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刹外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445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货车碟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碟刹外密封结构,包括碟刹本体,所述碟刹本体内设有冷却腔,环绕所述碟刹本体的外壁设有与冷却腔相连通的进出风口,所述进出风口呈阶梯形,包括相互连通的位于内侧的第一连接通道和位于外侧的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内设有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将第一连接通道封堵,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设有外压板,所述外压板将第二连接通道封堵,所述进出风口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环绕所述碟刹本体的外壁设置。解决在碟刹采用水循环冷却时,避免货车碟刹外壁上的进出风口漏水影响循环水回收,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影响驾驶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碟刹外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货车碟刹
,具体涉及一种碟刹外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货车中,会使用到碟刹进行刹车,货车的碟刹的内部都会设置有用于风冷的冷却腔,冷却腔会在碟刹的外壁和侧壁均形成进出风口,在货车行驶时,便可通过用于风冷的冷却腔对碟刹进行风冷,避免碟刹的温度过高而影响碟刹的使用寿命和货车的刹车性能,而在通过风冷的方式对碟刹温度也无法进行有效控制时,需要将货车水箱中的水冲淋在碟刹上,从而通过水冷的方式对碟刹进行降温,但通过冲淋水的方式对碟刹进行降温,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使驾驶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有人提出了用水循环冷却的方式对碟刹进行冷却,这样便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影响驾驶安全的问题,水循环的方式是使水从现有的碟刹的冷却腔的一处流进,从冷却腔的另一处流进,因此冷却腔外壁的进出风口便需要密封结构进行密封,从而保证循环水不从冷却腔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刹外密封结构,解决在碟刹采用水循环冷却时,避免货车碟刹外壁上的进出风口漏水影响循环水回收,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影响驾驶安全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碟刹外密封结构,包括碟刹本体,所述碟刹本体内设有冷却腔,环绕所述碟刹本体的外壁设有与冷却腔相连通的进出风口,所述进出风口呈阶梯形,包括相互连通的位于内侧的第一连接通道和位于外侧的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内设有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将第一连接通道封堵,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设有外压板,所述外压板将第二连接通道封堵;所述进出风口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环绕所述碟刹本体的外壁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压板上设有通透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外密封圈上设有通透的第二螺纹孔,相邻的进出风口之间通过连接柱分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有螺栓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密封圈为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两侧壁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橡胶圈的内圆周壁和外圆周壁上均设有卡块,在所述橡胶圈设置于第一连接通道内时,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密封圈包括重叠相连的石棉垫和压块,所述石棉垫位于第一连接通道的内侧,所述压块位于第一连接通道的外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块的内圆周壁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槽口的两侧均设有向槽中心延伸的挡板,两个所述的挡板之间设有容纳间隙,所述石棉垫的截面呈“工”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卡设层、连接层和密封层,所述连接层的两端分别与卡设层和密封层相连,所述卡设层卡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层容置于所述容纳间隙内,所述密封层与所述压块的内圆周壁相贴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块的外圆周壁设有波纹槽,所述外压板的内板面设有波纹形凸起,在所述外压板与所述外密封圈相连时,所述波纹形凸起设置于所述波纹槽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压板的侧板面设有过盈配合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内壁设有过盈配合槽,在所述外压板设置于第二连接通道内时,所述过盈配合凸起设置于过盈配合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碟刹本体上的冷却腔即是碟刹原始的风冷腔,将进出风口设置为阶梯形,便可使进出风口形成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使第一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通道的宽度,在第一连接通道内设置外密封圈,外密封圈将第一连接通道封堵,便可通过外密封圈起到密封进出风口的作用,避免水冷时的循环水从碟刹本体外壁上的进出风口流出,而在第二连接通道上设置外压板,外压板进一步起到密封的效果,并且外压板可以稳固外密封圈和进出风口之间的连接,避免外密封圈从进出风口上发生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碟刹本体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碟刹本体装配有外密封圈和外压板后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石棉垫和压块设置于第一连接通道内后的局部剖视图。图标:1-碟刹本体,2-冷却腔,3-进出风口,4-第一连接通道,5-第二连接通道,6-外密封圈,7-外压板,8-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螺栓,11-石棉垫,12-压块,13-连接槽,14-挡板,15-容纳间隙,16-卡设层,17-连接层,18-密封层,19-外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图1-4示出了本技术碟刹外密封结构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碟刹外密封结构包括有包括碟刹本体1,碟刹本体1内设有冷却腔2,环绕碟刹本体1的外壁19设有与冷却腔2相连通的进出风口3,进出风口3呈阶梯形,包括相互连通的位于内侧的第一连接通道4和位于外侧的第二连接通道5,第一连接通道4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通道5的宽度,第一连接通道4内设有外密封圈6,外密封圈6将第一连接通道4封堵,第二连接通道5内设有外压板7,外压板7将第二连接通道5封堵,进出风口3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环绕碟刹本体1的外壁19设置。碟刹本体1上的冷却腔2即是碟刹原始的风冷腔,将进出风口3设置为阶梯形,便可使进出风口3形成第一连接通道4和第二连接通道5,使第一连接通道4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通道5的宽度,在第一连接通道4内设置外密封圈6,外密封圈6将第一连接通道4封堵,便可通过外密封圈6起到密封进出风口3的作用,避免水冷时的循环水从碟刹本体1外壁19上的进出风口3流出,而在第二连接通道5上设置外压板7,外压板7进一步起到密封的效果,并且外压板7可以稳固外密封圈6和进出风口3之间的连接,避免外密封圈6从进出风口3上发生脱落。外压板7上设有通透的第一螺纹孔8,外密封圈6上设有通透的第二螺纹孔9,相邻的进出风口3之间通过连接柱分隔,连接柱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有螺栓10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8、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内。进一步的通过螺栓10连接的方式是碟刹本体1、外密封圈6和外压板7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避免外密封圈6和外压板7从进出风口3上脱落。其中,在上外密封圈6和外压板7均设置有让位槽结构,让位槽用于容置连接柱,压板7上的第一螺纹孔8设置为多个,并且沿外压板7的径向均匀分布,外密封圈6上的第二螺纹孔9的个数与外压板7上的第一螺纹孔8的数量相同,连接柱上设置的第三螺纹孔的数量也与外压板7上的第一螺纹孔8的数量相同,第一螺纹孔8的内螺纹、第二螺纹孔9的内螺纹和第三螺纹孔的内螺纹相同,并且与螺栓10的外螺纹相匹配,同时,第一螺纹孔8、第二螺纹孔9和连接柱上设置的第三螺纹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外密封圈6设置为橡胶圈,橡胶圈密封连接在第一连接通道4内。通过橡胶圈对第一连接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碟刹外密封结构,包括碟刹本体(1),所述碟刹本体(1)内设有冷却腔(2),所述碟刹本体(1)的外壁(19)设有与冷却腔(2)相连通的进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口(3)呈阶梯形,包括相互连通的位于内侧的第一连接通道(4)和位于外侧的第二连接通道(5),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通道(5)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内设有外密封圈(6),所述外密封圈(6)将第一连接通道(4)封堵,所述第二连接通道(5)内设有外压板(7),所述外压板(7)将第二连接通道(5)封堵;/n所述进出风口(3)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环绕所述碟刹本体(1)的外壁(19)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刹外密封结构,包括碟刹本体(1),所述碟刹本体(1)内设有冷却腔(2),所述碟刹本体(1)的外壁(19)设有与冷却腔(2)相连通的进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口(3)呈阶梯形,包括相互连通的位于内侧的第一连接通道(4)和位于外侧的第二连接通道(5),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通道(5)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内设有外密封圈(6),所述外密封圈(6)将第一连接通道(4)封堵,所述第二连接通道(5)内设有外压板(7),所述外压板(7)将第二连接通道(5)封堵;
所述进出风口(3)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环绕所述碟刹本体(1)的外壁(19)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刹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板(7)上设有通透的第一螺纹孔(8),所述外密封圈(6)上设有通透的第二螺纹孔(9),相邻的进出风口(3)之间通过连接柱分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有螺栓(10)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8)、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碟刹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圈(6)为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碟刹外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的两侧壁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橡胶圈的内圆周壁和外圆周壁上均设有卡块,在所述橡胶圈设置于第一连接通道(4)内时,所述卡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登锐赵紫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双流金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