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益峰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回形顶升平台的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70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回形顶升平台的搬运设备,包括:主架体、升降架体、顶升平台、升降传动机构和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架体通过升降传动机构与主架体连接;升降驱动装置与升降传动机构连接,用于触发升降传动机构,并使升降架体相对主架体上升或下降至预设位置;顶升平台设置在升降架体上;顶升平台呈回字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搬运设备,可增加搬运设备的升降稳定度和使用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回形顶升平台的搬运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回形顶升平台的搬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仓储技术的发展,穿梭车这类搬运设备逐渐代替了叉车驶入到货架内部存取货物的方式。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叉车体积大,货架之间为叉车预留很大的空间,而由穿梭车来完成这些任务时,能有效减小货架之间的间距,实现非常高的仓储空间利用率。简单来说,穿梭车式仓储系统是将传统货架加上高精度导轨,让穿梭车在轨道上面平稳运行,而穿梭车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其具有升降抬物功能,因此穿梭车可以在轨道上实现取货、运送、放置等任务,例如,穿梭车以往复或者回环方式在货架轨道上移动,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并返回。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常见的轨道除了一字型外,还有L形的轨道,因此,穿梭车还需要换向功能。传统搬运设备(穿梭车)在轨道上至少两个方向(例如正交方向上)换轮运行和实现顶升是通过两个不同的机构,造成设备高度高和重量重。而搬运设备需要能够完成行驶驱动、换向和顶升动作的多个机构,又需要电源、传感器和控制器等元器件,因此对穿梭车自身的空间合理排布的要求极高。因此,如何使搬运设备体积应尽量薄(车体越薄,仓库空间利用率越高),重量尽量轻(车体越轻,对货架载荷要求越小,运行能耗越低),整体运动能源消耗低(能耗越低,电池续航时间越长),换向顶升用时短(用时越短,车本身效率越高),设备本身需要频繁机械换向和顶升运动,机械结构设计越耐磨损合理、顶升效果稳定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搬运设备,可增加搬运设备的升降稳定度和使用可靠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搬运设备,包括:主架体、升降架体、顶升平台、升降传动机构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架体通过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主架体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并使所述升降架体相对所述主架体上升或下降至预设位置;所述顶升平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所述顶升平台呈回字形。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顶升平台包括:第一半框体和第二半框体;所述第一半框体设有滑动插槽,所述第二半框体设有滑动插销;所述第一半框体在所述滑动插槽处设有多个呈直线布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框体在所述滑动插销上设有多个呈直线布置的第二通孔,所述滑动插销插设在所述滑动插槽内,螺钉穿过其中一个第一通孔和其中一个第二通孔,使所述第一半框体和所述第二半框体可拆卸连接。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升降架体设有导向槽;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升降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上,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升降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齿轮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升降齿轮旋转。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的搬运设备还包括:第一行走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轴、第一转动轮、第二行走驱动装置、第二传动轴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上;所述第一转动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行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所述第二转动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行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相互不平行。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升降架体包括:主动顶升滑块和从动顶升滑块;所述主动顶升滑块和所述从动顶升滑块均设有所述升降传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主动顶升滑块上的升降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顶升滑块和所述从动顶升滑块上均设有支撑柱;所述顶升平台设置在各所述支撑柱上。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转动轮的数量为多个,两两一组,其中一组第二转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其余组与第三传动轴固定连接,且各组的第二转动轮之间设有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用于使各组的第二转动轮一同旋转。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同步机构包括: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第二转动轮的一侧面,另一端铰接在其中另一个第二转动轮的一侧面。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第二同步杆;所述第二同步杆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第二转动轮的一侧面,另一端铰接在其中另一个第二转动轮的一侧面,且所述第二同步杆与所述第一同步杆分别位于该组第二转动轮的两侧,使第一同步杆与第二同步杆不相干涉。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主架体立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半框体和/或所述第二半框体设有导向孔道;所述导向柱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导向孔道内。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转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动轮的直径;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转动轮低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在所述升降架体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转动轮高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搬运设备中的主架体、升降架体、第一行走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轴、第一转动轮、升降传动机构和升降驱动装置之间的机械配合,实现了行走和顶升货物的技术效果,并且,通过顶升平台的回字形结构,增加了搬运设备的升降稳定度和使用可靠度。具体来说,第一行走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以实现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从而可通过第一转动轮的转动实现该运输设备的移动。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升降传动机构,可实现升降架体相对主架体上升或下降至预设位置,从而实现了升降功能。并且,由于顶升平台呈回字形,使货物被顶升时的受力更为均匀,减少了顶升平台受到的压强,增加了搬运设备的升降稳定度和使用可靠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搬运设备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升降架体的一种结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升降架体的另一种结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升降架体的又一种结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升降机构的一运行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升降机构的另一运行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升降架体、顶升平台、升降传动机构和升降驱动装置;/n所述升降架体通过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主架体连接;/n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并使所述升降架体相对所述主架体上升或下降至预设位置;/n所述顶升平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n所述顶升平台呈回字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升降架体、顶升平台、升降传动机构和升降驱动装置;
所述升降架体通过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与所述主架体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并使所述升降架体相对所述主架体上升或下降至预设位置;
所述顶升平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
所述顶升平台呈回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平台包括:第一半框体和第二半框体;
所述第一半框体设有滑动插槽,所述第二半框体设有滑动插销;
所述第一半框体在所述滑动插槽处设有多个呈直线布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框体在所述滑动插销上设有多个呈直线布置的第二通孔,所述滑动插销插设在所述滑动插槽内,螺钉穿过其中一个第一通孔和其中一个第二通孔,使所述第一半框体和所述第二半框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体设有导向槽;
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升降齿轮;
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上,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升降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齿轮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升降齿轮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行走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轴、第一转动轮、第二行走驱动装置、第二传动轴和第二转动轮;
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上;
所述第一转动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所述第一行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
所述第二转动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第二行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并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孙益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