段,冲头安装于冲头孔;定模包括定模座和安装于定模座的凹模,凹模设有与冲头相匹配的冲孔以及与冲孔连接的下料孔,冲头露出于辅助式固定座的那端套有卸料器,冲头露出于所述卸料器的长度为带冲压件的厚度的1.5‑4倍;冲压时,待冲压件位于动模和定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延伸段,增长冲头孔的深度,缩减冲头露出于卸料器的长度,以提升冲头的垂直度,以及抗偏载能力,使冲头在冲压过程中同心度精度提高,还适用在斜面场合冲压,抵抗偏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裁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材冲压用冲裁模具,该模具主要是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机械等需要模具冲压板件的领域。
技术介绍
以往此领域的五金钣件冲压模具,用常规的固定座,安装上冲头,使之进行冲压;此方式对于常规冲压满足,但对于板件较薄时,由于垂直精度的原因,导致冲头的刃口与之相应的凹模的刃口冲压时,单边间隙不匀称,导致冲孔后钣金件毛刺不均匀,所需钣金件孔的精度不达标,甚至由于目前汽车行业节能环保减排要求,车辆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应对车辆轻量化要求,汽车壳体的板件要求越来越薄,重量越来越轻,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板件的硬度及强度越来越高,需要用到更薄的更高强度钢板,车辆装配精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在模具冲裁件安装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板件倾斜的面上冲孔,传统安装作业方式以及满足不了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裁模具,通过设置延伸段,增长冲头孔的深度,缩减冲头露出于卸料器的长度,以提升冲头的垂直度,以及抗偏载能力,使冲头在冲压过程中同心度精度提高,抗震动性强,还适用在斜面场合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动模(1)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座(11)、辅助式固定座(12)和冲头(13),所述辅助式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动模座,所述辅助式固定座的下表面具有一延伸段(121),所述辅助式固定座设有冲头孔(122),所述冲头孔贯穿所述辅助式固定座及延伸段,所述冲头安装于所述冲头孔;/n所述定模包括定模座和安装于所述定模座的凹模(21),所述凹模设有与所述冲头相匹配的冲孔(22)以及与所述冲孔连接的下料孔(23),所述冲头露出于所述辅助式固定座的那端套有卸料器(3),所述冲头露出于所述卸料器的长度(H)为带冲压件的厚度的1.5-4倍;/n冲压时,待冲压件(4)位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动模(1)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座(11)、辅助式固定座(12)和冲头(13),所述辅助式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动模座,所述辅助式固定座的下表面具有一延伸段(121),所述辅助式固定座设有冲头孔(122),所述冲头孔贯穿所述辅助式固定座及延伸段,所述冲头安装于所述冲头孔;
所述定模包括定模座和安装于所述定模座的凹模(21),所述凹模设有与所述冲头相匹配的冲孔(22)以及与所述冲孔连接的下料孔(23),所述冲头露出于所述辅助式固定座的那端套有卸料器(3),所述冲头露出于所述卸料器的长度(H)为带冲压件的厚度的1.5-4倍;
冲压时,待冲压件(4)位于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冲压件的厚度为1.01mm,所述冲头露出于所述卸料器的长度为带冲压件的厚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贤文周燕周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道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