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308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包括:道床、钢板、道岔钢轨,钢板铺设并锚固在所述道床上,道岔钢轨布置于所述道床的两侧,钢板底部根据既有道岔轨型刨切一定厚度的深槽,钢板通过所述深槽卡接在所述道岔钢轨上,深槽用以限制所述钢板的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利用该装置提高运行速度的方法。当有轨电车轮对快速转弯经过曲线轨道时,道岔钢轨高度增加的部分对轮缘起到更好的护轨作用,保障了有轨电车的安全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施工工期短,易于实施,不影响电客车的正常运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轨电车轨道工程附属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混合路权形式是一种特定路段上,现代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共享路权,在采用混合路权形式的特定路段上,有轨电车线路交叉位置可布置道岔作为电客车转向的设备,当两股及以上道岔汇交于一点时,为了避免辙叉咽喉有害空间对轮对踏面的冲撞,通常将该道岔设计为浅槽道岔,浅槽道岔可由轮对轮缘直接接收来自辙叉咽喉有害空间的冲撞力。但是浅槽道岔的设计通行速度往往低于普通道岔,影响该路口整体市政交通运行状况,例如,某路口受预留接驳道岔制约,出于对信号考虑以及安全预警考虑,下行线路速度限制为10Km/h,下行通过路口速度限制为5Km/h,通过路口时间长,该路口交通运行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对道床加铺钢板增加浅槽道岔护轨高度,当有轨电车轮对快速转弯经过曲线轨道时,道岔钢轨高度增加的部分对轮缘起到更好的护轨作用,强制引导轮对在预定轨迹上的运行方向,使轮对轮缘直接接收来自辙叉咽喉有害空间的冲撞力时不容易因走错辙叉槽脱轨保障了有轨电车的安全运行。并且本专利技术中技术方案的施工工期短,易于实施,不影响电客车的正常运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包括:道床、钢板、道岔钢轨,所述钢板铺设并锚固在所述道床上,所述道岔钢轨布置于所述道床的两侧,所述钢板底部根据既有道岔轨型刨切一定厚度的深槽,所述钢板通过所述深槽卡接在所述道岔钢轨上,所述深槽用以限制所述钢板的移动。钢板与道岔轨面结合处涂抹有常温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用以固定该钢板与道岔轨面,增强两者连接的牢固程度。刚板与道床通过固定螺栓锚固在一起,具体的,固定螺栓为化学螺栓,钢板上开设有化学螺栓孔,道床上与化学螺栓孔对应的位置植入有化学螺栓,化学螺栓有N个,N为正整数。化学螺栓在钢板上呈规则或者不规则分布,以起到将钢板牢固连接于道床上的目的。钢板底部灌注砂浆层,并由高强度环氧树脂砂浆进行填充整平,砂浆层中居中布置钢筋网。高强度环氧树脂砂浆具有常温施工、不粘器具、无毒无污染、力学性能优良的特点,施工方便快捷,保证了施工的质量。该钢筋网的布置具有补强加固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砂浆层的韧性以及抗压强度,防止因塑性变形发生脆性断裂,提高了砂浆层的使用寿命。钢板底部还焊接有钢筋钩,钢筋钩挂接固定钢筋网。该钢筋钩的设置使钢板与整个砂浆层连接为一体,使钢板-砂土层-道床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涨缩性能、抗冲击性能和高抗压性能。在钢板底部刨切一定厚度的深槽,该深槽是根据既有道岔轨型在底部刨切的。钢板通过深槽卡在道岔钢轨上,钢板与道岔钢轨结合处涂抹有粘结剂,用以固定该钢板与道岔钢轨,限制钢板的移动。优选的,粘结剂为常温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钢板上部叠加在道岔钢轨上,钢板上部沿道岔钢轨上的起护轨作用的边缘位置刨切倒角,成为道岔钢轨高度增加的部分,起到护轨的作用。钢板上部作为道岔钢轨高度增加的部分,可强制引导轮对在预定轨迹上的运行方向,使轮对轮缘直接接收来自辙叉咽喉有害空间的冲撞力时不容易因走错辙叉槽脱轨,并且,在轮对快速转弯经过曲线轨道时,钢板上部可对轮缘起到限位的作用,当轮缘与钢板上部接触时,轮缘转弯时产生的向心力可被钢板抵消一部分,如此钢板上部起到了更好的护轨作用,保障了有轨电车的安全运行。优选的,钢板为40mm厚度的NM400材质钢板,深槽为20mm,钢板上部20mm处沿道岔钢轨上的起护轨作用的边缘位置刨切倒角。一种增加护轨钢板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方法,包括:对沥青铺装面层进行刨除以露出道床,将钢板铺设在道床上;在钢板底部根据既有道岔轨型刨切一定厚度的深槽,钢板通过该深槽卡接在道岔钢轨上,所述深槽用以限制所述钢板的移动。为提升车辆旅行速度,改善路口道岔区域行车条件,并考虑施工的工期及实施简易程度,不影响电客车正常运营,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装置及方法。通过该方法对既有道岔升级改造,并在改造完成后分别以10km/h,15km/h,20km/h进行了电客车通过实验,电客车在浅槽道岔区域通行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降低了该路口市政交通的通行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道床上加铺钢板,该钢板通过其下部开设的深槽卡接在道岔钢轨上,钢板上部沿原来道岔钢轨上的起护轨作用的边缘位置刨切倒角,成为道岔钢轨高度增加的部分,起到护轨的作用。钢板上部作为道岔钢轨高度增加的部分,可强制引导轮对在预定轨迹上的运行方向,使轮对轮缘直接接收来自辙叉咽喉有害空间的冲撞力时不容易因走错辙叉槽脱轨,并且,在轮对快速转弯经过路口曲线轨道时,钢板上部作为曲线内侧的一部分可对轮缘起到限位的作用,当轮缘高速转弯时,轮缘与钢板上部接触,轮对因转弯所产生的向心力可被钢板抵消一部分,如此钢板上部起到了更好的护轨作用,保障了有轨电车的安全运行。2.本专利技术中在钢板底部灌注砂浆层,并由高强度环氧树脂砂浆进行填充整平。高强度环氧树脂砂浆具有常温施工、不粘器具、无毒无污染、力学性能优良的特点,施工方便快捷,保证了施工的质量。砂浆层中居中布置的钢筋网具有补强加固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砂浆层的韧性以及抗压强度,防止因塑性变形发生脆性断裂,提高了砂浆层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钢板底部焊接有钢筋钩挂接固定钢筋网,该钢筋钩的设置使钢板与整个砂浆层牢固连接为一体,使钢板-砂土层-道床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涨缩性能、抗冲击性能和高抗压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板增加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板上部倒角处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板加铺完成后与既有道岔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板护轨边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加铺钢板与原道床连接构造图;其中,1-道岔钢轨,2-钢板,21-钢板上部,22-深槽,3-轮对,4-化学螺栓,5-钢筋钩,6-砂浆层,61-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以在采用混合路权形式的路口增加护轨钢板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为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包括:道床、钢板2、道岔钢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床、钢板、道岔钢轨,所述钢板铺设并锚固在所述道床上,所述道岔钢轨布置于所述道床的两侧,所述钢板底部根据既有道岔轨型刨切一定厚度的深槽,所述钢板通过所述深槽卡接在所述道岔钢轨上,所述深槽用以限制所述钢板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床、钢板、道岔钢轨,所述钢板铺设并锚固在所述道床上,所述道岔钢轨布置于所述道床的两侧,所述钢板底部根据既有道岔轨型刨切一定厚度的深槽,所述钢板通过所述深槽卡接在所述道岔钢轨上,所述深槽用以限制所述钢板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与所述道床通过固定螺栓锚固在一起,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钢板上呈规则或者不规则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为化学螺栓,所述钢板上开设有化学螺栓孔,所述道床上与所述化学螺栓孔对应的位置植入有所述化学螺栓,所述化学螺栓有N个,N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底部灌注砂浆层,所述砂浆层由高强度环氧树脂砂浆进行填充整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有轨电车浅槽道岔运行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层中居中布置钢筋网,所述钢板底部还焊接有钢筋钩,所述钢筋钩挂接固定所述钢筋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东蒋岿松张刚李东狄怡霏颜海建丛义营高士亮李宗田董成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