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92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包括浸油支架和浸油箱,所述浸油支架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浸油箱,所述浸油箱内上方两侧以及所述浸油箱下方均滚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浸油箱内部下方滚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个数为三,所述支撑轮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加热丝,所述支撑轮另一侧通过螺钉有温度传感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浸油箱内部设置支撑轮和导向轮,可以使传送带上的零件经过浸油箱底部,进行自动化的浸油作业,可以通过控制传送带的转速来控制零件的浸油时间,可以提高零件浸油的效率,同时,降低零件在浸油过程中磕碰的几率,确保零件浸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浸油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
技术介绍
铸件是机械加工中用到较多的毛坯零件,在铸件加工完毕后,需长途运输储存,因此需进行防锈处理,常用的方法就是对铸件进行浸油,因此需要用到浸油装置,但是现有的浸油过程大都采用手工的方法一件一件的浸油,浸油完成后进行静置滤干,存在如下缺陷:1)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2)浸油过程中会造成零件表面磕碰,不能确保零件的质量;3)由于没有风干装置,进行静置滤干效果不理想,会使油污到处乱滴,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解决了现有浸油装置使用过程中,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包括浸油支架和浸油箱,所述浸油支架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浸油箱,所述浸油箱内上方两侧以及所述浸油箱下方均滚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浸油箱内部下方滚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个数为三,所述支撑轮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加热丝,所述支撑轮另一侧通过螺钉有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所述传送带经过所述浸油箱底部,可以将所述传送带上的零件通过所述浸油箱的底部进行浸油传送,可以通过控制所述传送带的转速来控制零件的浸油时间,进而实现对零件的自动化浸油作业,可以提高零件浸油的效率,同时,减少零件磕碰的几率,确保零件浸油过程的质量,可以通过所述电加热丝对所述浸油箱内部的油进行加温,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的检测所述浸油箱中油液的温度,便于对零件进行恒温浸油,便于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浸油支架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方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所述防护罩两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分离板,所述防护罩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风刀,所述风刀的个数为二,所述风刀下方成型有风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打开所述顶盖观察零件的浸油过程,同时,浸油完毕后,可以通过所述风刀吹出的风把零件和油液进行分离,防止油液到处乱滴而污染环境。进一步的,所述浸油支架内部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有减速链轮,所述减速机上方滚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通过键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减速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经过所述减速机的减速后,通过所述减速链轮、所述链条和所述主动链轮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主动轮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浸油支架内部一侧滚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所述导向轮以及所述支撑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送带进行旋转,对零件进行传送。进一步的,所述浸油支架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方一侧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与所述底部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储油箱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浸油箱之间连接有进油管,所述浸油箱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排油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泵用来向所述仅有箱内部加油,所述排油管可以将所述浸油箱内部的油液排出到外部,便于对所述浸油箱内部油液进行更换。进一步的,所述油泵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气泵与所述风刀之间通过气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泵为所述风刀的工作提供动力。(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浸油装置使用过程中,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浸油箱内部设置支撑轮和导向轮,可以使传送带上的零件经过浸油箱底部,进行自动化的浸油作业,可以通过控制传送带的转速来控制零件的浸油时间,可以提高零件浸油的效率;2、为解决现有浸油装置使用过程中会造成零件表面磕碰,不能确保零件的质量的问题,本技术可以降低零件在浸油过程中磕碰的几率,确保零件浸油的质量;3、为解决现有浸油装置由于没有风干装置,进行静置滤干效果不理想,会使油污到处乱滴,污染环境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零件进液出口处设置两把风刀,可以将气泵收集的高压风源通过风槽吹出,把零件和油液进行分离,防止油液到处乱滴而污染环境,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的中浸油箱的背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中浸油箱、支撑轮和支撑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中风刀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的电路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部支架;2、储油箱;3、油泵;4、气泵;5、PLC控制器;6、浸油支架;7、防护罩;8、顶盖;9、分离板;10、电机;11、减速机;12、减速链轮;13、链条;14、主动链轮;15、主动轮;16、从动轮;17、导向轮;18、支撑轮;19、传送带;20、浸油箱;21、风刀;22、风槽;23、进油管;24、排油管;25、电加热丝;26、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包括浸油支架6和浸油箱20,浸油支架6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浸油箱20,浸油箱20内上方两侧以及浸油箱20下方均滚动连接有导向轮17,浸油箱20内部下方滚动连接有支撑轮18,支撑轮18的个数为三,支撑轮18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加热丝25,支撑轮18另一侧通过螺钉有温度传感器26,温度传感器26的型号为PCT200,可以使传送带19经过浸油箱20底部,可以将传送带19上的零件通过浸油箱20的底部进行浸油传送,可以通过控制传送带19的转速来控制零件的浸油时间,进而实现对零件的自动化浸油作业,可以提高零件浸油的效率,同时,减少零件磕碰的几率,确保零件浸油过程的质量,可以通过电加热丝25对浸油箱20内部的油进行加温,通过温度传感器26实时的检测浸油箱20中油液的温度,便于对零件进行恒温浸油,便于操作。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浸油支架6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防护罩7,防护罩7上方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8,防护罩7两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分离板9,防护罩7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风刀21,风刀21的个数为二,风刀21下方成型有风槽22,可以通过打开顶盖8观察零件的浸油过程,同时,浸油完毕后,可以通过风刀21吹出的风把零件和油液进行分离,防止油液到处乱滴而污染环境。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浸油支架6内部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油支架(6)和浸油箱(20),所述浸油支架(6)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浸油箱(20),所述浸油箱(20)内上方两侧以及所述浸油箱(20)下方均滚动连接有导向轮(17),所述浸油箱(20)内部下方滚动连接有支撑轮(18),所述支撑轮(18)的个数为三,所述支撑轮(18)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加热丝(25),所述支撑轮(18)另一侧通过螺钉有温度传感器(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油支架(6)和浸油箱(20),所述浸油支架(6)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浸油箱(20),所述浸油箱(20)内上方两侧以及所述浸油箱(20)下方均滚动连接有导向轮(17),所述浸油箱(20)内部下方滚动连接有支撑轮(18),所述支撑轮(18)的个数为三,所述支撑轮(18)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加热丝(25),所述支撑轮(18)另一侧通过螺钉有温度传感器(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支架(6)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上方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8),所述防护罩(7)两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分离板(9),所述防护罩(7)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风刀(21),所述风刀(21)的个数为二,所述风刀(21)下方成型有风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支架(6)内部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减速机(11),所述减速机(11)与所述电机(10)通过联轴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志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迈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