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炳超专利>正文

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0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其主要是由一上盖以及一个在底面设有和地面接触的缓冲垫的下盖所组成;而在下盖的周缘则设有数个凸出,以和上盖相对应处的卡槽相卡合,并且,在该上盖以及该下盖组合在一起后,其内部的空间则是设有单一或数组的缓冲簧,藉此,而可减缓学步车于运动时的摇摆;同时,因为缓冲垫是和地面直接接触,且由可和地面产生摩擦的材质所制成,故而学步车可在原地稳固地以此定位装置为圆心而运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传统的儿童学步车通常是在一底盘上设置数组和地面相接触的转轮,该数组转轮可以分别作360度自由旋转,因此,当小孩推着此种型态的学步车时,小孩可据此随意地四处游走;然而,由于此类学步车并没有任何的煞车或减速装置,故而当小孩推车运动时,事实上其间是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在性危机的;而为了减低儿童因为学步车而带来的伤害,市面上则推出了一种如同台湾专利公告第262691号“学步车固定装置”,以及第301175号“婴儿学步车的定位结构改良”等的结构;在前述两种不同型态的儿童学步车结构中,不难看出,在各个前案中均具有一个可容置一弹性体于其中央内部的中空圆柱体,以及一个容置该中空圆柱体于其内的底座;而学步车的底面则是和该圆柱体的顶面相固接,藉此,儿童便可自由且安全地推着此种学步车玩耍了;在此类结构中,由于定位装置或是固定装置均是以固接的方式和该学步车的底面相接触在一起,因此限定了学步车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的方式,也就是说,此类学步车仅可在原地作圆周运动,而无法再向其他的方向运动了;再者,其中所使用的定位装置均是采用单点的方式来和地面接触,且在接触点和学步车之间仅是靠着一个弹性体来作彼此间的缓冲,其缓冲作用则仅是在垂直方向而已,而无法在侧向上提供缓冲以减轻儿童于运动中可能遇到的伤害;再者,虽然在前案中和地面的接触点是采用一个具有吸力的吸盘,以期能固定学步车于一点,并以该点作为圆心而作圆周运动,但是,因为不论是在定位装置亦或是在固定装置中因为其间所有装置的质量均无法提供一个适切的稳固力量,以致当小孩于运动时,该接触点会随着运动而四处的移动,而无法到达固定的目的;此外,在台湾专利第262691号公告本中,其所显示的固定装置是一个可加以固定的装置,意味着该装置是一种可调整为固定式,亦可调整为一种可自由旋转的装置,此种可自由旋转的运动方式若是在儿童坐于其中发生时,则会对儿童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故而,该种结构在现今安全重于一切的前题下,实在是需要加以修改其结构中的问题。由以上诸点可知,上述的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实有改良的必要,以能符合安全性的要求外,尚能符合多样化操作、使用的需求。为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除可提供垂直方向上的缓冲力外,还有侧方向上的缓冲力;另外,以配重块增加学步车的重量,藉此,学步车才不致因为小孩的推移而产生位移的现象,而为了更增加学步车的稳固性,又设置有数组缓冲垫,藉该缓冲垫的设置,以及其在遇到重量时会产生形变而增加和地面接触面积的特性,能够更进一步地将学步车予以稳固地安置在原地。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其主要是在该定位装置内部设置会发出声响的音笛装置,当缓冲簧受到压迫而产生变形时,则会同时压迫该音笛装置发出声响,以增加儿童于推动学步车时的乐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上盖,其具有一个封闭面,以及一个开放面,在该封闭面的内面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而成的容置室,以及一个同样是向下延伸且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的结合部,另外,在圆周面的外缘上设置有数组浅槽,至少一个环形配重块,至少一组容置在该容置室内的缓冲簧,一组置放在该缓冲簧内部的音笛装置,一个容置该配重块于其内部的下盖,其形状是相对于该上盖而设置,且在其外缘面上设置对应于上盖的浅槽的数个凸出,上盖和该下盖彼此相互卡合在一起,而在其底面中则设有至少一个将音笛装置予以定位的承座,还有数个设在底面且是和地面接触的缓冲垫,其中,定位装置藉助一个结合轴而穿越该结合部的通道而和儿童学步车的一底座以可拆除的方式紧密结合。在上述的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中,在该下盖的底面处尚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的直径稍小于配重块的内径,故而配重块卡合在该凸缘以及该下盖的外壁之间;而且,其中缓冲垫在受到压力时可产生形变,而增加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此外,其中设在上盖外缘面的该浅槽可具有斜度。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在实用上可具有以下的优点1·装设在儿童学步车的定位装置可视需要而随时予以拆装;2·定位装置内由于设置有数组的缓冲簧,故而其不但可以抵消垂直方面的作用力,同时其亦可以抵消侧向的作用力;3·装置在定位装置内部的音笛装置由于在受到压迫时会产生声响,故而可增加儿童于运动时的乐趣;4·因为在定位装置底部的缓冲垫在受到作用力时会产生形变,而增加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便可在受力时,更加提高其间的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结合后,并与学步车的底面固接在一起后的平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在受到压力时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类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中所示,其所显示的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而由此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中,可知其包括了一个上盖10、一配重块20、数组缓冲簧30以及音笛装置31和一个下盖40所组成;该上盖10制成一个一边为一封闭面11,而另一边则为一开放面的圆柱体,而在该上盖10的圆周面上则开设有数个具有斜度的浅槽17,可和下盖40于结合时相扣合之用;而在该封闭面1 1的底面均匀地设置数组容置室13,而每一容置室13则是由该封闭面11垂直地向下延伸所形成,另外,在该封闭面11的中央处则是垂直地向外延伸而设置有一个结合部15,且该结合部15的中央开设有一贯穿的通道16,以供一结合轴19贯穿于其间;而该下盖40则是制成和上盖相对应,且在该下盖40的外缘且对应于该上盖10设置有浅槽17的地方分别设置有可卡合在该浅槽17内部的凸出41,并且在该下盖40的底面42中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出去的承座43,此外,在该底面42的外缘则是设置有数组间隔排列且是垂直向下延伸的缓冲垫45,而且一个圆形的凸缘47形成于该底面42的内缘;配重块20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质量的环形重物,其直径恰稍小于下盖40外壁的内径,故而此配重块20可以安置于下盖40的内部,同时,配重块20的内径稍大于下盖40的凸缘47,所以该配重块20在放置于下盖40的内部时,恰好卡合在该下盖40的外壁以及凸缘47之间,另外,在上盖10及下盖40之间还设置有数组缓冲簧30以及可放置在该缓冲簧30之间的音笛装置31,而当上盖10及下盖40在分别利用浅槽17及凸出41而相互卡合时,缓冲簧30及该音笛装置31恰好卡合在容置室13以及承座43之间。请参看本技术的图2;其中,定位装置的上盖10及下盖40是由该下盖40的凸出41和该上盖10的浅槽17而相互地卡合在一起,同时,有关于该配重块20、缓冲簧30及音笛装置31是如上述般地安置在各个定位上;其中尤其是结合轴19,其是穿越过上盖10结合部15中的通道16,而后,再穿过学步车底座51的一结合槽(未标示),以紧迫的方式而和该学步车的底座51结合在一起;而当一小孩推着该学步车运动时,由于作用在学步车上的力会有一部份分力作用在该定位装置上,造成上盖10在承受到压力时的下降现象,并会导致缓冲簧30产生形变,而最终会压迫到安置在该缓冲簧30内部的音笛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学步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上盖,其具有一个封闭面,以及一个开放面,在该封闭面的内面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而成的容置室,以及一个同样是向下延伸且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的结合部,另外,在圆周面的外缘上设置有数组浅槽,至 少一个环形配重块,至少一组容置在该容置室内的缓冲簧,一组置放在该缓冲簧内部的音笛装置,一个容置该配重块于其内部的下盖,其形状是相对于该上盖而设置,且在其外缘面上设置对应于上盖的浅槽的数个凸出,上盖和该下盖彼此相互卡合在一起,而在 其底面中则设有至少一个将音笛装置予以定位的承座,还有数个设在底面且是和地面接触的缓冲垫,其中,定位装置藉助一个结合轴而穿越该结合部的通道而和儿童学步车的一底座以可拆除的方式紧密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炳超
申请(专利权)人:谢炳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