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开口端取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88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输入道17将壳体25导入一个带有轴向延伸销钉26的锁闭道23a的分选圆柱体19,直通道24和锁闭道在同一截面.以壳底25a向上到达的壳体进入锁闭道时,壳底就套在销钉的自由端上.当分选圆柱体转动180°时,壳体就以底向下方式掉入排放道22.当壳体以底向下方式到达时就碰到销钉并支承在圆柱体的周边上,直至转动180°后直通道对准输入道,壳体才能无阻地落入排放道.由此全部壳体都以底朝下落入排放道.(*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将具有基本形状类似筒形的空心体开口端对准的装置,这些空心体一端具有一个终端做成完全或部分封闭的底,或是某种收缩形状,其最大横截面直径比其纵向延伸长度小得多。用于雷管、弹药以及类似物品的壳体是与壳体填装物分开制造的,接着才将壳体填装物装入到加工完的壳体内。壳体在加工以后是无规则地放置的,并在其可以进入下道工序之前,不仅要使其纵向对准,而且还应使其壳底处于某种规定的状态下。已知的情况是,为对准壳底可将壳体运送到某种平衡杆上,致使杆上承载壳底的那一半由于其重量较大而下沉。此外已知的情况还有,通过振动可将壳体运送到一个其上配置有平行槽的斜面上。那些到达下端的壳体,只要是开口端先到的,就被翻卷到凸轮上,接着由其重量使底向下跌落。而那些底先到的壳体一碰到凸轮就立即落到收集漏斗中。这些已知的壳底对准方法是用壳体的重心位置来作转动的。这些方法均不够可靠,因此不仅会产生错误的对准,而且还可能发生卡住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所依据的任务是创制一种开头述及的装置,此时探测壳底,并根据探测结果,一旦需要就对壳体作一个强制翻转,而不利用壳体的重心位置。解决这一任务按照专利技术的方案是设有一种转动的分选园柱体,至少有一个输入道对着分选园柱体的园周面,在一个输入道的横截面内,分选园柱体各有一个直通道和一个带有一个纵向延伸销钉的锁闭道,在分选园柱体转离输入道的一侧至少引接一个排放道,以便送走相同指向的空心体。按照专利技术的装置在分选园柱体接收处,置有与输入道对准的锁闭道。那些其开口端首先到达的空心体,进入锁闭道,但壳底碰到销钉端部时就不能再动了。在分选园柱体随后围绕其纵轴作转动时,这些空心体就随之转动,致使它们以底首先从分选园柱体中掉出来。那些以底首先到达的空心体,以底与销钉顶端相碰,因此也就不能进入分选园柱体内。在分选园柱体转到其直通道与输入道对准时,才使这些空心体通过直通道运送到排放道内,这些就使所有的空心体,不管其是以底还是以开口端到达的,都以其底首先运送到排放道内。按照专利技术装置的一个特别优点是,它能对不同长度的空心体进行处理,而不必对装置改装或调整。对于不同直径的空心体也能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处理。空心体装入到分选园柱体内和从分选园柱体中排放出来最好是用重力来实现,此时分选园柱体以水平轴配置,而输入道和排放道则基本上是垂直设置的。当然,不利用重力来输入和排出也是可能的,例如可用压缩空气来实现。最好使直通道和锁闭道到分选园柱体转轴的距离相等,並且相互间基本上平行设置。最好使仅有的排放道做成喇叭形,它的较大端是对着分选园柱体的,该较大端不仅包容直通道,而且还包容锁闭道,此时直通道与输入道对准。这样直通道和锁闭道就只需要一个排放道,当然还有可能选择,设置两个分开的排放道,尔后再合并起来。下面借助附图就一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示有图1壳体对准装置的一个透视示意图,图2至图6不同工况时通过分选园柱体的一个横截面图。该壳体对准装置具有一个框架10,在其上端配置有一个可绕水平轴11转动的输入容器12。输入容器12在其上侧是敞口的,而其底则设置有许多垂直于转轴11分布的并通向输出口14的平行槽13。在输入容器12的底侧配置一个驱动装置15,以便使输入容器12围绕轴11转动或振动,这样放置在输入容器12中的壳体就沿轴向对齐在槽13中。在容器12输出口14的后边,配置有一个由多个垂直于槽13的板条构成的分离装置16,上述板条可以单独地翻转当时就将一列壳体继续导入到下个板条内。尔后板条再向上翻起,将随后一列壳体接收下来。分离装置16的输出端和许多平行的输入道17相连接,以将壳体输送到园柱体壳18内。输入道17是些软管或管状物,其每根管子规定只能通过一个由分离装置16分离送来的壳体。上述输入道17由水平轴配置的园柱体壳18的上面周壁穿入。在园柱体壳18的下面装有一个由其引出许多排放道22的分配器20。这些排放道通到一个运送集装架21,这样以底朝下的壳体就被导入到集装架的孔中。图2到图6表示通过配置在园柱体壳18内可绕其水平轴转动的分选园柱体19的一个横截面。在每个输入道17的横截面范围内,分选园柱体19设有一个锁闭道23和一个直通道24。上述两个通道相互平行并与分选园柱体19的转轴距离相等,锁闭道23做成盲孔,仅在一端与园柱体的周边相通,在那里是敞口的,而对置的另一端则位于分选园柱体内部而且是封闭的。从该封闭端同轴地伸出一根贯穿锁闭道的销钉26,直至分选园柱体19的园周面上。图2示有的情况是,从输入道17来的一个壳体25是以底朝后的方式到达的,此时分选园柱体19处于待放位置,即锁闭道23与输入道17对准。壳体25进入锁闭道23内直到壳底25a碰到销钉26的自由端为止。这时壳体25几乎完全处于分选园柱体19的内部,套在销钉26上,只有壳底25a略微突出于分选园柱体19园周面的轮廓。要使分选园柱体19在该状态下仍能转动,园柱体壳18的内径应略微大于分选园柱体19的外园周。在壳体25由锁闭道23收纳后,分选园柱体19就按图3沿箭头27的方向转动。转过180°后,锁闭道23的开口就处在与输入道17对应安置的喇叭形排放道22的范围内。此时壳体25在重力作用下以壳底25a朝下从锁闭道23中掉下。接着分选园柱体19转回去直到处于图2和图5所示的特殊状态。图5示有的情况是,一个壳底25a朝前的壳体25碰上分选园柱体19的情况。壳底25a碰到销钉26的顶端,所以壳体25就不能进入分选园柱体内。如果分选园柱体19接着转动180°,那么直通道24就转到与输入道17对准的位置上。原来以底25a支承在园柱体园周上的壳体25,此时就穿过两端敞通的直通道24自由落下,直接落进排放道22中。在图4和图6所示的排放位置上,喇叭形排放道22包容着锁闭道23和直通道24的开口。在排放位置上,壳体25就以壳底25a朝前的方式离开分选园柱体19-不管它们是以底朝后如图2还是以底朝前如图5到达的。接着分选园柱体19又转回去。壳体是无规律地装入到输入容器12中的,如图1所示。接着驱动装置15多次动作以振动壳体并在槽13中对齐。由于斜置的容器底部,继续动作驱动装置15就使一系列壳体不断地通过分离装置16运送到输入道17中。分选园柱体19对于每个输入道17设有一个锁闭道23和一个直通道24。那些以底朝下离开分选园柱体19的壳体25就穿过排放道22导入到运送集装架21的孔内。所述的实施例,空心体是些用来制造雷管、弹药以及类似物品的壳体,但是按照专利技术的装置也可用于对准其他基本上是长形的空心体,例如可用于药物胶囊、试管、书写用品半成品(园珠笔套),美容用品(唇膏管和眉笔套管)以及喷洒容器,特别是美容品和药品。上述列举用途只不过是些实例,并不包括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壳体开口端对准装置,该壳体具有基本形状类似筒形,其一端具有一个终端做成完全或部分封闭的底,或是某种收缩形状,其最大横截面直径比其纵向延伸长度小得多,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种转动的分选园柱体(19),至少有一个输入道(17)对着分选园柱体的园周面,在一个输入道(17)的横截面内,分选园柱体(19)各有一个直通道(24)和一个带有一个纵向延伸销钉(26)的锁闭道(23),在分选园柱体(19)转离输入道(17)的一侧至少引接一个排放道(22),以便送走相同指向的空心体(25)。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85-7-5 P3524079.21.壳体开口端对准装置,该壳体具有基本形状类似筒形,其一端具有一个终端做成完全或部分封闭的底,或是某种收缩形状,其最大横截面直径比其纵向延伸长度小得多,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种转动的分选园柱体(19),至少有一个输入道(17)对着分选园柱体的园周面,在一个输入道(17)的横截面内,分选园柱体(19)各有一个直通道(24)和一个带有一个纵向延伸销钉(26)的锁闭道(23),在分选园柱体(19)转离输入道(17)的一侧至少引接一个排放道(22),以便送走相同指向的空心体(2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直通道(24)和锁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特巴乔尔威利博恩海姆哈特穆特格鲁伯海因茨厄恩斯特瓦格纳
申请(专利权)人:诺贝尔炸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