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33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该电池板包括:多个电芯、柔性复合排、电池能量分配模块、控制模块和对外接口。柔性复合排与电芯连接;电池能量分配模块与柔性复合排连接;控制模块与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池能量分配模块的开断;对外接口与控制模块连接;对外接口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其中,电池能量分配模块与对外接口连接的回路被配置为高压回路;控制模块与对外接口连接的回路被配置为低压回路;低压回路和高压回路分开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有利于增强电池包的抗冲击性能以及控制可靠性。能以及控制可靠性。能以及控制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逐渐从CTM(Cell To Module)架构向CTP(Cell To Pack)架构发展。CTP架构将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中,省去了传统模组架构所需的组装步骤,使电池包更为紧凑和集成化。CTP架构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同时也对电池包内部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电池包内部空间相对拮据,内部结构设置较为紧凑,电池包的抗冲击性和控制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以增强电池包的抗冲击性能以及控制可靠性。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
[0005]多个电芯;
[0006]柔性复合排,所述柔性复合排与所述电芯连接;
[0007]电池能量分配模块,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与所述柔性复合排连接;
[0008]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的开断;
[0009]对外接口,所述对外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对外接口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0010]其中,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与对外接口连接的回路被配置为高压回路;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对外接口连接的回路被配置为低压回路;所述低压回路和所述高压回路分开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柔性复合排包括:电极O态铝排和软铜排;
[0012]所述电极O态铝排固定于所述电芯的电极上;所述软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电极O态铝排连接;所述软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中心区域,所述高压回路贯穿于所述电池包的中心区域;所述低压回路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中心区域的一侧;所述高压回路与所述低压回路平行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柔性复合排还包括:复合排支架;所述复合排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软铜排。
[0015]可选地,所述电芯间通过柔性集成母排连接;所述柔性集成母排包括:电芯O态铝排、柔性电路板和母排支架;
[0016]所述电芯O态铝排通过所述母排支架固定于所述电芯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母排支架的一侧;所述母排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电芯O态铝排和所述柔性电路板。
[0017]可选地,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包括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和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
[0018]所述电芯的正极通过所述柔性复合排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通过所述柔性复合排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对外接口包括:快充接口、放电接口、慢充接口和通讯接口;
[0020]所述快充接口的正极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快充正极端连接;所述快充接口的负极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快充负极端连接;所述快充接口的数据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正极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放电正极端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负极端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放电负极端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数据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慢充接口的正极端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慢充正极端连接;所述慢充接口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慢充负极端连接;所述慢充接口的数据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21]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外壳,所述快充接口和所述放电接口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边缘,所述慢充接口和通讯接口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相对设置。
[0022]可选地,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还包括:正极电流采集单元和负极电流采集单元;
[0023]所述正极电流采集单元串联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中;所述负极电流采集单元串联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中;所述正极电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电流;所述负极电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电流;
[0024]所述正极电流采集单元和所述负极电流采集单元所在的区域位于所述快充接口和所述放电接口所在的区域和所述电芯所在的区域之间;
[0025]所述高压回路包括:所述电芯连接至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的回路、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连接至所述快充接口,以及,所述放电接口和所述慢充接口的回路。
[0026]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板和至少一个从板;
[0027]所述主板的快充数据端与所述快充接口连接;所述主板的慢充数据端与所述慢充接口连接;所述主板的放电数据端与所述放电接口连接;所述主板的第一通讯端与所述通讯接口连接;所述主板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板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板的正极电流采集端与正极电流采集单元连接;所述主板的负极电流采集端与负极电流采集单元连接;所述主板用于获取充放电数据和对外通讯;
[0028]所述从板的数据采集端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从板的通讯端与所述主板的第二通讯端连接;所述从板用于获取所述电芯的温度和电压;
[0029]所述低压回路包括:所述主板连接至所述从板的回路、所述主板连接至通信接口的回路,以及,所述从板连接至所述电芯的回路。
[0030]可选地,所述电池包设置有电压温度采集接口;所述电压温度采集接口用于输出所述电芯的电压数据和温度数据;所述电压温度采集接口与所述从板连接;
[0031]所述电压温度采集接口设置于所述电芯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电芯的第二侧为靠近外壳的第二侧边缘的一侧。
[0032]可选地,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所述从板设置于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电池包中采用柔性复合排的连接结构,使柔性复合排直接与电芯连接,无需在电芯中设置输出极固定座;利用柔性复合排可弯折使用的特性吸收电池包各个部件的生产误差以及吸收电池包使用过程中的冲击;并且将高压回路与低压回路分开设置,减少低压回路与高压回路的交叠长度,降低高压回路对低压回路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这样的设计架构有利于电池包的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电池包的抗冲击性能以及控制可靠性。
[0035]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柔性复合排,所述柔性复合排与所述电芯连接;电池能量分配模块,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与所述柔性复合排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的开断;对外接口,所述对外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对外接口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与对外接口连接的回路被配置为高压回路;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对外接口连接的回路被配置为低压回路;所述低压回路和所述高压回路分开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复合排包括:电极O态铝排和软铜排;所述电极O态铝排固定于所述电芯的电极上;所述软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电极O态铝排连接;所述软铜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中心区域,所述高压回路贯穿于所述电池包的中心区域;所述低压回路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中心区域的一侧;所述高压回路与所述低压回路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复合排还包括:复合排支架;所述复合排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软铜排。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间通过柔性集成母排连接;所述柔性集成母排包括:电芯O态铝排、柔性电路板和母排支架;所述电芯O态铝排通过所述母排支架固定于所述电芯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母排支架的一侧;所述母排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电芯O态铝排和所述柔性电路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能量分配模块包括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和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所述电芯的正极通过所述柔性复合排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通过所述柔性复合排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电源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接口包括:快充接口、放电接口、慢充接口和通讯接口;所述快充接口的正极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快充正极端连接;所述快充接口的负极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快充负极端连接;所述快充接口的数据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正极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放电正极端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负极端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放电负极端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数据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慢充接口的正极端与所述正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慢充正极端连接;所述慢充接口与所述负极电池能量分配单元的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虎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