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41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其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电机、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升降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架上,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前侧和后侧,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有一个、并与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传动连接,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同步、同向转动。此款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架通过前后两组齿轮与移车通道的前后两侧的齿条配合运动,同时,前后两组齿轮通过一个升降驱动电机驱动,并实现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同步、同向转动,使得升降架各个位置同步升降运动,而且,通过齿条支撑,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特别是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065229.6于2019年4月19日公开一种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库,其包括库架总成和车台板,所述库架总成中间为过道,过道左右两侧设有立体车库,立体车库包括地面车库和至少一个上层车库,上层车库位于地面车库上方,车台板承放在上层车库内;过道中设有用于与车台板连接的挂架、用于控制挂架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总成和用于控制挂架左右运动的横向驱动总成。此款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库自带有车台板着落的过道,而且,过道是左右两侧的立体车库共用,其空间利用更合理;但是,连接在挂架上的车台板在过道(移车通道)中处于悬臂状态,其承重设计要求较高。另外,钩挂也是呈悬臂状态,升降时平稳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整个承托面平稳同步升降的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电机、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升降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架上,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前侧和后侧,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有一个、并与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传动连接,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同步、同向转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架的底部,升降架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其中,前转轴通过两个前传动齿轮与前动力齿轮传动连接,后转轴通过一个后传动齿轮与后动力齿轮传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轮架和后轮架,前动力齿轮转动设置在前轮架上,后动力齿轮转动设置在后轮架上,前轮架上还设有前导向轮,后轮架上还设有后导向轮。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位于升降架的前后两侧之间,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两组原动链轮,前转轴上设有前链轮,后转轴上设有后链轮,前链轮通过前驱链条与一组原动链轮传动连接,后链轮通过后驱链条与另一组原动链轮传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架对应前驱链条设有前张紧轮,升降架对应后驱链条设有后张紧轮。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架包括框架和顶板,顶板设置在框架顶面。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架上还设有推拉机构,推拉机构包括推力电机、推块组件、拉力电机和拉块组件,推块组件和拉块组件分别横向直线滑动设置在升降架上,推块组件和拉块组件分别与推力电机和拉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载车板上设有推拉挡块,推拉挡块与推块组件和拉块组件相挡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层架,层架上设有一层以上的上层停车位,层架对应上层停车位旁设有移车通道,移车通道的下端通向层架的下部,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移车通道内,移车通道内分别对应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竖直设置有齿条,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分别与相应的齿条啮合。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层架由立柱和横梁搭建而成,移车通道的四个角位设有立柱,齿条设置在立柱侧面,立柱侧面还设有导向槽,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与导向槽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层架的对应移车通道的左右两侧设有两栋停车塔,停车塔的下端为首层停车位,首层停车位的上方垂直分布有两层以上的上层停车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此款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架通过前后两组齿轮与移车通道的前后两侧的齿条配合运动,同时,前后两组齿轮通过一个升降驱动电机驱动,并实现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同步、同向转动,使得升降架各个位置同步升降运动,而且,通过齿条支撑,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立体停车库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停入一车辆后)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灭火坑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灭火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灭火坑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盖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立体停车库取消顶蓬和备用升降架后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架与移车通道配合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另一角度(删除后传动链条)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立体停车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锁止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中电耦合器的座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方钢、第二方钢和载车板位置关系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中载车板一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中载车板另一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7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架第二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架第二实施方案的左拉钩结构示意图。图29为图2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0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架第二实施方案的左拉钩收纳块结构示意图。图31和图32分别为与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架第二实施方案配套使用的左侧载车板和右侧载车板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24所示,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层架1、载车板4和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架,层架1上设有一层以上的上层停车位18,层架1对应上层停车位18旁设有移车通道15,移车通道15的下端通向层架1的下部,升降架设置在移车通道15上、并用于控制载车板4在上层停车位18与移车通道15之间移动,还包括灭火坑2,灭火坑2设置在层架1的底部,灭火坑2内部设有隔离腔26,隔离腔26上设有顶开口23,顶开口23与移车通道15的底部相对,载车板4通过升降架从顶开口23移入隔离腔26内。进一步,所述灭火坑2设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所述灭火坑2的顶开口23设有盖板25。所述灭火坑2本体的顶面还设有用于与层架1连接的螺纹柱24。所述灭火坑2本体的侧壁内预埋有所述螺纹柱24,灭火坑2本体的侧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螺纹柱24插入灭火坑2本体的侧壁内,且螺纹柱24的上端伸出灭火坑2本体的顶面。所述盖板25设置在顶开口23的底部或下部。所述隔离腔26的深度为30cm至500cm。进一步,灭火坑2可以设置在负层500上,见图26所示。进一步,所述层架1由多根立柱12和多根横梁连接而成,立柱12垂直设置,横梁横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电机、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升降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架上,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前侧和后侧,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有一个、并与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传动连接,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同步、同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05 CN 2020103701456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架、升降驱动电机、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升降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架上,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前侧和后侧,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有一个、并与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传动连接,前动力齿轮和后动力齿轮同步、同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架的底部,升降架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其中,前转轴通过两个前传动齿轮与前动力齿轮传动连接,后转轴通过一个后传动齿轮与后动力齿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轮架和后轮架,前动力齿轮转动设置在前轮架上,后动力齿轮转动设置在后轮架上,前轮架上还设有前导向轮,后轮架上还设有后导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位于升降架的前后两侧之间,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两组原动链轮,前转轴上设有前链轮,后转轴上设有后链轮,前链轮通过前驱链条与一组原动链轮传动连接,后链轮通过后驱链条与另一组原动链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孝培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方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