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55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具体涉及刹车盘技术领域,包括外刹车片,所述外刹车片顶部设置有内刹车片,所述外刹车片与内刹车片之间通过散热承压件固定连接;所述外刹车片内圈固定设置有下冷却固定槽,所述内刹车片内圈固定设置有上冷却固定槽,所述下冷却固定槽与上冷却固定槽竖直共线对应设置,所述下冷却固定槽内部活动设置有下冷却循环圈,所述上冷却固定槽内部活动设置有上冷却循环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水在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内部流动,吸收外刹车片、内刹车片摩擦产生的热量,控制三通阀连通水喷头,冷却水直接喷洒在散热承压件、外刹车片和内刹车片上,实现蒸发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盘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
技术介绍
刹车盘是制动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好的刹车盘制动稳定、没有噪音、不抖动。刹车盘是汽车盘式刹车系统的必备零部件,它被固定在汽车轮毂上,并随车轮同轴转动。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行车安全。制动时,制动块在钳夹活塞推动下挤压刹车盘,通过制动块与刹车盘间的摩擦来降低车轮转速,达到机动车制动目的。尤其是大型载重车辆,由于惯性大,制动器对刹车盘的摩擦十分剧烈,生成的大量摩擦热将会导致刹车系统温度骤升。当温度升至一定值后,过高的温度将导致制动片、刹车盘产生热衰退与形变。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刹车盘大多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进行热量散发,但是单一的散热方式实现的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多方式的散热有利于刹车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通过冷却水在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内部流动,吸收外刹车片、内刹车片摩擦产生的热量,后续控制三通阀连通水喷头,冷却水直接喷洒在散热承压件、外刹车片和内刹车片上,实现蒸发散热,提高散热效果,方便刹车盘的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单一的散热方式影响刹车盘的散热效果,影响刹车盘的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包括外刹车片,所述外刹车片顶部设置有内刹车片,所述外刹车片与内刹车片之间通过散热承压件固定连接;所述外刹车片内圈固定设置有下冷却固定槽,所述内刹车片内圈固定设置有上冷却固定槽,所述下冷却固定槽与上冷却固定槽竖直共线对应设置,所述下冷却固定槽内部活动设置有下冷却循环圈,所述上冷却固定槽内部活动设置有上冷却循环圈,所述下冷却循环圈与上冷却循环圈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所述下冷却循环圈与上冷却循环圈另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端固定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一端与下冷却循环圈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端与上冷却循环圈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均呈C字形设置,所述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两端之间均通过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喷头。进一步的,所述外刹车片和内刹车片直径相同设置,所述散热承压件数量设置为多个。进一步的,所述外刹车片和内刹车片表面均匀固定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形状均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顶端均自内刹车片内圈伸出。进一步的,所述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内部均为中空设置,所述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水喷头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底端一侧,所述散热承压件呈倾斜设置,所述水喷头输出端与散热承压件水平共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顶端和出水管顶端均固定连接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内部固定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输出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箱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进一步的,所述下冷却循环圈与上冷却循环圈外侧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温垫片,所述隔温垫片表面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冷却固定槽和上冷却固定槽,下冷却固定槽内部设置下冷却循环圈,上冷却固定槽内部设置上冷却循环圈,利用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进行安装固定,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下冷却循环圈,再通过连通管进入到上冷却循环圈,后续从出水管排出,实现水的流动,进而吸收外刹车片、内刹车片摩擦产生的热量,后续在温度过高时直接控制三通阀连通水喷头,关闭进水管向下冷却循环圈的冷却输送,冷却水直接喷洒在散热承压件上,并溅在外刹车片和内刹车片相邻一面,进而利用水的蒸发实现散热,相对于现有刹车盘,方便利用水的循环流动进行热传递散热,同时利用水喷头的水喷淋实现蒸发散热,提高散热效果,方便刹车盘的使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水箱进行冷却水存储,同时利用散热风扇进行冷却水箱内水的散热,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刹车盘内部温度检测,利用隔温垫片对温度传感器与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进行分隔,避免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的低温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操作,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拓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冷却循环圈和上冷却循环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冷却循环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冷却循环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刹车片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刹车片、2内刹车片、3散热承压件、4下冷却固定槽、5上冷却固定槽、6下冷却循环圈、7上冷却循环圈、8第一安装支架、9第二安装支架、10进水管、11三通阀、12出水管、13连通管、14水喷头、15散热通孔、16冷却水箱、17输送泵、18散热风扇、19隔温垫片、20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7,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包括外刹车片1,所述外刹车片1顶部设置有内刹车片2,所述外刹车片1与内刹车片2之间通过散热承压件3固定连接,实现刹车盘的结构组成;所述外刹车片1内圈固定设置有下冷却固定槽4,所述内刹车片2内圈固定设置有上冷却固定槽5,所述下冷却固定槽4与上冷却固定槽5竖直共线对应设置,所述下冷却固定槽4内部活动设置有下冷却循环圈6,所述上冷却固定槽5内部活动设置有上冷却循环圈7,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与上冷却循环圈7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8,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与上冷却循环圈7另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9,所述第一安装支架8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底端固定设置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一端与下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包括外刹车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刹车片(1)顶部设置有内刹车片(2),所述外刹车片(1)与内刹车片(2)之间通过散热承压件(3)固定连接;/n所述外刹车片(1)内圈固定设置有下冷却固定槽(4),所述内刹车片(2)内圈固定设置有上冷却固定槽(5),所述下冷却固定槽(4)与上冷却固定槽(5)竖直共线对应设置,所述下冷却固定槽(4)内部活动设置有下冷却循环圈(6),所述上冷却固定槽(5)内部活动设置有上冷却循环圈(7),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与上冷却循环圈(7)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8),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与上冷却循环圈(7)另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9),所述第一安装支架(8)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底端固定设置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一端与下冷却循环圈(6)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9)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底端与上冷却循环圈(7)内部固定连接;/n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和上冷却循环圈(7)均呈C字形设置,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和上冷却循环圈(7)两端之间均通过连通管(13)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阀(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喷头(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包括外刹车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刹车片(1)顶部设置有内刹车片(2),所述外刹车片(1)与内刹车片(2)之间通过散热承压件(3)固定连接;
所述外刹车片(1)内圈固定设置有下冷却固定槽(4),所述内刹车片(2)内圈固定设置有上冷却固定槽(5),所述下冷却固定槽(4)与上冷却固定槽(5)竖直共线对应设置,所述下冷却固定槽(4)内部活动设置有下冷却循环圈(6),所述上冷却固定槽(5)内部活动设置有上冷却循环圈(7),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与上冷却循环圈(7)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8),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与上冷却循环圈(7)另一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9),所述第一安装支架(8)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底端固定设置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一端与下冷却循环圈(6)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9)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底端与上冷却循环圈(7)内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和上冷却循环圈(7)均呈C字形设置,所述下冷却循环圈(6)和上冷却循环圈(7)两端之间均通过连通管(13)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阀(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喷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刹车片(1)和内刹车片(2)直径相同设置,所述散热承压件(3)数量设置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循环冷却式刹车盘,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提云贵裴鸿昌李金蓬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伟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