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34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包括振盘连接导轨、进料杆、进料推送组件以及胶壳吸入组件,振盘连接导轨的一端与振动盘相接并上传待处理胶壳,振盘连接导轨的另一端伸向进料杆,进料杆与进料推送组件可移动连接,胶壳吸入组件上设有吸头,吸头以及振盘连接导轨分别相对设置在进料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通过振盘连接导轨将振动盘中的胶壳上传,进料杆处于胶壳吸入组件的吸头与振盘连接导轨之间,当胶壳由振盘连接导轨一端传递至另一端时,吸头向胶壳施加吸附力,胶壳即可进入进料杆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胶壳吸入组件可以有效提高胶壳上料的工作效率,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端子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在电子器材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排线。排线的处理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经常遇到需要将线材打端子、插胶壳以及上锡的工作。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476082.8”专利名称为“一种排线打端上锡装置及打端机”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端子机,包括: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对待处理的排线进行分线处理;切线机构,用于将排线在被分线的位置切断;打端机构,用于将排线被分线的一端进行打端处理;转动伸缩机构,对排线进行上锡处理。排线打端上锡装置及打端机兼具排线打端子及上锡的功能。然而,该技术终的打端机结构比较复杂,且不能实现胶壳自动整排上料的功能,所以该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操作且高效的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包括振盘连接导轨、进料杆、进料推送组件以及胶壳吸入组件,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一端与振动盘相接并上传待处理胶壳,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另一端伸向所述进料杆,所述进料杆与所述进料推送组件可移动连接,所述胶壳吸入组件上设有吸头,所述吸头以及振盘连接导轨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进料杆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进料杆上并排设有多个胶壳容置槽,所述胶壳吸入组件上的所述吸头所述胶壳容置槽以及所述振盘连接导轨处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该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还包括胶壳限位组件,所述胶壳限位组件包括压头以及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固定在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座设有便于胶壳移动的导槽,所述压头的活动端伸向所述导槽内。优选地,所述胶壳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气缸以及限位盖板,所述限位气缸与所述压头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盖板盖合在所述导槽上,且所述限位盖板上设有便于所述压头伸入的导孔。优选地,所述胶壳吸入组件还包括吸入气缸,所述吸头从所述吸入气缸的气流输出端引出。优选地,所述进料推送组件包括推送电机、进料固定件以及移动滑轨,所述进料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推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进料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所述进料杆,所述进料固定件可滑动于所述移动滑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通过振盘连接导轨将振动盘中的胶壳上传,进料杆处于胶壳吸入组件的吸头与振盘连接导轨之间,当胶壳由振盘连接导轨一端传递至另一端时,吸头向胶壳施加吸附力,胶壳即可进入进料杆中。本技术的胶壳吸入组件更加稳定,可以有效提高胶壳上料的工作效率,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的进料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的胶壳限位组件的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振盘连接导轨;11、进料杆;12、进料推送组件;13、胶壳吸入组件;14、胶壳限位组件;111、胶壳容置槽;121、推送电机;122、进料固定件;123、移动滑轨;131、吸头;132、吸入气缸;141、压头;142、限位座;143、限位气缸;144、限位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参阅图1-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包括振盘连接导轨10、进料杆11、进料推送组件12以及胶壳吸入组件13,振盘连接导轨10的一端与振动盘相接并上传待处理胶壳,振盘连接导轨10的另一端伸向进料杆11,进料杆11与进料推送组件12可移动连接,胶壳吸入组件13上设有吸头131,吸头131以及振盘连接导轨10分别相对设置在进料杆11的两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通过振盘连接导轨10将振动盘中的胶壳上传,进料杆11处于胶壳吸入组件13的吸头131与振盘连接导轨10之间,当胶壳由振盘连接导轨10一端传递至另一端时,吸头131向胶壳施加吸附力,胶壳即可进入进料杆11中。本技术的胶壳吸入组件13可以有效提高胶壳上料的工作效率,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请进一步参阅图1-3,进料杆11上并排设有多个胶壳容置槽111,胶壳吸入组件13上的吸头131胶壳容置槽111以及振盘连接导轨10处于同一直线上。多个胶壳容置槽111并排设置,从而可以实现多组胶壳同时上入模具,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顶针上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组件、第二穿线组件以及穿壳导孔件;穿壳导孔件固定在上模具组件上并在第二穿线组件的带动下与端子线固定组件相接;通过使用振盘连接导轨10将上料振动盘的胶壳依次传递至进料杆11的多组胶壳容置槽111内,然后通过进料推送组件12将进料杆11推至与穿壳导孔件相平行,由上模具组件将胶壳从第一空槽转移至第二空槽内,端子线固定组件输入待穿胶壳的端子线材,通过第一穿线组件带动端子线材插入第二空槽内的胶壳内,从而实现整排胶壳的穿线过程。关于顶针上模具结构、上料振动盘以及穿胶壳结构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及结构描述均在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名称为“整排式自动插胶壳机构”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故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胶壳吸入组件13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将胶壳吸入进料杆中,相较于前案中将胶壳推入进料杆中的方案更加稳定,可以避免毛刺等杂质被推入进料杆导致设备损坏或卡机,实际操作中更加稳定,方便。请进一步参阅图1-4,该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还包括胶壳限位组件14,胶壳限位组件14包括压头141以及限位座142,限位座142固定在振盘连接导轨10的另一端,限位座142设有便于胶壳移动的导槽,压头141的活动端伸向导槽内。在胶壳吸入组件13吸附限位座142内的第一个胶壳时,压头141压住与第一个胶壳相邻设置的第二个胶壳,避免第二个胶壳被吸出,从而避免胶壳掉落或被挤出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胶壳限位组件14还包括限位气缸143以及限位盖板144,限位气缸143与压头141可活动连接,限位盖板144盖合在导槽上,且限位盖板144上设有便于压头141伸入的导孔。限位气缸143用于为压头141提供上下移动的动力,限位盖板144可以进一步限定胶壳的移动位置,便于压头141的精准按压限位。在本实施例中,胶壳吸入组件13还包括吸入气缸132,吸头131从吸入气缸132的气流输出端引出。吸入气缸132以抽真空的形式向胶壳提供吸引力,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只要控制好抽真空的力度,即可保证被吸入胶壳整好进入胶壳容置槽111内。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推送组件12包括推送电机121、进料固定件122以及移动滑轨123,进料固定件122的一端与推送电机12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进料固定件122的另一端固定进料杆11,进料固定件122可滑动于移动滑轨123上。推送电机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盘连接导轨、进料杆、进料推送组件以及胶壳吸入组件,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一端与振动盘相接并上传待处理胶壳,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另一端伸向所述进料杆,所述进料杆与所述进料推送组件可移动连接,所述胶壳吸入组件上设有吸头,所述吸头以及振盘连接导轨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进料杆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盘连接导轨、进料杆、进料推送组件以及胶壳吸入组件,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一端与振动盘相接并上传待处理胶壳,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另一端伸向所述进料杆,所述进料杆与所述进料推送组件可移动连接,所述胶壳吸入组件上设有吸头,所述吸头以及振盘连接导轨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进料杆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杆上并排设有多个胶壳容置槽,所述胶壳吸入组件上的所述吸头所述胶壳容置槽以及所述振盘连接导轨处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整排式胶壳上料机构还包括胶壳限位组件,所述胶壳限位组件包括压头以及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固定在所述振盘连接导轨的另一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勋齐何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森林智能自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