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开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0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开道岔,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其包括转辙器、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转辙器包括第一基本轨、第二基本轨、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连接部分包括第一主连接轨、第二主连接轨、第一副连接轨和第二副连接轨。辙叉部分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翼轨、第二翼轨、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第一基本轨、第一主连接轨和第一导轨依次连接形成第一主圆弧轨。第二基本轨、第二主连接轨和第二导轨依次连接形成与第一主圆弧轨的弯曲方向相同的第二主圆弧轨。第一心轨用于与第二翼轨、第二副连接轨和第二尖轨构建成第一副圆弧轨。第二心轨用于与第一翼轨、第一副连接轨和第一尖轨构建成第二副圆弧轨。这种单开道岔可在曲线地形上进行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开道岔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开道岔。
技术介绍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通过设置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道岔按照类型可分为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交叉渡线及复式交分道岔等,道岔的类型根据线路的运营要求所设置。道岔作为铁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铁路交通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及高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单开道岔一般为直线道岔,无法在曲线地形上进行铺设,此种情况下会造成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增加,引起极大的工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开道岔,以解决现有的单开道岔无法在曲线地形上进行铺设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开道岔,包括转辙器、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所述转辙器包括第一基本轨、第二基本轨、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第一主连接轨、第二主连接轨、第一副连接轨和第二副连接轨;所述辙叉部分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翼轨、第二翼轨、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所述第一基本轨、所述第一主连接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依次连接形成第一主圆弧轨;所述第二基本轨、所述第二主连接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圆弧轨的弯曲方向相同的第二主圆弧轨;所述第一心轨用于与所述第二翼轨、所述第二副连接轨和所述第二尖轨构建成与所述第一主圆弧轨同心的第一副圆弧轨;所述第二心轨用于与所述第一翼轨、所述第一副连接轨和所述第一尖轨构建成与所述第二主圆弧轨同心的第二副圆弧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基本轨、第一主连接轨和第一导轨构建成第一主圆弧轨,第一心轨、第二翼轨、第二副连接轨和第二尖轨构建成与第一主圆弧轨同心的第一副圆弧轨,则第一主圆弧轨和第一副圆弧轨组成的一股双轨线路的中心线为圆弧形;由于第二基本轨、第二主连接轨和第二导轨构建成第二主圆弧轨,第二心轨、第一翼轨、第一副连接轨和第一尖轨构建成与第二主圆弧轨同心的第二副圆弧轨,则第二主圆弧轨和第二副圆弧轨组成的另一股双轨线路的中心线也为圆弧形。由于两股双轨线路的中心线均为圆弧曲线,可在施工难度较大的曲线地形上进行铺设,可显著减少工程投资和建设难度。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单开道岔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圆弧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副圆弧轨的半径,所述第一主圆弧轨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副圆弧轨的顶面;所述第二副圆弧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圆弧轨的半径,所述第二副圆弧轨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二主圆弧轨的顶面。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主圆弧轨的半径大于第一副圆弧轨的半径,第一主圆弧轨的顶面高于第一副圆弧轨的顶面,可以有效平衡列车通过由第一主圆弧轨和第一副圆弧轨组成的双轨线路时的离心力;第二副圆弧轨的半径大于第二主圆弧轨的半径,第二副圆弧轨的顶面高于第二主圆弧轨的顶面,可以有效平衡列车通过由第二主圆弧轨和第二副圆弧轨组成的双轨线路时的离心力。这种结构可有效增加列车通过道岔时的速度,可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提升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旅客的舒适感。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单开道岔还包括第一护轨和第二护轨;所述第一护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内侧;所述第二护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内侧。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护轨和第二护轨可起到约束车轮的横向移动的作用,减少车轮对心轨组件的冲击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开道岔(第二尖轨抵靠于第二基本轨,且尖部抵靠于第二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开道岔(第一尖轨抵靠于第一基本轨,且尖部抵靠于第一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开道岔的辙叉部分(去除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尖部与第一固定件的位置关系图;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限制件的安装示意图。图标:200-单开道岔;10-转辙器;11-第一基本轨;12-第二基本轨;13-第一尖轨;14-第二尖轨;20-连接部分;21-第一主连接轨;22-第二主连接轨;23-第一副连接轨;24-第二副连接轨;30-辙叉部分;31-第一导轨;32-第二导轨;33-第一翼轨;331-第一曲线部;332-第一折弯部;333-第二曲线部;34-第二翼轨;341-第三曲线部;342-第二折弯部;343-第四曲线部;35-第一心轨;36-第二心轨;37-心轨组件;38-尖部;40-第一主圆弧轨;50-第二主圆弧轨;60-第一副圆弧轨;70-第二副圆弧轨;80-第一固定件;81-阻挡部;90-第一限制件;100-第二限制件;110-螺栓;120-第二固定件;130-第三固定件;140-第四固定件;150-第一护轨;160-第二护轨;A-第一圆弧中心线;B-第二圆弧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开道岔200,其两股双轨线路的中心线均为圆弧形,可广泛适用于曲线地形。以下结合附图对单开道岔200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图2所示,单开道岔200包括转辙器10、连接部分20和辙叉部分30。转辙器10包括第一基本轨11、第二基本轨12、第一尖轨13和第二尖轨14。连接部分20包括第一主连接轨21、第二主连接轨22、第一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辙器、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n所述转辙器包括第一基本轨、第二基本轨、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n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第一主连接轨、第二主连接轨、第一副连接轨和第二副连接轨;/n所述辙叉部分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翼轨、第二翼轨、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n所述第一基本轨、所述第一主连接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依次连接形成第一主圆弧轨;/n所述第二基本轨、所述第二主连接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圆弧轨的弯曲方向相同的第二主圆弧轨;/n所述第一心轨用于与所述第二翼轨、所述第二副连接轨和所述第二尖轨构建成与所述第一主圆弧轨同心的第一副圆弧轨;/n所述第二心轨用于与所述第一翼轨、所述第一副连接轨和所述第一尖轨构建成与所述第二主圆弧轨同心的第二副圆弧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辙器、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
所述转辙器包括第一基本轨、第二基本轨、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
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第一主连接轨、第二主连接轨、第一副连接轨和第二副连接轨;
所述辙叉部分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翼轨、第二翼轨、第一心轨和第二心轨;
所述第一基本轨、所述第一主连接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依次连接形成第一主圆弧轨;
所述第二基本轨、所述第二主连接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依次连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圆弧轨的弯曲方向相同的第二主圆弧轨;
所述第一心轨用于与所述第二翼轨、所述第二副连接轨和所述第二尖轨构建成与所述第一主圆弧轨同心的第一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军樊小平李永茂王雷闫尧谭艺伟
申请(专利权)人: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