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26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所述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顶板的顶部;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部;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具有底座和放置台均为圆柱形,方便机械手进行抓取,在对模具传送的过程中,防护垫可防止模具和放置台产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传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模具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机械手对模具进行移送。在现有技术中,对模具的移送主要通过传送带和机械手进行移送,模具在传送带上移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倾斜,造成机械手抓取不便,影响到模具移动的速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解决了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模具易倾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顶板的顶部;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部;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于所述调节组件的底部;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并且放置台的内部设置有模具。优选的,所述栏杆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栏杆均匀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放置台的高度大于所述栏杆的高度,所述第二传送带共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架和所述顶板且延伸至所述顶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槽和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板,所述齿板上设置有限位套,并且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调节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顶板的底部,所述齿轮和齿板相啮合,所述限位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套均设置在所述齿板上,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块且延伸至所述滑块的外部。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机械手,所述壳体的顶部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控制组件相适配。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底座和放置台均为圆柱形,方便机械手进行抓取,在对模具传送的过程中,防护垫可防止模具和放置台产生碰撞,栏杆对底座进行限位,保证控制组件水平移动,防滑垫可以防止模具下落时与第二传送带产生碰撞或模具在第二传送带上滑动导致模具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传送带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顶板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机械手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转动组件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组件,11、支架,12、顶板,2、传送组件,21、第一传送带,22、第二传送带,23、栏杆,24、防滑垫,3、控制组件,31、底座,32、放置台,33、防护垫,34、模具,4、固定组件,41、固定架,42、第一电机,43、转动杆,5、调节组件,51、调节槽,52、齿轮,53、齿板,54、限位套,55、连接板,56、滑块,57、滑杆,6、电动伸缩杆,7、转动组件,71、壳体,72、第二电机,73、机械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传送带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顶板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机械手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转动组件7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包括: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2;传送组件2,所述传送组件2包括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送带22,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栏杆23,所述第二传送带2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24;控制组件3,所述控制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顶部;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固定于所述顶板12的顶部;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设置于所述顶板12的内部;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固定于所述调节组件5的底部;转动组件7,所述转动组件7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底部。通过第一传送带21对模具34进行传送,第一电机42和第二电机72均和外部的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第一传送带21和第二传送带22均和外部的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底座31和放置台32均为圆柱形,方便机械手73进行抓取,在对模具34传送的过程中,防护垫33可防止模具34和放置台32产生碰撞,栏杆23对底座31进行限位,保证控制组件3水平移动,防滑垫24可以防止模具34下落时与第二传送带22产生碰撞或模具34在第二传送带上滑动导致模具34脱落。通过第一电机42的转动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齿板53水平移动,限位套54可以对齿板53进行限位,保证齿板53不会产生倾斜,齿板53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电动伸缩杆6左右运动,方便电动伸缩杆6带动转动组件7对模具34抓取和放下,方便了模具34的移动。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32,所述放置台32的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垫33,并且放置台32的内部设置有模具34。通过控制组件3方便对模具34进行移动,防止模具34移动过程中模具倾斜导致机械手无法抓取。所述栏杆23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栏杆23均匀设置在所述底座31的两侧,所述放置台32的高度大于所述栏杆23的高度,所述第二传送带22共设置有两个。通过栏杆23对底座31进行限位,保证对控制组件3的水平移送。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2,所述第一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3,所述转动杆43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架41和所述顶板12且延伸至所述顶板12的内部。通过固定架41对第一电机42进行支撑。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槽51和齿轮52,所述齿轮52的一侧设置有齿板53,所述齿板53上设置有限位套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n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n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n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顶板的顶部;/n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部;/n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于所述调节组件的底部;/n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
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顶板的顶部;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部;
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于所述调节组件的底部;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并且放置台的内部设置有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机械手移送的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栏杆均匀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放置台的高度大于所述栏杆的高度,所述第二传送带共设置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机械手移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前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双其斯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