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66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包括具有供料座的供料机构,供料座上设有供料槽轨,供料槽轨由两导料片组成,两导料片间形成导料通道,供料槽轨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出料端具有夹持缺口;具有定位座的定位机构,定位座上设有伸缩气缸一,伸缩气缸一上设有定位挡块;具有转运座的转运机构,转运座上设有滑轨一,滑轨一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滑块一上设有调节座一,转运座上设有伸缩气缸二,调节座一上设有滑轨二,滑轨二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滑块二上设有调节座二,调节座一上设有伸缩气缸三,调节座二上设有具有气爪爪头的气爪气缸。该取料移载机构实现对L型导电片的自动化搬运及输送,便于后续组装,安装效率高,节省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7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导电片结构,其包括导电部分100和连接部分101,且二者间连接形成折弯的T型结构,并且连接部分101上设置有定位安装孔102,由于其需要多数量被安装在设备上,人工安装繁琐,效率低,增大制造成本,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该取料移载机构实现对L型导电片的自动化搬运及输送,便于后续组装,安装效率高,节省人工,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包括:供料机构,供料机构包括供料座,供料座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供料槽轨,供料槽轨由两相互贴近的导料片组成,两导料片间形成供工件在内滑动的导料通道,所述供料槽轨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出料端具有供工件暴露在外部的夹持缺口;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设有伸缩气缸一,伸缩气缸一的伸缩杆上设有呈前后方向移动的定位挡块,定位挡块贴近所述出料端的端口;转运机构,转运机构包括转运座,转运座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一,滑轨一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滑块一上设有调节座一,所述转运座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一左右滑动的伸缩气缸二,所述调节座一上设有呈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二,滑轨二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滑块二上设有调节座二,所述调节座一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二上下滑动的伸缩气缸三,所述调节座二上设有气爪气缸,气爪气缸具有伸入所述夹持缺口的气爪爪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端还具有设在夹持缺口上方的定位侧槽,所述定位座上还设有伸缩气缸四,伸缩气缸四的伸缩杆上设有呈前后方向移动的定位柱,定位柱侧向插入所述定位侧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挡块朝向出料端的一侧开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通槽,通槽的正上方设有光电感应开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通道的上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护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片上开设有节料视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通过供料机构、定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之间的联动,实现对L型导电片的自动定位及抓取,并完成对抓取后工件的转运,便于后续安装使用,无需人工逐一拿取,操作自动化,搬运标准化,使用灵活方便,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体现转运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体现转运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拆除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用于体现供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用于体现定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现有L型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验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包括:供料机构10,供料机构10包括供料座11,供料座11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供料槽轨12,供料槽轨12由两相互贴近的导料片13组成,两导料片13间形成供工件在内滑动的导料通道14,所述供料槽轨12具有进料端15和出料端16,出料端16具有供工件暴露在外部的夹持缺口17;定位机构20,定位机构20包括定位座21,定位座21上设有伸缩气缸一22,伸缩气缸一22的伸缩杆上设有呈前后方向移动的定位挡块23,定位挡块23贴近所述出料端16的端口;转运机构30,转运机构30包括转运座31,转运座31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一32,滑轨一3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一33,滑块一33上设有调节座一34,所述转运座31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一34左右滑动的伸缩气缸二35,所述调节座一34上设有呈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二36,滑轨二36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二37,滑块二37上设有调节座二38,所述调节座一34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二38上下滑动的伸缩气缸三39,所述调节座二38上设有气爪气缸40,气爪气缸40具有伸入所述夹持缺口17的气爪爪头4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端16还具有设在夹持缺口17上方的定位侧槽18,所述定位座21上还设有伸缩气缸四24,伸缩气缸四24的伸缩杆上设有呈前后方向移动的定位柱25,定位柱25侧向插入所述定位侧槽18,用于拨动处在导料通道14内最前方的L型导电片,使其适度向前运动,并使之处在预设的待夹持位置,便于后续气爪爪头41对其夹取转移。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挡块23朝向出料端16的一侧开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通槽231,通槽231的正上方设有光电感应开关50,用于发射光电信号,当该信号未被阻挡,且能经过通槽231,则可判断工件摆放准确,若被工件的连接部分101阻挡,则表示工件未摆放准确。其中,光电感应开关50的运用已是机械自动化领域中较为常规的技术手段,其用于判断该位置是否有物件或物件摆放是否准备。进一步的,所述导料通道14的上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护板19,起到了对传输过程中的L型导电片的上下限位作用,防止因导料通道14对工件上下方向无限位而使工件从内窜出。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片13上开设有节料视孔131,不仅起到了减轻导料片13和供料槽轨12整体质量的作用,还具有便于直观观察从导料通道14内滑过的L型导电片。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由现有供料机构或手动逐一将L型导电片从进料端15置入供料槽轨12的导料通道14内,随着L型导电片数量的增加,第一片L型导电片被推挤至出料端16侧,而此时出料端16的端口位置具有限位使用的定位挡块23,当第一片L型导电片抵接定位挡块23后,L型导电片的下端是被暴露在夹持缺口17位置的,此时,通过定位柱25经伸缩气缸四24运动后伸入定位侧槽18,使其适度推挤第一片L型导电片,将其位置对齐,由光电感应开关50发出电信号,若能直接穿过定位安装孔102和通槽231,即由接收终端传递第一片L型导电片位置准备信号,可供转移和搬运;再进行对转运机构30的运作,伸缩气缸二35控制调节座一34在滑轨一32上实现左右往复滑动,伸缩气缸三39控制调节座二38在滑轨二36上实现上下往复滑动,气爪气缸40则控制气爪爪头41的打开与闭合,用于夹持L型导电片,由伸缩气缸二35、伸缩气缸三39和气爪气缸40三者间的联动,使得气爪爪头41移动至夹持缺口17位置,并夹持被定位完成的L型导电片,而后经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供料机构,供料机构包括供料座,供料座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供料槽轨,供料槽轨由两相互贴近的导料片组成,两导料片间形成供工件在内滑动的导料通道,所述供料槽轨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出料端具有供工件暴露在外部的夹持缺口;/n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设有伸缩气缸一,伸缩气缸一的伸缩杆上设有呈前后方向移动的定位挡块,定位挡块贴近所述出料端的端口;/n转运机构,转运机构包括转运座,转运座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一,滑轨一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滑块一上设有调节座一,所述转运座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一左右滑动的伸缩气缸二,所述调节座一上设有呈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二,滑轨二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滑块二上设有调节座二,所述调节座一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二上下滑动的伸缩气缸三,所述调节座二上设有气爪气缸,气爪气缸具有伸入所述夹持缺口的气爪爪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L型导电片取料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料机构,供料机构包括供料座,供料座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供料槽轨,供料槽轨由两相互贴近的导料片组成,两导料片间形成供工件在内滑动的导料通道,所述供料槽轨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出料端具有供工件暴露在外部的夹持缺口;
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设有伸缩气缸一,伸缩气缸一的伸缩杆上设有呈前后方向移动的定位挡块,定位挡块贴近所述出料端的端口;
转运机构,转运机构包括转运座,转运座上设有呈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一,滑轨一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滑块一上设有调节座一,所述转运座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一左右滑动的伸缩气缸二,所述调节座一上设有呈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二,滑轨二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滑块二上设有调节座二,所述调节座一上设有控制调节座二上下滑动的伸缩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翔钟国涛梅剑波朱方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宇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