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876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包括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给料管线、酵母培养罐及酵母培养罐附属设施即:给料分配器、排气分离器、空气旋流搅拌器、液位控制传感器、温度控制传感器、温控冷却加热盘管、气液混合接种器和空气流量计与高效空气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物料输送采用空气压送取代输送泵,采用分割循环培养,缩短了酵母菌种培养时间,减少了二级酵母菌种的培养环节。酵母培养过程采用PLC控制温度、空气流量以及物料进出量,因此环境波动小,有利于酵母菌种生长发育,三级酵母种子液生菌量稳定在2×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酱油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之后才能酿造出风味优良的产品,其中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是酱油发酵过程风味形成关键性微生物,酱醪发酵过程添加一定量的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能显著增加酱油中的醇类和酚类香气物质,形成特殊的酯香和酱香,同时还能显著缩短酱醪发酵周期。目前酱油酿造业酵母培养均为间隙式单罐培养,每罐批酱醪需要对应培养一批次酵母三级种子菌液,酵母三级种子菌液的生菌量需≥2×108cfu/ml,才能接入酱醪发酵罐(池);大规模地酱油生产需要周而复始,一罐批一罐批的培养酵母种子菌液,培菌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可以实现分割法半连续化培养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包括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给料管线、给料控制双座阀、酵母培养罐、酵母培养罐的给料分配器、酵母培养罐排气分离器,酵母培养罐空气旋流搅拌器、酵母培养罐液位控制传感器、酵母培养罐温控传感器、酵母培养罐冷却加热(降温、加热)盘管、气液混合接种器、气液混合器双座阀、空气进气管线、空气流量计、高效空气过滤器等系统设备。优选地,所述酵母培养基灭菌罐工作压力0.2MP,是一种带有搅拌装置和夹套的压力罐;夹套设有蒸汽和冷却水进出口。优选地,所述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罐顶装有搅拌减速电机以外,压缩空气进口和压力表;中部装有温度控制传感器,底部装有双座阀,用于供料以及CIP清洗和管道消毒。优选地,灭菌冷却后的酵母培养基通过压缩空气压送至酵母培养罐,通过给料分配器将培养基物料均匀混合到酵母培养液中;连续通风培养。优选地,酵母培养罐设有给料分配器和排气分离器;同时设有空气旋流搅拌器。优选地,酵母培养罐加热和冷却系统通过温度控制传感器和PLC控制培养罐内的温度变化,温度高于工艺控制要求,通过温控冷却加热盘管进行降温,温度低于工艺控制要求,通过温控冷却加热盘管进行加热。优选地,酵母培养罐设有取样口和液位控制传感器,通过PLC控制成熟酵母种子液出料量和灭菌后酵母培养基进料量。当酵母培养罐中酵母液生菌数≥2×108cfu/ml时,放出50%成熟的酵母种子液直接压送至待接种的发酵酱醪中;50%留置于酵母培养罐内作为种子,补入50%灭菌后的酵母培养基,继续培养至酵母生菌数≥2×108cfu/ml时,再次放罐50%接入酱醪发酵罐,然后循环补进酵母培养基,继续培养;过程无需再次接入二级酵母菌种。周而复始连续培养十五罐批后再对系统进行灭菌,轮换接入新培养的二级酵母菌。优选地,酵母培养罐通气管线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器,培养过程通入的压缩空气须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过滤。优选地,酵母培养罐下部装有双座阀,培养成熟酵母菌种液用压缩空气通过酵母培养罐双座阀压送至酱醪发酵罐(池)进行发酵;过程不连接任何输送泵,以减少输送过程污染。通过上述技术特征,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次接入二级酵母菌种可以连续培养多个罐批,提高了设备利用,减少了酵母二级种子培养量,降低了酵母菌种的培养成本;可以实现分割法半连续化培养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的目的。本技术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物料输送以及酵母培养罐成熟的酵母种液输送均取消输送泵,节约动力,减少了污染点。本技术酵母培养系统设备采用分割50%成熟酱油酵母种子液至发酵罐(池);50%作为留种,扩大了菌种量,缩短酵母菌种培养时间,减少了二级种子培养过程,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本技术酵母培养过程使用PLC控制,为酵母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生长环境,有利酵母菌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提高酱油风味及质量的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其中,1-排气分离器,2-双座阀,3-给料管线,4-液位控制传感器,5-给料分配器,6-取样口,7-温度控制仪,8-压力显示仪,9-酵母培养基灭菌罐,10-夹套,11-搅拌器,12-温度控制传感器,13-双座阀,14-空气旋流搅拌器,15-双座阀,16-温度控制传感器,17-高效空气过滤器,18-空压机,19-PLC控制柜,20-温控冷水进口热水出口,21-双座阀,22-双座阀,23-成熟酵母液接种口,24-气液混合接种器,25-双座阀,26-空气流量计,27-温控冷却加热盘管,28-供气管线,29-酵母培养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包括酵母培养基灭菌罐9、给料管线3,酵母培养罐29及酵母培养罐附属设施给料分配器5、排气分离器1、空气旋流搅拌器14、液位控制传感器4、温度控制传感器16、温控冷却加热盘管27、汽液混合接种器24和空气流量计26与高效空气过滤器17。酵母培养基灭菌罐设有夹套10、搅拌器11、压力显示仪8和温度控制仪7;酵母培养基给料管线3上设有双座阀2用于输送物料和CIP清洗与消毒,酵母培养罐设有给料分配器5,液位控制传感器4,温度控制传感器15,温控冷却加热盘管27。供气管线28设有空气高效过滤器17,空气流量计26和汽液混合接种器24,汽液混合接种器24两端装有双座阀21-25一是用于接入酵母二级种子液,二是用于CIP清洗消毒。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开启酵母培养基灭菌罐9的搅拌器11,依次加入水、酱油等配料,启动蒸汽阀门通过夹套加热灭菌,过程用压缩空气保压,冷却后启动双座阀13和2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压入酵母培养罐的给料分配器5,均匀通过给料管线3送入酵母培养罐29中,进料前启动压缩空气阀门,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17空气流量计26将空气送入酵母培养罐29,培养过程使用空气流量计26和排气分离器1调节供气量大小。给料过程通过液位控制传感器4控制进料量;当液位达到工艺要求时,启动空气旋流搅拌器14,通过气液混合接种器24向酵母培养罐29接入酵母二级种子液;培养过程通过温度控制传感器16和PLC控制柜19调节温控冷却加热盘管27以及冷媒或热媒进出量,从而控制罐内酵母培养液的品温。通过取样口6取样分析,当酵母培养液生菌数达到2×108cfu/ml以上时,启动酵母培养罐双座阀15,通过液位控制传感器4和PLC控制柜19调控,将培养液量的50%压入酱醪发酵罐(池),剩余的50%培养液留作酵母种源,补充灭菌后培养基,继续培养。周而复始,连续15罐后,再进行系统清洗灭菌。酵母培养系统设备通过清洗灭菌后即可进入下一批次循环培养。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用于配料加入、搅拌、加热、灭菌;/n酵母培养罐,为酵母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生长环境,有利酵母菌的生长发育;/n给料管线,用于输送物料和CIP清洗与消毒;/n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的出料端通过给料管线连接酵母培养罐,酵母培养罐通过供气管线连接空压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用于配料加入、搅拌、加热、灭菌;
酵母培养罐,为酵母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生长环境,有利酵母菌的生长发育;
给料管线,用于输送物料和CIP清洗与消毒;
酵母培养基灭菌罐的出料端通过给料管线连接酵母培养罐,酵母培养罐通过供气管线连接空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酵母培养基灭菌罐设有夹套、搅拌器、压力显示仪表和温度控制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酵母培养罐设有给料分配器,排气分离器,液位控制传感器,温度控制传感器,温控冷却加热盘管以及空气旋流搅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酱油酵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酵母培养基给料管线上设有双座阀用于输送物料和CIP清洗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瀚周明印宋明伟王刚平钰
申请(专利权)人:好记食品酿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