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5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结构。该功率半导体模块结构包括:若干个并联设置的芯片、上覆铜基板、下覆铜基板、驱动端子、电极端子、金属块和塑封树脂;所述芯片和驱动端子分别焊接于所述下覆铜基板的覆铜层;所述电极端子焊接于所述下覆铜基板的覆铜层;所述金属块焊接于所述芯片的表面,其中上桥区域的金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左侧铜层连接,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左侧铜层与所述交流输出极连接,其中下桥区域的金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右侧铜层连接,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右侧铜层与负极连接;所述上覆铜基板与下覆铜基板之间通过塑封树脂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扶持以及企业投入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受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器、充电桩和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也会迎来快速发展。对于电动汽车的控制器,逆变器是其核心电力转换部件,目前采用的Si基IGBT模块开关损耗比较大,体积较大,造成设备耗能增加,系统体积较大。随着SiC器件及封装技术地不断发展,这一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机驱动、电动汽车、高端电源等领域。目前功率模块内部主回路主要采用键合线方式进行电气互联,内部功率芯片焊接在陶瓷覆铜基板上,覆铜基板焊接在散热底板上,进行单面散热。对于大功率半导体模块,在使用过程当中会承担很大的功率并产生很大的热量,热量的积聚会对半导体模块的功能和结构等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联设置的芯片、上覆铜基板、下覆铜基板、驱动端子、电极端子、金属块和塑封树脂;/n所述芯片和驱动端子分别焊接于所述下覆铜基板的覆铜层,所述驱动端子包括:上桥驱动端和下桥驱动端;/n所述电极端子焊接于所述下覆铜基板的覆铜层,所述电极端子包括:正极、负极和交流输出极;/n所述金属块焊接于所述芯片的表面,其中上桥区域的金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左侧铜层连接,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左侧铜层与所述交流输出极连接,其中下桥区域的金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右侧铜层连接,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右侧铜层与负极连接;/n所述上覆铜基板与下覆铜基板之间通过塑封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联设置的芯片、上覆铜基板、下覆铜基板、驱动端子、电极端子、金属块和塑封树脂;
所述芯片和驱动端子分别焊接于所述下覆铜基板的覆铜层,所述驱动端子包括:上桥驱动端和下桥驱动端;
所述电极端子焊接于所述下覆铜基板的覆铜层,所述电极端子包括:正极、负极和交流输出极;
所述金属块焊接于所述芯片的表面,其中上桥区域的金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左侧铜层连接,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左侧铜层与所述交流输出极连接,其中下桥区域的金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右侧铜层连接,所述上覆铜基板的右侧铜层与负极连接;
所述上覆铜基板与下覆铜基板之间通过塑封树脂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思忠胡羽中
申请(专利权)人:华芯威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