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辙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0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辙叉结构,属于轨道交通领域。辙叉结构包括第一圆弧主轨、第二圆弧主轨、第一心轨、第二心轨、第一翼轨和第二翼轨。第二圆弧主轨与第一圆弧主轨向同侧弯曲。第二心轨与第一心轨连接并形成弹性可弯的心轨组件,心轨组件的尖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翼轨和第二翼轨分别位于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的外侧。当尖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尖部抵靠于第二翼轨,第二翼轨与第一心轨形成与第一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一圆弧副轨。当尖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尖部抵靠于第一翼轨,第二心轨与第一翼轨形成与第二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二圆弧副轨。该辙叉结构采用可动心辙叉技术,有效消除了辙叉的有害空间,保证列车的行驶安全,且能够更好的适应曲线地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辙叉结构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辙叉结构。
技术介绍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道岔作为铁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铁路交通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及高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辙叉是整组道岔设备中的关键部分,目前大多数采用固定型辙叉。固定型辙叉咽喉至叉心实际尖端存在轨距线中断,这段距离称为有害空间。列车车轮缘在经过有害空间时失去引导,会造成轨道的高低不平顺,对轮轨造成冲击,列车就可能偏移初始运行方向,轻则会导致轮缘撞击叉心尖端,重则可能导致车轮进入异侧轮缘槽,发生脱轨事故,严重影响道岔的使用寿命和列车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辙叉结构,以消除固定型辙叉的有害空间,可有效改善列车通过辙叉时的状态,保证了高速行驶中列车的平稳性和旅客舒适性,而且可延长辙叉的使用寿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辙叉结构,包括第一圆弧主轨、第二圆弧主轨、第一心轨、第二心轨、第一翼轨和第二翼轨;所述第二圆弧主轨与所述第一圆弧主轨向同侧弯曲;所述第二心轨与所述第一心轨连接并形成弹性可弯的心轨组件,心轨组件具有尖部,所述尖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翼轨位于所述第一心轨外侧;所述第二翼轨位于所述第二心轨的外侧;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尖部抵靠于所述第二翼轨,所述第二翼轨与所述第一心轨形成与第一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一圆弧副轨;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尖部抵靠于所述第一翼轨,所述第二心轨与所述第一翼轨形成与所述第二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二圆弧副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两者构成心轨组件,心轨组件、第一翼轨和第二翼轨三者构成辙叉。心轨组件具有弯曲变形能力,以使尖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心轨组件的尖部弯曲至第一位置时,尖部抵靠于第二翼轨,第二翼轨与第一心轨形成与第一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一圆弧副轨,消除了轨距线中断,使得第一圆弧副轨是连续的,提高了列车在第一圆弧主轨和第一圆弧副轨组成的双轨线路上行驶的平顺性。当心轨组件的尖部弯曲至第二位置时,尖部抵靠于第一翼轨,第二心轨与第一翼轨形成与第二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二圆弧副轨,消除了轨距线中断,使得第二圆弧副轨是连续的,提高了列车在第二圆弧主轨和第二圆弧副轨组成的双轨线路上行驶的平顺性。此外,由于第一圆弧主轨、第一圆弧副轨、第二圆弧主轨和第二圆弧副轨均为圆弧形,即第一圆弧主轨与第一圆弧副轨组成的双轨线路和第二圆弧主轨和第二圆弧副轨组成的双轨线路为圆弧形,能够更好的适应曲线地形。这种辙叉结构采用可动心辙叉技术,有效消除了辙叉的有害空间,保证道岔的使用寿命和列车的行驶安全,能够更好的适应曲线地形。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辙叉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轨与所述第二翼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分隔件。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翼轨与第二翼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分隔件,第一固定分隔件起到分隔第一轨翼轨与第二翼轨的作用,使得第一翼轨与第二翼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分隔件具有限位部;所述尖部延伸至所述限位部的下侧。上述技术方案中,尖部延伸至第一固定分隔件的限位部的下侧,限位部可对尖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心轨组件的尖部在改变位置的过程中上下跳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轨上设有第一防跳限位件;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尖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防跳限位件的下侧。上述技术方案中,尖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尖部抵靠于第一翼轨,尖部延伸至第一翼轨的第一防跳限位件的下侧,第一防跳限位件可对尖部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对位于第二位置的尖部的防跳能力。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翼轨上设有第二防跳限位件;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尖部延伸至第二防跳限位件的下侧。上述技术方案中,尖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尖部抵靠于第二翼轨,尖部延伸至第二翼轨的第二防跳限位件的下侧,第二防跳限位件可对尖部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对位于第一位置的尖部的防跳能力。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轨与所述第一心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分隔件;所述第二翼轨与所述第二心轨之间设有第三固定分隔件。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翼轨与第一心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分隔件,第二固定分隔件起到分隔第一翼轨与第一心轨的作用,使得第一心轨无需弯曲变形的部分与第一翼轨保持一定距离。第二翼轨与第二心轨之间设有第三固定分隔件,第三固定分隔件起到分隔第二翼轨与第二心轨的作用,使得第二心轨无需完全变形的部分与第二翼轨保持一定距离。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心轨与所述第二心轨之间设有第四固定分隔件。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心轨与第二心轨之间设有第四固定分隔件,第四固定分隔件可使心轨组件的跟端保持在敞开状态,起到固定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的作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固定分隔件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分隔件在所述第一心轨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两个第四固定分隔件之间;所述第三固定分隔件在所述第二心轨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两个第四固定分隔件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第四固定分隔件、第二固定分隔件和第三固定分隔件四者将心轨组件稳固,使得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超出位于前侧的第四固定分隔件的部分能够稳定的弯曲变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辙叉结构(尖部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辙叉结构(尖部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辙叉结构(去除第一圆弧主轨、第二圆弧主轨、第一护轨和第二护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固定分隔件与尖部的位置关系图;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防跳限位件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第二防跳限位件的安装示意图。图标:200-辙叉结构;10-第一圆弧主轨;20-第二圆弧主轨;30-心轨组件;31-第一心轨;32-第二心轨;33-尖部;40-第一翼轨;41-第一圆弧部;42-第一弯折部;43-第二圆弧部;50-第二翼轨;51-第三圆弧部;52-第二弯折部;53-第四圆弧部;60-第一圆弧副轨;70-第二圆弧副轨;80-第一护轨;90-第二护轨;100-轨枕;110-垫板;120-第一固定分隔件;121-限位部;130-第一防跳限位件;140-第二防跳限位件;150-螺栓;160-第二固定分隔件;170-第三固定分隔件;180-第四固定分隔件;A-第一圆弧线;B-第二圆弧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圆弧主轨;/n第二圆弧主轨,所述第二圆弧主轨与所述第一圆弧主轨向同侧弯曲;/n第一心轨;/n第二心轨,所述第二心轨与所述第一心轨连接并形成弹性可弯的心轨组件,所述心轨组件具有尖部,所述尖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n第一翼轨,所述第一翼轨位于所述第一心轨外侧;以及/n第二翼轨,所述第二翼轨位于所述第二心轨的外侧;/n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尖部抵靠于所述第二翼轨,所述第二翼轨与所述第一心轨形成与第一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一圆弧副轨;/n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尖部抵靠于所述第一翼轨,所述第二心轨与所述第一翼轨形成与所述第二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二圆弧副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圆弧主轨;
第二圆弧主轨,所述第二圆弧主轨与所述第一圆弧主轨向同侧弯曲;
第一心轨;
第二心轨,所述第二心轨与所述第一心轨连接并形成弹性可弯的心轨组件,所述心轨组件具有尖部,所述尖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第一翼轨,所述第一翼轨位于所述第一心轨外侧;以及
第二翼轨,所述第二翼轨位于所述第二心轨的外侧;
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尖部抵靠于所述第二翼轨,所述第二翼轨与所述第一心轨形成与第一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一圆弧副轨;
当所述尖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尖部抵靠于所述第一翼轨,所述第二心轨与所述第一翼轨形成与所述第二圆弧主轨同心的第二圆弧副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轨与所述第二翼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分隔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辙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分隔件具有限位部;
所述尖部延伸至所述限位部的下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军樊小平李永茂王雷闫尧谭艺伟
申请(专利权)人: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