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板制备方法及蜂窝板钎焊用夹具技术

技术编号:251652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申请涉及铝蜂窝板钎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板制备方法及蜂窝板钎焊用夹具,蜂窝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铝蜂窝芯以及一侧表面涂覆有钎料的铝合金面板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表面氧化膜;利用夹具将两个铝合金面板的边沿和两者之间的铝蜂窝芯装配固定,并置于钎焊炉内进行钎焊,形成铝合金蜂窝板;焊接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铝合金蜂窝板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铝合金蜂窝板进行人工时效,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在保证铝蜂窝板强度的同时,由于钎焊、淬火、时效在同一炉内一体化顺次进行,降低了能耗,且实现了可热处理强化铝蜂窝板的真空钎焊、淬火和时效的连续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窝板制备方法及蜂窝板钎焊用夹具
本申请涉及铝蜂窝板钎焊方法
,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板制备方法及蜂窝板钎焊用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铝蜂窝板由铝合金蜂窝芯和面板连接构成,具有刚度高、密度低、平整度高等优点,可以满足轻量化、高强度、低能耗等要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目前铝蜂窝板多采用胶粘法制备或者钎焊法制备。其中,钎焊可以实现铝蜂窝芯和面板的冶金连接,具有可一次装配、钎焊时间短等工艺优点,是制备铝蜂窝板较理想的方法。目前国内钎焊蜂窝板主要是真空炉中钎焊或保护气氛炉中钎焊,钎焊温度较高,焊后铝蜂窝板面板自身强度下降严重。为提高铝蜂窝板强度,通常需要对铝蜂窝板进行焊后出炉热处理强化,即对其进行淬火和时效处理,铝蜂窝板的钎焊、淬火和时效分开进行,浪费了大量能源,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板制备方法及蜂窝板钎焊用夹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铝蜂窝板的钎焊、淬火和时效分开进行,浪费了大量能源,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蜂窝板制备方法,用于将两个铝合金面板与铝蜂窝芯焊接在一起,其中两个所述铝合金面板位于所述铝蜂窝芯的相对的两侧,所述蜂窝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铝蜂窝芯以及一侧表面涂覆有钎料的铝合金面板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表面氧化膜;利用夹具将两个所述铝合金面板的边沿以及两者之间的铝蜂窝芯装夹固定,并置于钎焊炉内进行钎焊,以形成铝合金蜂窝板;焊接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所述铝合金蜂窝板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所述铝合金蜂窝板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淬火的介质为气体,所述淬火的温度为515℃-565℃,保温的时间为1h-4h,冷却速率为1℃/s-10℃/s。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时效的温度为154℃-188℃,保温的时间为1h-18h。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对所述铝合金面板以及所述铝蜂窝芯进行表面预处理包括:首先采用碱洗液对所述铝合金面板和所述铝蜂窝芯的表面进行碱洗脱脂;其次采用碱蚀液对所述铝合金面板和所述铝蜂窝芯进行碱蚀,去除表面的氧化膜;最后采用酸洗液对所述铝合金面板和所述铝蜂窝芯的表面进行酸洗处理,以除去碱蚀的腐蚀产物。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碱洗液的组分包括Na2CO3、Na3PO4、Na4P2O7和Na2SiO3,且所述Na2CO3、所述Na3PO4、所述Na4P2O7和所述Na2SiO3的浓度分别为5g/l-15g/l、5g/l-15g/l、5g/l-10g/l和2g/l-5g/l,在所述碱洗的过程中,所述碱洗的温度为60℃-80℃,所述碱洗的时间为8min-15min;所述碱蚀液的组分包括NaOH或者KOH,所述NaOH或者所述KOH的浓度为50g/l-80g/l,在所述碱蚀的过程中,所述碱蚀的温度为60℃-80℃,所述碱蚀的时间为10s-20s;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酸洗液包括硝酸10%-40%、氢氟酸1%-5%和水55%~89%,在所述酸洗过程中,所述酸洗的温度为20℃-50℃,所述酸洗的时间为5min-15min。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蜂窝板钎焊用夹具,用于夹持焊接成型前的蜂窝板进行钎焊,本蜂窝板钎焊用夹具包括:连接构件、第一夹持构件以及第二夹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用于夹持所述焊接成型前的蜂窝板的相对的两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板钎焊用夹具还包括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用于将所述焊接成型前的蜂窝板锁紧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连接构件螺纹连接的第一锁紧构件以及第二锁紧构件,所述第一锁紧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远离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一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板钎焊用夹具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构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和所述第一锁紧构件之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以及所述第一锁紧构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调整垫片;所述第二锁紧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整垫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均具有平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蜂窝板制备方法,在保证铝蜂窝板强度的同时,由于钎焊、淬火、时效在同一炉内一体化顺次进行,降低了能耗,且实现了可热处理强化铝蜂窝板的钎焊、淬火和时效的连续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的蜂窝板钎焊用夹具应用时,沿着成型前的蜂窝板的周向边沿顺次夹设多个上述夹具,不会影响蜂窝板的铝合金面板的淬透性,因而在焊接完成后可在原真空炉进行热处理,即为实现焊接、淬火、时效一体化提供了可能,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对铝蜂窝板水淬时水发生沸腾产生振动对焊缝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使得焊缝的强度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蜂窝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蜂窝板钎焊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接构件,2-第一夹持构件,3-第二夹持构件,4-第一锁紧构件,5-第二锁紧构件,6-弹性构件,7-第一调整垫片,8-第二调整垫片,9-焊接成型前的铝蜂窝板,91-第一铝合金面板,92-铝蜂窝芯,93-第二铝合金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板制备方法,用于将两个铝合金面板与铝蜂窝芯焊接在一起,其中两个所述铝合金面板位于所述铝蜂窝芯的相对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对所述铝蜂窝芯以及一侧表面涂覆有钎料的所述铝合金面板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表面氧化膜;/n利用夹具将两个所述铝合金面板的边沿以及两者之间的铝蜂窝芯装夹固定,并置于钎焊炉内进行钎焊,以形成铝合金蜂窝板;/n焊接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所述铝合金蜂窝板进行淬火处理;/n淬火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所述铝合金蜂窝板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板制备方法,用于将两个铝合金面板与铝蜂窝芯焊接在一起,其中两个所述铝合金面板位于所述铝蜂窝芯的相对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铝蜂窝芯以及一侧表面涂覆有钎料的所述铝合金面板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表面氧化膜;
利用夹具将两个所述铝合金面板的边沿以及两者之间的铝蜂窝芯装夹固定,并置于钎焊炉内进行钎焊,以形成铝合金蜂窝板;
焊接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所述铝合金蜂窝板进行淬火处理;
淬火完成后,在钎焊炉内对所述铝合金蜂窝板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的介质为气体,所述淬火的温度为515℃-565℃,保温的时间为1h-4h,冷却速率为1℃/s-1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时效的温度为154℃-188℃,保温的时间为1h-1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铝合金面板以及所述铝蜂窝芯进行表面预处理包括:首先采用碱洗液对所述铝合金面板和所述铝蜂窝芯的表面进行碱洗脱脂;
其次采用碱蚀液对所述铝合金面板和所述铝蜂窝芯进行碱蚀,去除表面的氧化膜;
最后采用酸洗液对所述铝合金面板和所述铝蜂窝芯的表面进行酸洗处理,以除去碱蚀的腐蚀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液的组分包括Na2CO3、Na3PO4、Na4P2O7和Na2SiO3,且所述Na2CO3、所述Na3PO4、所述Na4P2O7和所述Na2SiO3的浓度分别为5g/l-15g/l、5g/l-15g/l、5g/l-10g/l和2g/l-5g/l,在所述碱洗的过程中,所述碱洗的温度为60℃-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素娟沈元勋董博文张雷纠永涛秦建侯江涛于新泉李宇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