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20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该门锁装置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和定位构件。第一电路包括第一导电板,该第一导电板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第一电路还包括在第一导电板的端子上延伸的第一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对第一导电板的端子进行支承。第二电路包括第二导电板,该第二导电板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第二电路还包括在第二导电板的端子上延伸的第二支承构件,第二支承构件对第二导电板的端子进行支承。定位构件确定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的位置,并且定位构件对于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而言是共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该门锁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辆的门的打开或关闭状态、锁定或解锁状态等的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闩锁、杆件、升降杆、开启连杆、活动杆等。此外,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电路装置和驱动装置,该电路装置包括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构造成通过检测枢转角度、位置和类似因素对用于车辆的门的打开或关闭状态进行检测,该驱动装置构造成对用于车辆的门的锁定或解锁状态进行转换等。例如,根据JP2017-95954A(参考文献1)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作为检测装置的电路装置,该检测装置构造成对用于车辆的门的打开或关闭状态进行检测。该电路装置包括微型开关。此外,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开关杆,该开关杆构造成与闩锁的摆动相关地摆动。当闩锁的摆动位置处于未闩锁位置时,开关杆与微型开关(在下文中,该开关被称为门控开关)的致动器(动触点)间隔开。换句话说,门控开关被设定为OFF状态。另一方面,当闩锁的摆动位置处于闩锁位置时,门控开关的致动器被开关杆按压。换句话说,门控开关被设定为ON状态。根据JP2011-84952A(参考文献2)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作为检测装置的电路装置,该检测装置构造成对用于车辆的门的锁定或解锁状态进行检测。该电路装置也包括微型开关。当活动杆处于解锁位置时,开关杆与位置开关的致动器(动触点)间隔开。换句话说,微型开关(在下文中,该开关被称为位置开关)被设定为OFF状态。另一方面,当活动杆的摆动位置处于锁定位置时,位置开关的致动器被活动杆按压。换句话说,位置开关被设定为ON状态。此外,根据JP5955516B(参考文献3)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作为检测装置的电路装置,该检测装置构造成对用于从车辆的车厢的外部锁定或解锁用于车辆的门的钥匙(或锁芯)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微型开关的端子(固定触点)连接至由长形金属板构成的开关端子(导电板)。具体地,每个开关端子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都设置有销。微型开关设置有通孔,并且开关端子的一个端部的销被插入到通孔中。因此,固定触点电连接至销。此外,微型开关的壳体被锁定至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的壳体。因此,微型开关固定至壳体。开关端子的该一个端部通过微型开关固定至壳体。根据参考文献1至3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均包括构造成驱动活动杆的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两个端子(电源端子)均连接至与上述开关端子类似的马达端子的一个端部的销。此外,每个开关端子和每个马达端子的另一个端部的销被一个连接器壳体所设置的各个容纳部分容纳。控制装置(ECU)通过线缆(线束)连接至连接器壳体。如上所述的电路装置安装在容纳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的部件的壳体中如下。首先,将每个开关端子和每个马达端子安置在壳体中的预定部分上。然后,将微型开关和电动马达连接至各个端子的一个端部的销。最后,将连接器壳体(销头基部)安装至各个端子的另一个端部的销。当安置在壳体上的各个端子的位置与正规位置未对准时,很难将连接器壳体安装至各个端子的另一个端部的销,并且在安装工作中存在销被弯折、销被破坏等可能性。因此,必须将各个端子准确地安置在正规位置上,而这使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的生产率降低。因此,存在对不受上述缺点影响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和定位构件。第一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板,每个第一导电板为长形的导电板并且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第一电路还包括在多个第一导电板的端子上延伸的第一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对多个第一导电板的端子进行支承。第二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板,每个第二导电板为长形的导电板并且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第二电路还包括在多个第二导电板的端子上延伸的第二支承构件,第二支承构件对多个第二导电板的端子进行支承。定位构件构造成确定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的位置,并且定位构件对于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而言是共用的。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中,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的位置由同一定位构件来确定。因此,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的位置关系(相对位置)很难不对准。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仅通过将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与定位构件接合,就可以将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的位置关系设定为正规状态。因此,可以提高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的生产率。附图说明根据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及附加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车辆的当从车厢内部观察时在右侧的门的侧视图,在该门中,安装有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图2是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电路装置的从左侧观察时的侧视图;图4是电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开关电路的立体图;图6是马达电路的立体图;以及图7是图3中的VII-VII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进行描述。注意,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公开应用于车辆的右侧的门的门锁装置的示例,但本公开也可以应用于另一门的门锁装置。如图1中所示,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布置在用于车辆的门DR的门外部面板OP(车辆外侧面板)与门内部面板IP(车辆内部面板)之间。如图2中所示,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1包括壳体10、闩锁机构20、锁定机构30和电路装置40。注意,在图2中,出于说明,省略了闩锁机构20和锁定机构30的部件。壳体10是容纳闩锁机构20、锁定机构30和电路装置40的盒状构件。壳体10由合成树脂制成。壳体10包括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壁部分111和垂直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侧壁部分112。后壁部分111的左侧边缘部分与侧壁部分112的后端部部分连接。闩锁机构20通过与附接至车身的入口的周向部分的撞销接合来将用于车辆的门DR保持处于关闭状态。闩锁机构20包括闩锁、杆件以及与已知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的那些部件类似的部件。闩锁是大致盘状构件,该盘状构件以能够绕设置在后壁部分111上的轴构件旋转的方式被支承。闩锁包括从闩锁的外周缘表面延伸至内部的凹口部分。当闩锁的摆动位置处于未闩锁位置时,闩锁处于用于车辆的门DR可以被打开的状态。当用于车辆的门DR在这种状态下被关闭时,闩锁将撞销接纳在凹口部分中并且沿预定的方向摆动。然后,杆件与闩锁接合,并且用于车辆的门DR被保持在关闭状态。换句话说,杆件将闩锁的摆动位置保持在闩锁位置(用于车辆的门不能被打开的状态)。杆件通过未示出的升降杆和开启连杆连接至内部门把手IH和外部门把手OH,该内部门把手IH设置在用于车辆的门DR的车厢内表面上,该外部门把手OH设置在用于车辆的门的车厢外表面上(见图1)。当内部门把手IH或外部门把手OH被拉动时,杆件通过开启连杆和升降杆摆动,并且杆件与闩锁的接合被释放。因此,闩锁的摆动位置返回至未闩锁位置。锁定机构30对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n第一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板和第一支承构件,每个第一导电板为长形的导电板并且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电板的所述端子上延伸,并且对所述多个第一导电板的所述端子进行支承;/n第二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板和第二支承构件,每个第二导电板为长形的导电板并且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所述第二支承构件在所述多个第二导电板的所述端子上延伸,并且对所述多个第二导电板的所述端子进行支承;/n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还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构造成确定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的位置,并且所述定位构件构造成对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而言是共用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8 JP 2018-1734991.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板和第一支承构件,每个第一导电板为长形的导电板并且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电板的所述端子上延伸,并且对所述多个第一导电板的所述端子进行支承;
第二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板和第二支承构件,每个第二导电板为长形的导电板并且形成有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端子,所述第二支承构件在所述多个第二导电板的所述端子上延伸,并且对所述多个第二导电板的所述端子进行支承;
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还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构造成确定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的位置,并且所述定位构件构造成对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而言是共用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板状部分,
所述板状部分包括通孔,
所述定位构件为柱状构件,并且
所述定位构件穿过所述第一支承构件的通孔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的通孔。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高善树岩田将成广野恭司山口敦司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