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轮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76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轮淬火装置,其包括基架、设置在基架上的蓄水池、竖直连接在蓄水池池底的滑套和滑动连接在滑套内的升降筒,滑套的一端延伸至基架内,升降筒的一端连接有三爪卡盘,另一端设有支板,支板上设有螺套,螺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轴线与滑套轴线相平行;基架底部设有安装框,安装框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进安装框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链轮,螺杆的下端穿进安装框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螺杆与安装框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了行走轮的淬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轮淬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行走轮淬火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走轮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行走轮在重型机械装配中,轮子踏面是与轨道接触的受力面,必须要有较高硬度、强度、耐磨性,而内圆面是与轴类总成装配用的,需要较好的韧性塑性,因此在行走轮的生产加工中通常采用感应淬火的方式对行走轮的外圆面进行热处理。公告号为CN2078598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行走轮箱轮子以及行走轮组件。该轮子,包括轮片本体;轮片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位;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轴承位;轴承能够套设在第一轴承位和第二轴承位上;第一轴承位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二轴承位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但是在实际热处理过程中,行走轮表面淬火完后需要立即放入水中进行冷却,由于行走轮处于高温状态且无法移动,其周围的水会迅速升温,从而容易影响行走轮的淬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轮淬火装置,其优点是:提高了行走轮的淬火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行走轮淬火装置,包括基架、设置在基架上的蓄水池、竖直连接在蓄水池池底的滑套和滑动连接在滑套内的升降筒,所述滑套的一端延伸至基架内,所述升降筒的一端连接有三爪卡盘,另一端设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螺套,所述螺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轴线与滑套轴线相平行;所述基架底部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进安装框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进安装框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螺杆与安装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操作者将行走轮装夹在三爪卡盘上对行走轮外圆进行感应淬火,淬火结束后,驱动电机启动,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驱动螺杆转动,使得螺套通过支板带动升降筒下降,将行走轮沉入蓄水池内的水中进行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伺服电机间歇性正反转,使得行走轮在水中不停的升降,与冷水进行接触,减小了行走轮位置固定而导致周围的水温身高,影响其冷却效果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套的两端均开设有沉槽,两个所述沉槽内设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内壁上均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第一O形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密封圈和O型圈对滑套和升降筒间的间隙进行双重密封,减小了蓄水池内的水流入滑套内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套上端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压盖,所述压盖朝向滑套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第一骨架油封,所述第一骨架油封的内圈升降筒外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骨架油封起到了预先密封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水渗透至滑套内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设有两个且关于升降筒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链轮沿驱动电机的轴线依次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启动时,两个螺杆同时转动,驱动支板向上或向下移动,既减轻了单个螺杆所需承受的力,又提高了升降筒移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筒内设有同轴分布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升降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一端与三爪卡盘连接,另一端开设有沿主轴轴线延伸的花键槽,所述花键槽内插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一端向下穿进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内设有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花键轴连接;所述主轴在靠近三爪卡盘的一端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第二O型圈,所述主轴外套设有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骨架油封位于第二O型圈下方,且第二骨架油封的外圈与升降筒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时,伺服电机启动,驱动花键轴转动,花键轴通过主轴带动三爪卡盘转动,从而使得行走轮转动,行走轮周围的水流在其带动下旋转,使得水流包裹住行走轮,配合升降筒的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淬火的效果,同时也加快了蓄水池内水的流动,减小了局部水温过高的情况发生;第二O型圈和第二骨架油封的配合的则降低了水从升降筒内部进入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轴靠近支板的一端套设有端帽,所述端帽侧壁螺纹连接有一端与主轴抵触的销钉,所述花键轴穿过端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拧动销钉与主轴抵紧,将端帽与主轴相固定,限制了主轴与花键轴之间的偏摆,增加了两者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架顶面转动连接有两组定滑轮,两组所述定滑轮上均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支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配重块同时对支板施加向上的牵引力,减小了螺杆驱动支板上升时所需承受的载荷,保护了螺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地面上设有供基架放入的基坑,所述基坑坑底预埋有若干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与基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减小了基座的占用空间,又降低了三爪卡盘的高度,给操作者对行走轮的装夹工作提供了便利。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装置驱动行走轮在水中旋转和升降,加快了蓄水池内水的流动,使得行走轮与冷却水充分接触,减小了局部水温过高而影响行走轮淬火效果的情况发生;2.通过配重块对支板平衡牵引,起到了稳定支板的作用;密封圈和第一O型圈以及第一骨架油封的多重密封,降低了水泄漏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图2中B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放大图。图6是图4中D处放大图。图7是图4中E处放大图。图8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架;11、蓄水池;12、滑套;13、升降筒;131、三爪卡盘;132、支板;14、螺套;15、螺杆;16、安装框;17、驱动电机;171、第一链轮;18、第二链轮;19、链条;2、沉槽;21、密封圈;22、环槽;221、第一O型圈;23、压盖;231、紧固螺钉;24、密封槽;241、第一骨架油封;3、主轴;31、轴承;32、花键槽;33、花键轴;34、伺服电机;35、减速机;36、沟槽;37、第二O型圈;38、第二骨架油封;39、端帽;391、销钉;4、定滑轮;41、牵引绳;42、配重块;5、基坑;51、工字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行走轮淬火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基架1、设置在基架1上的蓄水池11、竖直连接在蓄水池11池底的滑套12和设置在基架1底部的安装框16,蓄水池11内盛放有用于冷却行走轮的冷却水,滑套12的下端延伸至基架1内,滑套12内滑动连接有升降筒13,升降筒13的长度大于滑套12且两者同轴分布。如图2和图3所示,滑套12上端通过紧固螺钉231连接有压盖23,压盖23朝向滑套12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24,密封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设置在基架(1)上的蓄水池(11)、竖直连接在蓄水池(11)池底的滑套(12)和滑动连接在滑套(12)内的升降筒(13),所述滑套(12)的一端延伸至基架(1)内,所述升降筒(13)的一端连接有三爪卡盘(131),另一端设有支板(132),所述支板(132)上设有螺套(14),所述螺套(14)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轴线与滑套(12)轴线相平行;/n所述基架(1)底部设有安装框(16),所述安装框(16)上设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轴穿进安装框(16)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链轮(171),所述螺杆(15)的下端穿进安装框(16)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链轮(18),第二链轮(18)和第一链轮(171)通过链条(19)连接,所述螺杆(15)与安装框(16)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设置在基架(1)上的蓄水池(11)、竖直连接在蓄水池(11)池底的滑套(12)和滑动连接在滑套(12)内的升降筒(13),所述滑套(12)的一端延伸至基架(1)内,所述升降筒(13)的一端连接有三爪卡盘(131),另一端设有支板(132),所述支板(132)上设有螺套(14),所述螺套(14)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轴线与滑套(12)轴线相平行;
所述基架(1)底部设有安装框(16),所述安装框(16)上设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轴穿进安装框(16)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链轮(171),所述螺杆(15)的下端穿进安装框(16)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链轮(18),第二链轮(18)和第一链轮(171)通过链条(19)连接,所述螺杆(15)与安装框(1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2)的两端均开设有沉槽(2),两个所述沉槽(2)内设有密封圈(21),两个所述密封圈(21)内壁上均开设有环槽(22),所述环槽(22)内设有第一O形圈(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2)上端通过紧固螺钉(231)连接有压盖(23),所述压盖(23)朝向滑套(12)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24),所述密封槽(24)内设有第一骨架油封(241),所述第一骨架油封(241)的内圈升降筒(13)外壁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设有两个且关于升降筒(13)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链轮(171)沿驱动电机(17)的轴线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勇南祁红军罗兴凯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永恒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