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生物清净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26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油生物清净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T7‑3以及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所述汽油生物清净剂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将上述汽油生物清净剂与汽油,1%氯化钠溶液按照质量比1:100:100的比例混合,50rpm涡旋搅拌反应36小时;反应完后静置2小时以上等待油水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收集油层,此油品即为改性后的清净汽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油生物清净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在清洁能源领域上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汽油生物清净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越来越严格的节能和环保要求一直是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电控孔式燃料喷射器代替原有的化油器,这样可使有害物排放下降约卯%,油耗下降约5%。但电喷发动机工作条件更为苛刻,汽油在发动机喷嘴、进气阀、燃烧室等部位容易形成漆膜、积炭等沉积物,导致燃烧过程恶化,排放和油耗增加。汽油清净剂对控制发动机沉积物十分有效,因此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喷车的拥有量逐年递增,而中国目前成品油质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汽油中催化裂化组分比例较大,不饱和烃含量高,在发动机中形成沉积物的倾向更加严重,加人有效的汽油清净剂尤为重要,这也是中国车用汽油清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汽油清净剂目前已有第二、第三代产品,第四代清净剂尚属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无针对汽油清净分散效果的微生物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目前市面上汽油清净剂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汽油生物清净剂及其应用,其清净效果好,环保不伤害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燃烧室沉积物质量,油耗率更低,还能增加润滑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用到的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T7-3菌株,于2012年5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No.6104,已由中国专利公开。本专利技术用到的栖盐田菌LHOD-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12年10月29日,保藏号:CGMCCNo.6715,已由中国专利公开。红平球菌的已知作用是降解原油,栖盐田菌LHOD-1的已知作用是产生表面活性剂,从而促使石油污染物分散、增溶、乳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汽油进行生物改性,以期有效降低燃烧室沉积物质量,增加汽油的润滑性。我们不需要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T7-3对原油进行降解,而需要其进行原油的改性。本专利技术团队发现,对红平红球菌T7-3进行诱导培养,并且在最终的菌剂中加入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可以有效诱导出红平红球菌T7-3对原油进行改性而不是降解,改性后的汽油燃烧室沉积物质量大大降低,油耗率更低,并且还增加了一定的润滑性能。汽油生物清净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T7-3以及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上述汽油生物清净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活化红平红球菌T7-3:将甘油冻存管中红平红球菌T7-3菌种接种挑取3环接到80mLLB摇瓶,在65℃,120rp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最后配置成制备成108CFU/ml的菌液;所述LB培养基配方为:按照重量百分比,蛋白胨为1%,酵母粉为0.5%,NaCl为1%,其余为纯净水,pH为7.0;(2)制备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取冻存的栖盐田菌LHOD-1,于额外含有5g/L蔗糖的LB培养基培养2d,期间每天补加蔗糖,保持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为4-5g/L,培养结束后,培养物5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3)诱导培养:转接到诱导培养基中,接种量10%,振荡培养24-36h;所述诱导培养基:1%液蜡,8%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1.5%酵母粉,1%蔗糖,0.5%海藻糖,磷酸二氢钠0.1%,磷酸二氢钾0.1,pH为7.2;(4)诱导培养后,离心处理,均匀搅拌获得的菌体;(5)制备汽油生物清净剂:将1倍重量的步骤(4)所得的菌体,加入1倍重量的吐温80,0.1倍质量的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5倍重量的油酸,1倍重量的海藻糖,0.5倍重量的氯化镁,混合均匀,得菌体混合油状液体,即得汽油生物清净剂。使用前摇匀使用,冷藏保存最佳。所述汽油生物清净剂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将上述汽油生物清净剂与汽油,1%氯化钠溶液按照质量比1:100:100的比例混合,50rpm涡旋搅拌反应36小时;反应完后静置2小时以上等待油水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收集油层,此油品即为改性后的清净汽油。油酸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将油酸含量高的油脂经过皂化、酸化分离,即可得到油酸。在本专利技术有助于保护菌剂,添加量少,对原油品质几乎没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汽油清净剂作为微生物制剂非常环保安全,对环境没有伤害,而且使用方便,改性后的汽油燃烧室沉积物质量大大降低,耗油量小,并且还增加了一定的润滑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以下说明。实施例1:汽油生物清净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活化红平红球菌T7-3:将甘油冻存管中红平红球菌T7-3菌种接种挑取3环接到80mLLB摇瓶,在65℃,120rp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最后配置成制备成108CFU/ml的菌液;所述LB培养基配方为:按照重量百分比,蛋白胨为1%,酵母粉为0.5%,NaCl为1%,其余为纯净水,pH为7.0;(2)制备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取冻存的栖盐田菌LHOD-1,于额外含有5g/L蔗糖的LB培养基培养2d,期间每天补加蔗糖,保持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为4g/L,培养结束后,培养物5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3)诱导培养:转接到诱导培养基中,接种量10%,振荡培养24h;所述诱导培养基:1%液蜡,8%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1.5%酵母粉,1%蔗糖,0.5%海藻糖,磷酸二氢钠0.1%,磷酸二氢钾0.1,pH为7.2;(4)诱导培养后,离心处理,均匀搅拌获得的菌体;(5)制备汽油生物清净剂:将1倍重量的步骤(4)所得的菌体,加入1倍重量的吐温80,0.1倍质量的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5倍重量的油酸,1倍重量的海藻糖,0.5倍重量的氯化镁,混合均匀,得菌体混合油状液体,即得汽油生物清净剂。使用前摇匀使用,冷藏保存最佳。实施例2:汽油生物清净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活化红平红球菌T7-3:分别将甘油冻存管中红平红球菌T7-3菌种接种挑取3环接到80mLLB摇瓶,在65℃,120rp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最后配置成制备成108CFU/ml的菌液;所述LB培养基配方为:按照重量百分比,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油生物清净剂,其特征在于:/n含有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T7-3以及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生物清净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T7-3以及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生物清净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活化红平红球菌T7-3:
将甘油冻存管中红平红球菌T7-3菌种接种挑取3环接到80mLLB摇瓶,在65℃,120rp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最后配置成制备成108CFU/ml的菌液;
所述LB培养基配方为:
按照重量百分比,蛋白胨为1%,酵母粉为0.5%,NaCl为1%,其余为纯净水,pH为7.0;
(2)制备海栖盐田菌LHOD-1的发酵上清液:
取冻存的栖盐田菌LHOD-1,于额外含有5g/L蔗糖的LB培养基培养2d,期间每天补加蔗糖,保持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为4-5g/L,培养结束后,培养物5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
(3)诱导培养:
转接到诱导培养基中,接种量10%,振荡培养24-36h;
(4)诱导培养后,离心处理,均匀搅拌获得的菌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盛李德治赵鉴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聚茂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