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58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包括:下层电极电路、温控元件加热电路、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充储能电池和上层电极电路组件;所述下层电极电路、温控加热电路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依次通过螺柱连接,所述充储能电池固定安装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上,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组件固定安装于充储能电池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任意更换和拔插充储电池,电池电极电路连接板的直流电压可以随电池电极电路连接板上电池的串数和并数的大小而任意的改变,满足多种电压等级和电池容量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场景,小到应急照明、户外运用,大到工业级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电池形状仅为案例,实际使用可运用于各种形状。运用于各种形状。运用于各种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


[0001]本技术电池组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能汽车和电能设备的蓬勃发展,对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而大部分现有的电池PACK技术多通过焊接和电池PACK框架箱体组合起来使用,这样不仅拆卸和安装不方便,对维修性大打折扣,而且对电池利用率很低,单个或多个电池出现问题后,很难进行快维修,甚至只能更换整个电池PACK组件,造成极大的经济浪费,给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污染和破坏。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包括:下层电极电路、温控元件加热电路、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充储能电池和上层电极电路组件;所述下层电极电路 、温控加热电路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依次通过螺柱连接,所述充储能电池固定安装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上,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组件固定安装于充储能电池上。
[0007]优选的,所述下层电极电路上安装有导电簧片,所述下层电极电路设置有用于穿装螺柱的固定孔位。
[0008]优选的,所述温控元件加热电路设置有用于穿装螺柱的固定孔位;所述温控元件加热电路的固定孔位与所述下层电极电路的固定孔位之间通过螺柱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设置有穿装螺柱的固定孔位;
[0010]所述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的固定孔位、温控元件加热电路的固定孔位、所述下层电极电路的固定孔位之间通过螺柱连接;所述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设置有穿装导向螺柱的导向孔位。
[0011]优选的,所述充储能电池通过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组成电池并串联组。
[0012]优选的,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组件包括:上层电极电路、固定架和限位卡销,所述固定架设置在上层电极电路上,所述限位卡销设置在固定架上。
[0013]优选的,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组件上安装有导电簧片;
[0014]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组件设置有用于穿装螺柱的固定孔位;
[0015]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组件的固定孔位、所述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的固定孔位、温控元件加热电路的固定孔位、所述下层电极电路的固定孔位之间通过螺柱连接;
[0016]所述上层电极电路设置有穿装螺柱的固定孔位;
[0017]所述上层电极电路设置有用于穿装导向螺柱的导向孔。
[001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穿装螺柱的固定孔位;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的固定孔位、所述固定架的固定孔位通过螺柱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导向螺柱参照孔;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固定孔。
[0019]优选的,所述限位卡销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的固定孔上。
[0020]优选的,所述螺柱的底部与基体的柱帽连接。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可任意更换和拔插充储电池,电池电极电路连接板的直流电压可以随电池电极电路连接板上电池的串数和并数的大小而任意的改变,满足多种电压等级和电池容量需求。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场景,小到应急照明、户外运用,大到工业级使用。本技术中的电池形状仅为案例,实际使用可运用于各种形状。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的爆炸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层电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控元件加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层电极电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1]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包括:下层电极电路1、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充储能电池3和上层电极电路组件;下层电极电路 1、温控加热电路2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依次通过第一螺柱9连接,充储能电池3固定安装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上,上层电极电路组件固定安装于充储能电池3上。本实施例可任意更换和拔插充储电池,电池电极电路连接板的直流电压可以随电池电极电路连接板上电池的串数和并数的大小而任意的改变,满足多种电压等级和电池容量需求。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场景,小到应急照明、户外运用,大到工业级使用。本技术中的电池形状仅为案例,实际使用可运用于各种形状。
[00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层电极电路1上安装有导电簧片(8),下层电极电路1设置有用于穿装第一螺柱9的第一固定孔位111。
[003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设置有用于穿装第一螺柱9的第二固定孔位111;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的第二固定孔位111与下层电极电路1的第一固定孔位111之间通过第一螺柱9连接。
[003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设置有穿装第一螺柱9的第三固定孔位411;
[0035]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的第三固定孔位411、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的第二固定孔位111、下层电极电路1的第一固定孔位111之间通过第一螺柱9连接;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设置有穿装导向螺柱的导向孔位412。
[003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充储能电池3通过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组成电池并串联组。
[003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层电极电路组件包括:上层电极电路5、固定架6和限位卡销7,固定架6设置在上层电极电路5上,限位卡销7设置在固定架6上。
[003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层电极电路5上安装有导电簧片8;上层电极电路5设置有用于穿装第一螺柱9的第四固定孔位411;上层电极电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电极电路(1)、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充储能电池(3)和上层电极电路组件;所述下层电极电路 (1)、温控加热电路(2)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依次通过第一螺柱(9)连接,所述充储能电池(3)固定安装于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上,所述上层电极电路组件固定安装于充储能电池(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电极电路(1)上安装有导电簧片(8),所述下层电极电路(1)设置有用于穿装第一螺柱(9)的第一固定孔位(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设置有用于穿装第一螺柱(9)的第二固定孔位(211);所述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的第二固定孔位(211)与所述下层电极电路(1)的第一固定孔位(111)之间通过第一螺柱(9)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设置有穿装第一螺柱(9)的第三固定孔位(411);所述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的第三固定孔位(411)、温控元件加热电路(2)的第二固定孔位(211)、所述下层电极电路(1)的第一固定孔位(111)之间通过第一螺柱(9)连接;所述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设置有穿装导向螺柱的导向孔位(4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免焊电池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储能电池(3)通过锥状自锁紧电池固定架(4)组成电池并串联组。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朋杨永江李华平邱建和黄安帮
申请(专利权)人:华芯威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