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型砂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05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型砂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及分离机构,所述底座为带有若干支脚的矩形台,且底座上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及输送架,所述分离机构分为进料部分及分料部分;所述进料部分包括工作台、搅料槽及搅料杆,所述搅料槽设置于工作台上部,且搅料槽内部设置有搅料槽及出料口;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且第一输送带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及分料部分,所述分料部分包括固定架、转筒及集料槽,所述转筒倾斜设置于固定架上,且转筒一端通过传动皮带与驱动箱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铸件分离设备清洁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件、型砂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效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铸件、型砂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现有的工艺中,当铸件完成后,通过输送带及震动网将沙和铸件分离,铸件收入存储箱,铸件沙回收粉碎在此利用,而现有的设备清洁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型砂分离装置,解决现有的铸件分离设备清洁不彻底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铸件、型砂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及分离机构,所述底座为带有若干支脚的矩形台,且底座上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及输送架,所述分离机构分为进料部分及分料部分;所述进料部分包括工作台、搅料槽及搅料杆,所述搅料槽设置于工作台上部,且搅料槽内部设置有搅料槽及出料口;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且第一输送带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及分料部分,所述分料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铸件、型砂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及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带有若干支脚的矩形台,且底座(1)上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及输送架(2),所述分离机构分为进料部分及分料部分;所述进料部分包括工作台(3)、搅料槽(4)及搅料杆(5),所述搅料槽(4)设置于工作台(3)上部,且搅料槽(4)内部设置有搅料槽(4)及出料口;所述输送架(2)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6),且第一输送带(6)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7)及分料部分,所述分料部分包括固定架(9)、转筒(10)及集料槽(8),所述转筒(10)倾斜设置于固定架(9)上,且转筒(10)一端通过传动皮带与驱动箱(1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铸件、型砂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及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带有若干支脚的矩形台,且底座(1)上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及输送架(2),所述分离机构分为进料部分及分料部分;所述进料部分包括工作台(3)、搅料槽(4)及搅料杆(5),所述搅料槽(4)设置于工作台(3)上部,且搅料槽(4)内部设置有搅料槽(4)及出料口;所述输送架(2)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6),且第一输送带(6)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7)及分料部分,所述分料部分包括固定架(9)、转筒(10)及集料槽(8),所述转筒(10)倾斜设置于固定架(9)上,且转筒(10)一端通过传动皮带与驱动箱(1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型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分位于第一输送带(6)一端,且进料部分的搅料槽(4)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空腔体,搅料槽(4)内部的搅料杆(5)与底部工作台(3)内的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料槽(4)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刮条(14),且搅料槽(4)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冰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市广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