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胶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79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胶模头,其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分流体、合模螺丝、加热管、圆柱销和固定分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在上模后侧安装了多个加热管,加热管数量与单排的合模螺丝数量一致,且在加热管外侧设置了固定分隔装置,通过固定分隔装置对加热管进行固定以及均匀分隔,通过加热管进行分区加热,增加加热管的加热效率,以及热量的分布均匀度,增加厡胶的流动性,进而增加厡胶的的塑性效果,增加产品的合格率,通过在模具流面镀铬处理,且在模具外表面镀铬处理,对模具进行防锈,且便于对模具进行保养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胶模头
本技术涉及外圆涂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涂胶模头。
技术介绍
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塑料挤出机可以基本分类为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以及不多见的多螺杆挤出机以及无螺杆挤出机,涂胶模头是用于挤出机的厡胶涂布。现有的涂胶模头需要在厡胶涂布于铜线的过程中,厡胶的温度下降,导致其流动性差,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下降,且模具的防锈效果差,不便于对模具进行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涂胶模头,解决了现有的涂胶模头需要在厡胶涂布于铜线的过程中,厡胶的温度下降,导致其流动性差,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下降,且模具的防锈效果差,不便于对模具进行保养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涂胶模头,包括上模、下模、分流体、合模螺丝、加热管和圆柱销,所述上模底端通过合模螺丝与下模相互锁固,所述下模底端通过螺栓与分流体相互锁固,所述上模内部后侧安装有加热管,所述上模顶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圆柱销相互锁固,所述加热管外侧通过固定分隔装置进行固定,且固定分隔装置通过螺栓与上模相互锁固,所述固定分隔装置由固定板、螺杆、旋钮、限位板、活动板、固定夹块和导杆组成,所述固定板左侧开设有一通孔,且螺杆顶端贯穿该固定板的通孔与旋钮底部进行相互插接,所述螺杆外侧顶部焊接有两块限位板,且两块限位板外别设置与固定板上下两侧,所述螺杆底端贯穿活动板右侧,且与活动板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左侧底端通过螺栓与导杆相互锁固,所述导杆底端贯穿活动板左侧,且活动板沿导杆进行滑动,所述固定板前端通过螺栓与上模相互锁固。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设置有十六个,且均匀设置与上模后侧。进一步的,所述合模螺丝设置有两排,且一排设置有十六个。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下模流面镀铬处理,且流面镀铬厚度为0.03-0.05MM。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下模外表面镀铬处理,且外表面镀铬厚度为0.03-0.05MM。进一步的,所述圆柱销设置有两个,且表面呈光滑状。进一步的,所述分流体边角处开设有四个螺栓孔,且通过四个螺栓与顶部的下模相互锁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涂胶模头需要在厡胶涂布于铜线的过程中,厡胶的温度下降,导致其流动性差,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下降,且模具的防锈效果差,不便于对模具进行保养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在上模后侧安装了多个加热管,加热管数量与单排的合模螺丝数量一致,且在加热管外侧设置了固定分隔装置,通过固定分隔装置对加热管进行固定以及均匀分隔,通过加热管进行分区加热,增加加热管的加热效率,以及热量的分布均匀度,增加厡胶的流动性,进而增加厡胶的的塑性效果,增加产品的合格率,通过在模具流面镀铬处理,且在模具外表面镀铬处理,对模具进行防锈,且便于对模具进行保养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分隔装置结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区局部放大。图中:上模-1、下模-2、分流体-3、合模螺丝-4、加热管-5、圆柱销-6、固定分隔装置-7、固定板-71、螺杆-72、旋钮-73、限位板-74、活动板-75、固定夹块-76、导杆-7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涂胶模头:包括上模1、下模2、分流体3、合模螺丝4、加热管5和圆柱销6,上模1底端通过合模螺丝4与下模2相互锁固,下模2底端通过螺栓与分流体3相互锁固,上模1内部后侧安装有加热管5,上模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圆柱销6相互锁固,加热管5外侧通过固定分隔装置7进行固定,且固定分隔装置7通过螺栓与上模1相互锁固,固定分隔装置7由固定板71、螺杆72、旋钮73、限位板74、活动板75、固定夹块76和导杆77组成,固定板71左侧开设有一通孔,且螺杆72顶端贯穿该固定板71的通孔与旋钮73底部进行相互插接,螺杆72外侧顶部焊接有两块限位板74,且两块限位板74外别设置与固定板71上下两侧,螺杆72底端贯穿活动板75右侧,且与活动板75进行螺纹连接,固定板71左侧底端通过螺栓与导杆77相互锁固,导杆77底端贯穿活动板75左侧,且活动板75沿导杆77进行滑动,固定板71前端通过螺栓与上模1相互锁固。其中,所述加热管5设置有十六个,且均匀设置与上模1后侧,有利于增加加热管5热量的分布均匀度。其中,所述合模螺丝4设置有两排,且一排设置有十六个,合理的多进口设计。其中,所述上模1和下模2流面镀铬处理,且流面镀铬厚度为0.03-0.05MM,有利于对上模1和下模2流面进行保养。其中,所述上模1和下模2外表面镀铬处理,且外表面镀铬厚度为0.03-0.05MM,有利于对上模1和下模2外表面进行防锈。其中,所述圆柱销6设置有两个,且表面呈光滑状,增加圆柱销6的滑动效果。其中,所述分流体3边角处开设有四个螺栓孔,且通过四个螺栓与顶部的下模2相互锁固,有利于对分流体3和下模2进行稳固连接。工作原理:设置多个合模螺丝4,合模螺丝4设置有两排,且一排设置有十六个,采用合理的多进口和支管式流道与膜唇定形设计,采用手动推拉式柔性模唇微调,有效提高调整精度,满足客户生产要求,且设置了多个加热管5,加热管5数量与单排的合模螺丝4数量一致,通过加热管进行分区加热,增加加热管的加热效率,以及热量的分布均匀度,增加厡胶的流动性,进而增加厡胶的的塑性效果,增加产品的合格率,且在加热管5外侧设置了固定分隔装置7,通过固定分隔装置7对加热管5进行固定以及均匀分隔,在对加热管5进行固定时,将加热管5伸入至上模1内,然后旋转旋钮73,通过旋钮73带动螺杆72进行旋转,螺杆72通过螺纹旋转活动板75,由于活动板75右端通过导杆77进行限位,且螺杆72通过限位板74进行限位,使螺杆72转动时通过螺纹带动活动板75进行移动,通过控制旋钮73的旋转方向控制活动板75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板71和活动板75之间的固定夹块76对加热管5进行夹紧固定,对加热管5进行分隔固定,且通过在上模1和下模2流面镀铬处理,且流面镀铬厚度为0.03-0.05MM,对上模1和下模2流面进行保养,且上模1和下模2外表面镀铬处理,且外表面镀铬厚度为0.03-0.05MM,便于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防锈和保养,增加上模1和下模2的使用寿命。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胶模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模(1)、下模(2)、分流体(3)、合模螺丝(4)、加热管(5)和圆柱销(6),所述上模(1)底端通过合模螺丝(4)与下模(2)相互锁固,所述下模(2)底端通过螺栓与分流体(3)相互锁固,所述上模(1)内部后侧安装有加热管(5),所述上模(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圆柱销(6)相互锁固,所述加热管(5)外侧通过固定分隔装置(7)进行固定,且固定分隔装置(7)通过螺栓与上模(1)相互锁固,所述固定分隔装置(7)由固定板(71)、螺杆(72)、旋钮(73)、限位板(74)、活动板(75)、固定夹块(76)和导杆(77)组成,所述固定板(71)左侧开设有一通孔,且螺杆(72)顶端贯穿该固定板(71)的通孔与旋钮(73)底部进行相互插接,所述螺杆(72)外侧顶部焊接有两块限位板(74),且两块限位板(74)外别设置与固定板(71)上下两侧,所述螺杆(72)底端贯穿活动板(75)右侧,且与活动板(7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71)左侧底端通过螺栓与导杆(77)相互锁固,所述导杆(77)底端贯穿活动板(75)左侧,且活动板(75)沿导杆(77)进行滑动,所述固定板(71)前端通过螺栓与上模(1)相互锁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胶模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模(1)、下模(2)、分流体(3)、合模螺丝(4)、加热管(5)和圆柱销(6),所述上模(1)底端通过合模螺丝(4)与下模(2)相互锁固,所述下模(2)底端通过螺栓与分流体(3)相互锁固,所述上模(1)内部后侧安装有加热管(5),所述上模(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圆柱销(6)相互锁固,所述加热管(5)外侧通过固定分隔装置(7)进行固定,且固定分隔装置(7)通过螺栓与上模(1)相互锁固,所述固定分隔装置(7)由固定板(71)、螺杆(72)、旋钮(73)、限位板(74)、活动板(75)、固定夹块(76)和导杆(77)组成,所述固定板(71)左侧开设有一通孔,且螺杆(72)顶端贯穿该固定板(71)的通孔与旋钮(73)底部进行相互插接,所述螺杆(72)外侧顶部焊接有两块限位板(74),且两块限位板(74)外别设置与固定板(71)上下两侧,所述螺杆(72)底端贯穿活动板(75)右侧,且与活动板(7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71)左侧底端通过螺栓与导杆(77)相互锁固,所述导杆(77)底端贯穿活动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祥金薛建宇卜键赵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晨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