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84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利用加热器进行的燃料的汽化,并且也能够确保对于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密封性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该内燃机E的进气装置3具备:将空气导入至气缸4的进气装置主体部32;一体地设于进气装置主体部32的下游侧端部,并被插入至缸盖2内的进气接口21的接口部33;设于进气装置主体部32,并将燃料F导入至进气通道35内的喷射器31;以及对通过喷射器31导入的燃料F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7。喷射器31配置于能够将燃料喷射至加热器37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加热器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人们就了解具备加热器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发热片(tablet)(加热器)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上述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具备进气管、板(plate)、圆筒形面、燃料喷射器(注入器)。上述专利文献1的板在进气流动方向上,配置于进气管的下游侧端面与缸盖的上游侧端部的开口周围中的缸盖的外表面之间。上述专利文献1的圆筒形面从板的进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端部,沿着进气流动方向朝向缸盖的进气通道内突出。上述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器配置于进气管中的进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部分。上述专利文献1的PTC加热器配置于圆筒形面的与进气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侧。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通过利用PTC加热器来对从燃料喷射器朝向圆筒形面的内表面喷射的燃料进行加热,从而促进燃料的汽化。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297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存在以下不良情况:从燃料喷射器喷射的燃料会浸入板与进气管的下游侧端面之间,以及板与缸盖的上游侧端部的开口周围中的缸盖的外表面之间。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在促进利用PTC加热器(加热器)的燃料汽化的同时,也存在无法充分确保对于从燃料喷射器(注入器)喷射的燃料的密封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利用加热器的燃料汽化,同时也能够确保对于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密封性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具备:进气装置主体部、接口部、进气通道、喷射器、以及加热器,上述进气装置主体部将空气导入至气缸;上述接口部一体地设于进气装置主体部的下游侧端部,并被插入至缸盖内的进气接口;上述进气通道形成于进气装置主体部以及接口部的内侧,并流通有包含空气以及燃料的混合气;上述喷射器设于进气装置主体部,并将燃料导入至进气通道内;上述加热器对通过喷射器导入的燃料进行加热,喷射器配置于可以将燃料喷射至加热器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如上所述,设有进气装置主体部、一体地设于进气装置主体部的下游侧端部的接口部、和加热器。并且,将喷射器配置于能够将燃料喷射至加热器的位置。由此,通过将进气装置主体部和接口部设为一体,至少能够防止燃料浸入进气装置主体与接口部之间,因此,能够使被从喷射器喷射出后附着于进气装置的内表面的燃料难以浸入进气装置主体部与缸盖之间。此外,可以利用加热器使没有汽化而附着于进气装置的内表面的燃料汽化。以上的结果是,能够促进利用加热器进行的燃料的汽化,同时,能够确保对于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密封性。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优选使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喷射区域相对应的接口部的部分。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通过将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燃料的喷射区域相对应的接口部的部分,能够可靠地使附着于进气装置的内表面的燃料汽化。由此,在内燃机中,能够稳定燃烧室内的空气燃料比,因此,燃烧室内将形成理想的燃烧状态,从而能够减少未燃烧废气。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优选使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接口部的内表面侧。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由于能够将加热器设置于更靠近燃料所附着的进气装置的内表面的位置,因此能够对附着于进气装置的内表面的燃料进行充分加热。由此,可以可靠地使附着于进气装置的内表面的燃料汽化。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优选地,进气装置主体部包含凸缘部,凸缘部与进气接口的上游侧端部的开口周围的缸盖的外表面相向配置,并且与接口部中的进气装置主体部侧的端部设为一体,内燃机的进气装置还具备配置于凸缘部与缸盖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部件。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与将进气装置主体部和接口部设为分开的部件,并在进气装置主体部和接口部上分别设置凸缘部的情况不同,仅在进气装置主体部的凸缘部与缸盖的外表面之间配置密封部件即可,因此能够减少所需要的密封部件的数量。此外,通过将接口部中的进气装置主体部侧的端部与凸缘部设为一体,能够抑制燃料从接口部与凸缘部之间浸入,因此,可以减少燃料附着于密封部件的量。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优选形成为圆周形状。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可以通过密封部件包围进气接口中的进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端部的开口,由此,能够防止异物向进气接口内浸入。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优选地,喷射器的前端部在进气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比进气装置主体部与接口部的边界部分更靠近上游侧的位置。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可以充分确保喷射器的前端部与燃烧室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直至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流入燃烧室内为止的时间。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汽化。此外,因为能够充分确保喷射器的前端部与燃烧室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抑制因燃烧室内的高温气体逆流至进气接口而导致污垢附着于喷射器的情况。应予说明,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也可考虑如下结构。(附记事项1)即,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内燃机的进气装置还具备凹部,凹部至少在接口部的内表面,向与进气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侧方向凹陷,在凹部配置有加热器。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通过将加热器配置于接口部的凹部,使在进气通道中流动的进气不会直接碰撞于加热器上,因此,可以抑制因在进气通道中流动的进气而导致的加热器温度降低。(附记事项2)在这种情况下,在与进气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凹部中,在外侧配置隔热部件,并且,在隔热部件的内侧层压有加热器。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在加热器进行加热时,可以利用隔热部件抑制在加热器中产生的热量向接口部传递,因此,可以抑制加热器的热量散发至希望加热的部位以外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在加热器中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递至附着于进气装置的内表面的燃料,因而可以有效地进行燃料的汽化。(附记事项3)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进气装置主体部以及接口部设置于多个进气接口中的各个进气接口,该多个进气接口向内燃机中的多个气缸分别供给混合气。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即使是多气缸的内燃机,在各气缸中,也能够促进使用加热器进行的燃料的汽化,同时,能够确保对于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密封性。(附记事项4)在上述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在与进气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接口部的外表面与进气接口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空气隔热层。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即使缸盖的温度上升而达到高温,也能够抑制热量从缸盖向接口部传递,因此能够抑制进气通道内的进气温度的上升。附图说明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具备:/n进气装置主体部,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将空气导入至气缸;/n接口部,所述接口部一体地设于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的下游侧端部,并被插入至缸盖内的进气接口;/n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以及所述接口部的内侧,并流通有包含空气以及燃料的混合气;/n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设于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并将燃料导入至所述进气通道内;以及/n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通过所述喷射器导入的燃料进行加热,/n所述喷射器配置于可以将燃料喷射至所述加热器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JP 2019-0166751.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具备:
进气装置主体部,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将空气导入至气缸;
接口部,所述接口部一体地设于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的下游侧端部,并被插入至缸盖内的进气接口;
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以及所述接口部的内侧,并流通有包含空气以及燃料的混合气;
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设于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并将燃料导入至所述进气通道内;以及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通过所述喷射器导入的燃料进行加热,
所述喷射器配置于可以将燃料喷射至所述加热器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从所述喷射器喷射的燃料的喷射区域相对应的所述接口部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接口部的内表面侧。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包含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进气接口的上游侧端部的开口周围的所述缸盖的外表面相向配置,并且与所述接口部中的所述进气装置主体部侧的端部设为一体,
所述内燃机的进气装置还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正人山口智广矢野秀任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