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12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属于危险品运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车头,车头连接有车架,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罐体,罐体的端头朝向车头设置;罐体远离的车头的一端的底部连通有带有阀门的卸料管,罐体的顶端开设有注料口,所述车架设置有动力泵,动力泵与卸料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动力泵设置有输出口,输出口罩设有闭合帽,动力泵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动力泵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达到了提高卸料时的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危险品运送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
技术介绍
罐车是一种车体呈罐型的运送车辆,罐车具有较好的密闭性,从而能够实现液体、液化气等液体物料的运送,在公路运送设备中占有较大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有的罐车通常包括车头,车头连接有车架,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罐体,罐体的端头朝向车头设置;罐体远离的车头的一端的底部连通有带有阀门的卸料管,罐体的顶端开设有注料口。在进行使用时,工人先将注料口开启,通过注料口向罐体内部注入需要进行运送的物料,等到物料注入完成后,罐车将物料运送至制定的地点,然后开启阀门,将卸料管连接上输送泵,通过输送泵提供的动力,使物料通过卸料管排出并直接进入到指定的容器汇总,完成单次物料运送过程。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下缺陷:若出现卸料现场无法配备输送泵时,罐体中的物料难以直接运送至指定容器中,不便于卸料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提高卸料时的便捷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包括车头,车头连接有车架,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罐体,罐体的端头朝向车头设置;罐体远离的车头的一端的底部连通有带有阀门的卸料管,罐体的顶端开设有注料口,所述车架设置有动力泵,动力泵与卸料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动力泵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动力泵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卸料过程时,由于固定组件将动力泵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固定组件对应动力泵提供了稳定的支持力,使动力泵能够在卸料管侧面稳定的工作,连接管将动力泵与卸料管的连通后,动力泵能够在卸料管的阀门开启后,对于罐体中的物料提供抽取力,即便在卸料现场无法配备输送泵时,罐体中的物料能够通过动力泵提供的动力,物料直接运送至指定容器中,便于卸料工作的开展,达到了提高卸料时的便捷性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位于卸料管下方的固定板,固定板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动力泵固定连接在固定板。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杆对于固定板提供支撑力,固定板将固定杆提供的支撑力传导至动力泵上,使动力泵能够稳定的进行工作,达到了固定组件的使用效果;并且,固定板能够在罐体运送的过程中,对于地面上飞溅起的砂石进行阻挡,防止动力泵出现被击穿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固定板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泵远离的车头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与固定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防护板能够在运送的过程中,对于动力泵提供防护作用,防止车架尾端的泥沙飞溅到动力泵上,导致动力泵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提高了动力泵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门连接有制动杆,制动杆包括连接端与把持端,把持端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球。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的制动杆能够为工人提供合适的把持位置,方便工人通过制动杆对阀门进行操控,提高了卸料管开启和关闭的便捷性,同时,设置的防滑球能够改变制动端的粗糙程度,提高工人的手部与止动端之间摩擦力,防止工人在把持制动端时出现脱手的情况,提高了制动杆使用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卸料管外侧包裹有电伴热带,电伴热带以卸料管的轴线为螺旋轴线,沿着卸料管的外壁螺旋状紧密缠绕。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电伴热带采用螺旋的方式对卸料管的外壁紧密包裹,在电伴热带的温度升高后,电伴热带与卸料管之间发生热量传递,使得卸料管的温度升高,卸料管的温度升高的同时,热量传递到卸料管内的物料中,使得物料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减少了物料出现的结晶的情况发生,并且,由于电伴热带具有较好的恒温性能,从而能够使卸料管在运送的过程中,减少卸料管处温度的下降,降低了液体物料在运送的过程中的结晶率,便于动力泵将物料从罐体中抽取出来,提高了动力泵的使用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伴热带与卸料管之间设置有箍紧组件,箍紧组件使电伴热带与卸料管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车头在拉动罐体进行运送的过程中会出现颠簸的情况发生,设置的箍紧组件能够对于电伴热带和卸料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出现电伴热带从卸料管上脱离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电伴热带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箍紧组件包括箍紧环,箍紧环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箍紧环分别套设在卸料管两端头处,两个箍紧环之间设置有盘绕绳,盘绕绳以卸料管的轴线为螺旋轴线,沿着电伴热带的外壁呈螺旋状缠绕,盘绕绳的两端分别与临近的箍紧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箍紧环将盘绕绳的两端固定后,盘绕绳在电伴热带外侧的螺旋结构保持固定不变,从而对于电伴热带的盘绕形式进行固定,而箍紧环位于卸料管的两端头处,在箍紧环进行收紧时,相当于对电伴热带的两端头处提供朝向卸料管的压力,使得电伴热带的两端头处被固定,进而完后对于电伴热带与卸料管的相对位置的固定,提高了箍紧组件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箍紧环与盘绕绳外侧均涂设有隔热涂料,隔热涂料形成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隔热涂料能够对于电伴热带向箍紧环和盘绕绳传递的热量进行阻挡,一方面防止箍紧环和盘绕绳出现的受热后变形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由于金属的比热容较低,能够减少电伴热带的热量通过箍紧环和盘绕绳散失的情况,提高了箍紧组件使用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动力泵与固定组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提高卸料时的便捷性的效果;2、设置的电伴热带达到了降低液体物料结晶堵塞排放管的可能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卸料管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展示抗磨套的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车头;11、底架;12、罐体;13、卸料管;132、制动杆;1321、防滑球;14、注料口;2、电伴热带;3、箍紧组件;31、箍紧环;32、盘绕绳;4、隔热层;5、抗磨套;51、保温夹层;52、保温物;6、动力泵;7、固定组件;71、固定板;72、固定杆;721、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车头1,车头1连接有长条状的车架,车头1与车架底端均连接有车轮,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罐体12,罐体12的端头朝向车头1设置,罐体12的顶端开设有方形的注料口14,罐体12远离的车头1的端头处设置有卸料管13,卸料管13一端与罐体12连通,另一端贯穿车架后朝向车架侧面设置,卸料管13中设置有阀门,阀门连接有圆柱状的制动杆132,制动杆132包括连接端与把持端,连接端与阀门连接,把持端处镶嵌有若干个防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包括车头(1),车头(1)连接有车架,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罐体(12),罐体(12)的端头朝向车头(1)设置;罐体(12)远离的车头(1)的一端的底部连通有带有阀门的卸料管(13),罐体(12)的顶端开设有注料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设置有动力泵(6),动力泵(6)与卸料管(13)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动力泵(6)设置有输出口,输出口罩设有闭合帽,动力泵(6)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使动力泵(6)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包括车头(1),车头(1)连接有车架,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罐体(12),罐体(12)的端头朝向车头(1)设置;罐体(12)远离的车头(1)的一端的底部连通有带有阀门的卸料管(13),罐体(12)的顶端开设有注料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设置有动力泵(6),动力泵(6)与卸料管(13)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动力泵(6)设置有输出口,输出口罩设有闭合帽,动力泵(6)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使动力泵(6)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位于卸料管(13)下方的固定板(71),固定板(71)连接有固定杆(72),固定杆(72)一端与固定板(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动力泵(6)固定连接在固定板(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泵(6)远离的车头(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721),防护板(721)与固定杆(7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卸装置的液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连接有制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全胡亚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沽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