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GV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160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GV小车,包括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小车本体、设置在小车本体一端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小车本体中部的升降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部的多级货叉装置、设置在小车本体远离驱动装置一端的油压装置、设置在小车上升降装置下方的侧向定位装置、设置在轨道两侧且与侧向定位装置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板和控制小车本体运动的通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侧向定位装置,侧向定位装置和定位板相配合便于小车本体精确定位,设有通信装置,对小车本体初步定位减速,通信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相配合大大提高了小车本体的定位能力;设有升降装置和多级货叉装置,通过升降装置与多级货叉装置相配合可以对轨道两侧的货物进行自动取运,大大提高了RGV小车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GV小车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RGV小车,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物流搬运中,智能物流系统不断的推动物流行业及加工行业的发展。RGV随之产生了。RGV是有轨穿梭小车的缩写,RGV小车主要用于各类存储的仓库及负责物料搬运的工作。做为物流周边设备,它可以十分方便地与其他系统实现自动对接。根据控制指令进行货物的输送。RGV是沿着轨道运行的智能车,可以连接车间内的多个加工工位。它可以从一个工位上搬运工件运到下一个工位处,并完成整个加工线体的工件传递。一般RGV小车运送质量小的货物时在加工工位定位比较容易,但货物质量越大,RGV小车定位就越难。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650287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移栽平台的RGV。所述RGV小车上设有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滚筒线;顶升移栽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在顶升机构,顶升机构驱动传动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升降台或滚筒线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底板、固定在传送底板上的传送驱动机构和一组以上的传送链组件;传送驱动机构传送链组件运动,传送链组件位于滚筒线的两个相邻滚筒之间或滚筒线最外侧的滚筒外侧,所述传送链组件传送方向与滚筒线输送方向垂直。传送链组件顶面低于与滚筒线的滚筒顶面。本专利技术具有横向移动能力和纵向升降能力,实现将货物直角转弯输送。该RGV小车虽然可以实现运输货物,但若放置货物的所在处没有设置具有自动移载货物的能力,或是货物较重质量很大时,此小车就不能完成自动取放质量很大的货物。影响到RGV小车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RGV小车。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GV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小车本体、设置在小车本体一端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小车本体中部的升降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部的多级货叉装置、设置在小车本体远离驱动装置一端的油压装置、设置在小车上升降装置下方的侧向定位装置、设置在轨道两侧且与侧向定位装置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板和控制小车本体运动的通信装置;所述轨道两端均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上的阻挡板和设置在阻挡板背离小车本体一侧轨道上的加紧板;所述小车本体包括车架,对称设置在车架底部两端与轨道相配合的两个驱动轮组,以及设置在驱动轮组之间与轨道相配合的多个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和行走轮组均包括设置在车架底部的第一旋转轴和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两端与轨道相配合的行走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一端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设置在靠近驱动电机一端驱动轮组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从动轮和设置在远离驱动电机一端驱动轮组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链条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均与油压装置相连;所述通信装置配置用于控制小车本体的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多级货叉装置、油压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启停。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中部的两个升降架,设置在两个升降架之间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两个升降架上驱动支撑板升降的驱动器,所述两个升降架沿轨道方向依次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升降架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第一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部横跨车架两侧的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且与轨道平行的两个竖直导向板,以及设置在竖直导向板靠近另一升降架一侧的升降导向装置,所述升降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上且与竖直导向板垂直连接的竖直固定板、设置在竖直固定板上的竖直导轨、设置在竖直导轨上的滑块和设置在滑块上方且与支撑板下方连接的滑块连接板,所述驱动器竖直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且输出端与支撑板下方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两端的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三旋转轴两端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在升降架上的齿条组件,所述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沿轨道方向平行设置在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同一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组件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对设置在两个竖直导向板上,所述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同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同侧升降架上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板上竖直导向板远离竖直固定板一侧设有与竖直固定板平行的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定位基板和对称设置在定位基板上且与轨道垂直的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油缸、固定在定位油缸活塞杆上的连接板、对称设置在定位油缸两侧的两个导滑件和设置在定位油缸活塞杆自由端与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导滑件包括导滑轨、设置在导滑轨上的导滑块和设置在导滑块上的导滑块连接板,所述导滑块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多级货叉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多个伸缩货叉和设置在伸缩货叉下方的货叉驱动装置,所述伸缩货叉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下叉、滑动设置在下叉上的中叉和滑动设置在中叉上的上叉,所述下叉包括下叉本体、设置在下叉本体上的通孔、设置在下叉本体通孔下方的双耳、设置在双耳之间的连接轴和设置在连接轴上的齿轮e,所述中叉包括中叉本体、设置在中叉本体两端的两个从动轮、设置在从动轮之间的皮带和设置在中叉本体下方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e相配合,所述上叉与皮带固定,所述货叉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多个联轴器,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下叉下方,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靠近伺服电机一侧的连接轴相连,所述相邻下叉连接轴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链条上部的张紧轮和设置在车架中部的第三从动轮,所述张紧轮设置在靠近驱动电机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一端的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通信模块一、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反光板、设置在车架靠近固定支架一侧的通信模块二和设置在车架靠近固定支架一侧的激光定位传感器,所述通信模块一配置用于输出控制小车本体的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多级货叉装置、油压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启停的信息,所述通信模块二配置用于接收通信模块一输出的控制小车本体的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多级货叉装置、油压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启停的信息,并控制小车本体的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多级货叉装置、油压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的启停,所述激光定位传感器和反光板配置用于小车本体精确定位,并将定位信息经通信模块二,发送给通信模块一。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两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L形固定板,设置在L形固定板下方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设置在L形固定板前部的清物板,以及设置在L形固定板上的缓冲簧,所述L形固定板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竖直板和设置在竖直板下方的水平板,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水平板下方,且位于轨道两侧,所述清物板设置在水平板前方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之间,且位于轨道上方,所述缓冲簧设置在竖直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两侧底部设有多个防倾覆板,所述防倾覆板呈Z字形结构,且一端水平固定在车架底部一端设置在轨道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GV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设置在轨道(1)上的小车本体(2)、设置在小车本体(2)一端的驱动装置(3)、设置在小车本体(2)中部的升降装置(4)、设置在升降装置(4)上部的多级货叉装置(5)、设置在小车本体(2)远离驱动装置(3)一端的油压装置(6)、设置在小车上升降装置(4)下方的侧向定位装置(7)、设置在轨道(1)两侧且与侧向定位装置(7)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板(8)和控制小车本体(2)运动的通信装置(9);/n所述轨道(1)两端均设有限位装置(110),所述限位装置(110)包括设置在轨道(1)上的阻挡板(111)和设置在阻挡板(111)背离小车本体(2)一侧轨道(1)上的加紧板(112);/n所述小车本体(2)包括车架(210),对称设置在车架(210)底部两端与轨道(1)相配合的两个驱动轮组(220),以及设置在驱动轮组(220)之间与轨道(1)相配合的多个行走轮组(230),所述驱动轮组(220)和行走轮组(230)均包括设置在车架(210)底部的第一旋转轴(10)和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0)两端与轨道(1)相配合的行走轮(11);/n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车架(210)一端的驱动电机(310)、设置在驱动电机(310)输出端的主动轮(320)、设置在靠近驱动电机(310)一端驱动轮组(220)第一旋转轴(10)上的第一从动轮(330)和设置在远离驱动电机(310)一端驱动轮组(220)第一旋转轴(10)上的第二从动轮(340),所述主动轮(320)通过链条与第一从动轮(330)和第二从动轮(340)相连接;/n所述升降装置(4)和侧向定位装置(7)均与油压装置(6)相连;/n所述通信装置(9)配置用于控制小车本体(2)的驱动装置(3)、升降装置(4)、多级货叉装置(5)、油压装置(6)和侧向定位装置(7)启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GV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设置在轨道(1)上的小车本体(2)、设置在小车本体(2)一端的驱动装置(3)、设置在小车本体(2)中部的升降装置(4)、设置在升降装置(4)上部的多级货叉装置(5)、设置在小车本体(2)远离驱动装置(3)一端的油压装置(6)、设置在小车上升降装置(4)下方的侧向定位装置(7)、设置在轨道(1)两侧且与侧向定位装置(7)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板(8)和控制小车本体(2)运动的通信装置(9);
所述轨道(1)两端均设有限位装置(110),所述限位装置(110)包括设置在轨道(1)上的阻挡板(111)和设置在阻挡板(111)背离小车本体(2)一侧轨道(1)上的加紧板(112);
所述小车本体(2)包括车架(210),对称设置在车架(210)底部两端与轨道(1)相配合的两个驱动轮组(220),以及设置在驱动轮组(220)之间与轨道(1)相配合的多个行走轮组(230),所述驱动轮组(220)和行走轮组(230)均包括设置在车架(210)底部的第一旋转轴(10)和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0)两端与轨道(1)相配合的行走轮(11);
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车架(210)一端的驱动电机(310)、设置在驱动电机(310)输出端的主动轮(320)、设置在靠近驱动电机(310)一端驱动轮组(220)第一旋转轴(10)上的第一从动轮(330)和设置在远离驱动电机(310)一端驱动轮组(220)第一旋转轴(10)上的第二从动轮(340),所述主动轮(320)通过链条与第一从动轮(330)和第二从动轮(340)相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4)和侧向定位装置(7)均与油压装置(6)相连;
所述通信装置(9)配置用于控制小车本体(2)的驱动装置(3)、升降装置(4)、多级货叉装置(5)、油压装置(6)和侧向定位装置(7)启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GV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设置在车架(210)中部的两个升降架(410),设置在两个升降架(410)之间的支撑板(420),以及设置在两个升降架(410)上驱动支撑板(420)升降的驱动器(430),所述两个升降架(410)沿轨道(1)方向依次设置在车架(210)上,所述升降架(410)包括设置在车架(210)上的第一基板(411),设置在第一基板(411)上部横跨车架(210)两侧的第二基板(412),相对设置在第二基板(412)上且与轨道(1)平行的两个竖直导向板(413),以及设置在竖直导向板(413)靠近另一升降架(410)一侧的升降导向装置(414),所述升降导向装置(414)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412)上且与竖直导向板(413)垂直连接的竖直固定板(414a)、设置在竖直固定板(414a)上的竖直导轨(414b)、设置在竖直导轨(414b)上的滑块(414c)和设置在滑块(414c)上方且与支撑板(420)下方连接的滑块连接板(414d),所述驱动器(430)竖直设置在第一基板(411)上,且输出端与支撑板(420)下方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GV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还包括辅助支撑装置(440),所述辅助支撑装置(440)包括设置在支撑板(420)下方第二旋转轴(441)和第三旋转轴(442),设置在第二旋转轴(441)两端的第一齿轮(443),设置在第三旋转轴(442)两端的第二齿轮(444),以及设置在升降架(410)上的齿条组件(445),所述第二旋转轴(441)和第三旋转轴(442)沿轨道方向平行设置在支撑板(420)下方,所述第二旋转轴(441)和第三旋转轴(442)同一侧的第一齿轮(443)和第二齿轮(444)相啮合,所述齿条组件(445)包括第一齿条(445a)和第二齿条(445b),所述第一齿条(445a)和第二齿条(445b)相对设置在两个竖直导向板(413)上,所述第二旋转轴(441)和第三旋转轴(442)同侧的第一齿条(445a)和第二齿条(445b)分别与同侧升降架(410)上的第一齿条(445a)和第二齿条(445b)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RGV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412)上竖直导向板(413)远离竖直固定板(414a)一侧设有与竖直固定板(414a)平行的加强板(4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RGV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定位装置(7)包括设置在车架(210)上的定位基板(710)和对称设置在定位基板(7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龙飞刘明月李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智恒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