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66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性能可靠的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检测钢轨平直度设备中链轮沿转轴的轴向窜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包括轴毂联结在转轴上的链轮,其中,在转轴上设置有限制链轮轴向移动的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将链轮在转轴的轴向上固定,可完全避免链轮沿转轴的轴向窜动,防止链轮沿转轴轴向的内外两侧的窜动,避免了链条与链轮轮齿的过度磨损,解决了因链轮的位移导致链条与链轮的轮齿无法啮合的问题,提高了该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尤其涉及该设备中的链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钢轨的质量,需要在钢轨的生产过程当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跟踪。现有用于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主要包括钢轨传送系统以及激光检测装置,通过钢轨传送系统使钢轨经过激光检测装置从而进行钢轨的平直度检测。上述的钢轨传送系统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分别联结在主动轴、从动轴上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组成链传动机构。其中,链条的链节分别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轮齿啮合从而将主动轴的动力传递到从动轴。如图1,上述链轮通过平键与转轴轴毂联结,为了防止链轮沿转轴的轴向窜动,使用螺丝将链轮的轮毂与平键固定;同时,为方便链轮与转轴的拆装,链轮与转轴之间为过渡配合。该检测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链条的运动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容易导致螺丝松动进而引起链轮沿转轴的轴向窜动,造成链条与链轮轮齿的磨损加剧,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链轮沿转轴的轴向窜动还会引起链条与链轮的轮齿无法啮合,导致设备停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轴毂联结在转轴上的链轮,其中,在转轴上设置有限制链轮轴向移动的限位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链轮两侧的轴肩和弹性挡圈进一步的是,链轮通过平键轴毂联结在转轴上。进一步的是,转轴上开有定位槽,弹性挡圈设置在定位槽中。进一步的是,链轮与转轴之间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结构限制链轮在转轴的轴向移动,可完全避免链轮沿转轴的轴向窜动,防止链轮沿转轴轴向的内外两侧的窜动,避免了链条与链轮轮齿的过度磨损,解决了因链轮的位移导致链条与链轮的轮齿无法啮合的问题,提高了该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中主动链轮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中主动链轮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中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转轴1,链轮2,链条3,轴肩4,弹性挡圈5,平键6,定位槽7,轮齿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图3,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包括轴毂联结在转轴1上的链轮2,其中,在转轴1上设置有限制链轮2轴向移动的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限制链轮2在转轴1的轴向上移动,可避免链轮2沿转轴1的轴向窜动,可防止链轮2沿转轴1轴向的内外两侧的窜动,避免链条3与链轮2的轮齿8过度磨损,解决了因链轮2的位移导致链条3与链轮2的轮齿8无法啮合的问题,提高了该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的可靠性。其中,所述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链轮2两侧的轴肩4和弹性挡圈5。轴肩4可直接在转轴1上进行切削加工形成,弹性挡圈5可选用标准配件。该限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实现。限位结构还可以使用其它的结构形式,如在链轮2两侧均设置弹性挡圈5,或在转轴1上设置限位销、限位螺钉等。为了方便链轮2与转轴1的拆装,链轮2通过平键6轴毂联结在转轴1上。平键联结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轴毂联结方式,这种联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工作可靠。为了方便弹性挡圈5的定位和安装,转轴1上开有定位槽7,弹性挡圈5设置在定位槽7中。为了进一步防止链轮2沿转轴1的轴向窜动,链轮2与转轴1之间过盈配合。转轴1上的轴肩4和定位槽7可直接通过车床加工,转轴1与链轮2配合面的直径尺寸可以适当预留以便链轮2与转轴1之间过盈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包括轴毂联结在转轴(1)上的链轮(2),其特征是:在转轴(1)上设置有限制链轮(2)轴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包括轴毂联结在转轴(1)上的链轮(2),其特征是:在转轴(1)上设置有限制链轮(2)轴向移动的限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链轮(2)两侧的轴肩(4)和弹性挡圈(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钢轨平直度的设备,其特征是:转轴(1)上开有定位槽(7),弹性挡圈(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宝春刘昌碧陈汉长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