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料舟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66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料舟车,属于金属粉末承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定位机架、上排承载装置、下排承载装置、转动联动装置、竖直升降装置和转动驱动装置,所述下排承载装置安装在上排承载装置的中间部位处,所述转动联动装置包括主输出部件和两个联动部件,两个所述联动部件分别与两个竖直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输出部件与下排承载装置的联接,所述主输出部件与两个联动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与主输出部件传动连接。本申请通过自动化的调整位置以及集中收料,能够解决加工环境放置成品混乱的问题,实现了加工完成的成品有序化的排列,也方便了后期的进一步加工作业,则提高了加工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料舟车
本技术涉及金属粉末承载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料舟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量的金属制造行业中,均需使用到金属粉末,能够用来冶金,用来铸锭,钨或者钼粉,目前,在对粉末进行加工作业前,需要对散堆的粉末进行装盒作业,将成堆的粉末的装载至舟皿内,方便加热炉的加热作业。现有技术中,当一批舟皿内的金属粉末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取料将成品倾倒,但是目前设备中没有一种能够对成批的舟皿进行集中收集承载完成过渡作业的设备,则影响加工环境的杂乱,容易造成成批加热完成的舟皿混乱放置的现象发生,则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料舟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料舟车,包括定位机架、上排承载装置、下排承载装置、转动联动装置、竖直升降装置和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竖直升降装置包括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排承载装置的两端分布与两组竖直升降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排承载装置安装在上排承载装置的中间部位处,所述转动联动装置包括主输出部件和两个联动部件,两个所述联动部件分别与两个竖直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输出部件与下排承载装置的联接,所述主输出部件与两个联动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与主输出部件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架包括承载底架、两个水平定位型材和两个竖直承载板,两个所述竖直承载板分别安装在承载底架顶部两端,两个所述水平定位型材对称安装在两个竖直承载板之间且位于中间部位。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竖直升降装置包括锋钢导向轴和定位滑板,所述锋钢导向轴呈竖直状态安装在竖直承载板的内侧壁上,所述定位滑板安装在锋钢导向轴的输出端处,所述上排承载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型材和若干沿着承载底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上承载架,两个所述安装型材对称设置在两个定位滑板的侧壁上,所有所述上承载架均安装在两个安装型材的顶部,每个所述安装型材均包括上承载框板和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型材的顶部,所述上承载框板安装在两个支撑柱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下排承载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和若干沿着承载底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矩形框架上的下承载框板,所述矩形框架将所有的支撑柱包裹在内,所述矩形框架与主输出部件联接,一个所述下承载框板位于两个所述上承载框板之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联动部件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传动轴和第一定位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与主输出部件连接,所述传动轴安装在竖直承载板内侧壁的上部分且位于锋钢导向轴的位置处,所述第二皮带轮与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一定位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进一步的,所述主输出部件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两组传动组件和若干轴承座,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与两个竖直承载板内侧壁的下部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套设在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与两个竖直承载板内侧壁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贯穿矩形框架设置,每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和第二定位皮带,所述第三皮带轮套设在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四皮带轮套设在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定位皮带套设在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两组,每组均包括第五皮带轮、第六皮带轮、第三定位皮带、电机安装板和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安装板安装在竖直承载板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第五皮带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其中一组上的所述第六皮带轮安装在第二输出轴靠近同位置处的驱动电机的一端,另一组上的所述第六皮带轮安装在第一输出轴靠近同位置处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三定位皮带套设在第五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上。有益效果:本申请搭配传统机械手使用,当加热炉内的成批舟皿加热完成后,根据加热炉的实际高度及时调整整个装置的竖直高度,通过转动驱动装置带动转动联动装置作业,因为竖直升降装置与转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上排承载装置和下排承载装置均安装在竖直升降装置上,则能带动上排承载装置和下排承载装置的位置微调,当上排承载装置和下排承载装置位置调整完成后,通过机械手将成批的舟皿依次放置在上排承载装置和下排承载装置上,通过自动化的调整位置以及集中收料,能够解决加工环境放置成品混乱的问题,实现了加工完成的成品有序化的排列,也方便了后期的进一步加工作业,则提高了加工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定位机架100,承载底架110,水平定位型材120,竖直承载板130,上排承载装置200,安装型材210,上承载架220,上承载框板230,支撑柱240,下排承载装置300,矩形框架310,下承载框板320,转动联动装置400,主输出部件410,联动部件420,第一输出轴421,第二输出轴422,轴承座423,第三皮带轮424,第四皮带轮425,第二定位皮带426,第一皮带轮430,第二皮带轮440,传动轴450,第一定位皮带460,竖直升降装置500,锋钢导向轴510,定位滑板520,转动驱动装置600,第五皮带轮610,第六皮带轮620,第三定位皮带630,电机安装板640,驱动电机65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上下料舟车,包括定位机架100、上排承载装置200、下排承载装置300、转动联动装置400、竖直升降装置500和转动驱动装置600,所述竖直升降装置500包括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100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排承载装置200的两端分布与两组竖直升降装置5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排承载装置300安装在上排承载装置200的中间部位处,所述转动联动装置400包括主输出部件410和两个联动部件420,两个所述联动部件420分别与两个竖直升降装置5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输出部件410与下排承载装置300的联接,所述主输出部件410与两个联动部件420传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00与主输出部件410传动连接,工作原理:本申请搭配传统机械手使用,当加热炉内的成批舟皿加热完成后,根据加热炉的实际高度及时调整整个装置的竖直高度,通过转动驱动装置600带动转动联动装置400作业,因为竖直升降装置500与转动驱动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料舟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架(100)、上排承载装置(200)、下排承载装置(300)、转动联动装置(400)、竖直升降装置(500)和转动驱动装置(600),所述竖直升降装置(500)包括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100)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排承载装置(200)的两端分布与两组竖直升降装置(5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排承载装置(300)安装在上排承载装置(200)的中间部位处,所述转动联动装置(400)包括主输出部件(410)和两个联动部件(420),两个所述联动部件(420)分别与两个竖直升降装置(5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输出部件(410)与下排承载装置(300)的联接,所述主输出部件(410)与两个联动部件(420)传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00)与主输出部件(410)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料舟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架(100)、上排承载装置(200)、下排承载装置(300)、转动联动装置(400)、竖直升降装置(500)和转动驱动装置(600),所述竖直升降装置(500)包括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对称分布在定位机架(100)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排承载装置(200)的两端分布与两组竖直升降装置(5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排承载装置(300)安装在上排承载装置(200)的中间部位处,所述转动联动装置(400)包括主输出部件(410)和两个联动部件(420),两个所述联动部件(420)分别与两个竖直升降装置(5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输出部件(410)与下排承载装置(300)的联接,所述主输出部件(410)与两个联动部件(420)传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00)与主输出部件(410)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架(100)包括承载底架(110)、两个水平定位型材(120)和两个竖直承载板(130),两个所述竖直承载板(130)分别安装在承载底架(110)顶部两端,两个所述水平定位型材(120)对称安装在两个竖直承载板(130)之间且位于中间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舟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竖直升降装置(500)包括锋钢导向轴(510)和定位滑板(520),所述锋钢导向轴(510)呈竖直状态安装在竖直承载板(130)的内侧壁上,所述定位滑板(520)安装在锋钢导向轴(510)的输出端处,所述上排承载装置(200)包括两个安装型材(210)和若干沿着承载底架(11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上承载架(220),两个所述安装型材(210)对称设置在两个定位滑板(520)的侧壁上,所有所述上承载架(220)均安装在两个安装型材(210)的顶部,每个所述安装型材(210)均包括上承载框板(230)和两个支撑柱(240),两个所述支撑柱(240)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型材(210)的顶部,所述上承载框板(230)安装在两个支撑柱(240)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承载装置(300)包括矩形框架(310)和若干沿着承载底架(11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矩形框架(310)上的下承载框板(320),所述矩形框架(310)将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绿谢记友何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信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