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马达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74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惯性导航领域中的陀螺仪马达电源,该陀螺仪马达电源由晶振模块、信号源分频模块、两相信号生成模块、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及输出信号生成模块构成,晶振模块、信号源分频模块及两相信号生成模块顺序连接,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一个输入端,其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到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二个输入端,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三个输入端相连接,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输出两相频率信号及定时插入的频率变化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降低了陀螺漂移现象,增强了陀螺仪抗干扰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陀螺仪设备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惯性导航系统的电源设备,尤其是一种陀螺仪马达电源
技术介绍
在惯性导航系统中广泛地使用陀螺仪设备,为了使陀螺仪设备正常工作, 在陀螺仪设备中均安装了马达电源为其供电。现有的马达电源提供的电压或 频率均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稳定电压或稳定频率的电源输出会使陀螺仪产生 陀螺漂移或斜漂的现象,降低了陀螺仪的抗干扰能力,影响了陀螺仪的工作 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陀螺仪 漂移现象、提高陀螺仪的抗干扰能力及工作精度的陀螺仪马达电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陀螺仪马达电源,其特征在于该陀螺仪马达电源由晶振模块、信号 源分频模块、两相信号生成模块、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及输出信号生成模 块构成,晶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入端,信号源分频模 块的输出端与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一个 输出端分别连接到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 一个输入端,其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到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二个输入端,频 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三个输入端相连接, 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输出陀螺仪马达电源所需要的两相频率 信号及定时插入的频率变化信号。而且,所述的晶振模块为9. 6MHz温补晶振。而且,所述的信号源分频模块由一计数值为4804的16位计数器及门阵列 电路构成,其输出信号的频率为1998.32Hz。而且,所述的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由7474触发器构成,其输出信号的频率 为499. 58Hz。而且,所述的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由一个74163计数器、 一个计数值为 500的16位计数器及其门阵列电路构成,其输出周期的间隔为4秒。而且,所述的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由7474触发器及其门阵列电路构成。 而且,所述的16位计数器为16位EPLD计数器。 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 本陀螺仪马达电源设计合理,其周期性输出两相频率信号并定时插入一 个其他频率的周期信号,降低了陀螺漂移或陀螺斜漂的现象,增强了陀螺仪 抗干扰能力。2. 本陀螺仪马达电源由于采用了温补晶振、计数器、触发器等集成电路 芯片,其输出的频率信号稳定可靠,提高了陀螺仪工作的稳定性能。3. 本陀螺仪马达电源采用了温补晶振作为信号源,具有精度高的特点, 提高了陀螺仪的工作精度。4. 本技术设计合理,降低了陀螺漂移或陀螺斜漂的现象,增强了陀 螺仪抗干扰能力,提高了陀螺仪的工作精度,可广泛应用于陀螺仪设备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框图2是信号源分频模块电路图3是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电路图4是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电路图5是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电路图6是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该陀螺仪马达电源由晶振模块、信号源分频模块、两相信号 生成模块、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及输出信号生成模块构成,晶振模块的输 出端连接到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入端,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出端与两相信号 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频率 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一个输入端,其另一个 输出端连接到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二个输入端,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 输出端与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三个输入端相连接,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两 个输出端分别输出陀螺仪马达电源所需要的两相频率信号及定时插入的频率 变化信号。下面以输出频率为499. 58Hz且每隔4秒产生一个499. 58Hz/4的周期频率 的两相马达电源为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晶振模块为了保证输出信号499.58Hz的精度,采用型号为ZWC-19 9.6Mhz的温补晶振,该温补晶振的精度lppm(lXl(TS),其精度完全满足2X 10_5的常规要求。信号源分频模块由一计数值为4804的16位计数器及门阵列电路构成, 其输出信号的频率为1998. 32Hz。由于温补晶振为9.6MHz,为实现1998.32Hz 的频率输出,通过一个计数器来实现时,可以将计数值设置为9.6X10V1998. 32=4804,因此可以选择一个16位计数器,将计数值设置为4804, 该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入端与晶振模块输出的9, 6MHz信号相连接,其输出频 率信号为499. 58X4 = 1998. 32Hz,在本实施例中,16位计数器采用16位EPLD 计数器。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由7474触发器构成,其输出信号的频率为499. 58Hz。 该模块的输入端与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入频率为4X 599. 58Hz = 1998. 32Hz的频率信号,经7474触发器处理后生成两相频率信号 499. 58Hz的输出,即祖58HzO、 499. 58Hz90频率信号的输出。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由一计数值为74163的16位计数器、计数值为500 的16位计数器及其门阵列电路构成,其输出的周期间隔为4秒,即每隔4秒 生成一个499.58Hz/4周期宽度的高电平。在本实施例中,16位计数器采用 EPLD计数器。两相信号生成模块输出的499. 58Hz0频率信号接入到74163计 数器的输入端,该计数器对499. 58 Hz频率信号进行4分频,获得499. 58Hz/4 频率周期。为了保证频率信号的同步,74163计数器输出的499. 58Hz/4频率 信号直接分频至0.25Hz (4秒),其利用一 16位计数器和输出门电路设置加以 实现,即将该16位计数器的计数值设置为499. 58Hz/4/0. 25 = 500,即可达到 每隔4秒生成一个499. 58Hz/4周期宽度的高电平的要求。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由7474触发器及其门阵列电路构成,最终将符合要求 的频率信号输出。该模块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两相信号生成模块输出的 499.58Hz0频率信号、499. 58Hz90频率信号及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输出的 每隔4秒的499. 58Hz/4周期宽度信号。其中,499. 58Hz0频率信号接入到7474 触发器的输入端,经7474触发器实现两相频率信号499.58Hz/4的输出,其 两个输出端和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输出的0. 25Hz频率信号与门阵列电路连 接,在每经过500个499. 58Hz频率信号的波形后输出一个499. 58Hz/4的完 整周期。经输出信号生成模块输出的信号波形如图6所示,两相499.58Hz频 率信号输出过程中,每隔4秒插入一个499.58Hz/4频率信号,即图中较宽的 一个波形即为499. 58Hz/4频率信号。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技术 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陀螺仪马达电源,其特征在于该陀螺仪马达电源由晶振模块、信号源分频模块、两相信号生成模块、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及输出信号生成模块构成,晶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入端,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出端与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陀螺仪马达电源,其特征在于:该陀螺仪马达电源由晶振模块、信号源分频模块、两相信号生成模块、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及输出信号生成模块构成,晶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入端,信号源分频模块的输出端与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两相信号生成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一个输入端,其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到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二个输入端,频率变化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第三个输入端相连接,输出信号生成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输出陀螺仪马达电源所需要的两相频率信号及定时插入的频率变化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李军张齐榕张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七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