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69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车内人员检测模块、车辆熄火检测模块、车辆门锁检测模块和警报模块;车内人员检测模块包括放置在车内座椅上的若干车用坐垫和设置在车内座椅靠背上的若干凹槽,车用坐垫内设有压力传感器,车用坐垫上设有电性接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性接口连接,凹槽内设有与电性接口配合的电性插头,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报警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发出报警提示。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各模块的共同作用,实现对车内滞留人员的检测,并及时对车主予以报警提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买车的用户越来越多,虽然车辆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但常常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导致出现老人儿童由于被滞留车内而发生意外事故的惨痛案例。汽车暴露在高温下,车内温度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升,滞留在车内的老人儿童往往因此面临生命危险,同时汽车处于熄火关闭状态,车内空气不流通,可能导致车内的滞留人员缺氧而出现窒息死亡。而当前的一些驾驶员喜欢或需要在车内进行睡眠休息,此时车辆是熄火状态的情况,且车窗关闭,这样的汽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虽然有进气口以及出风口,但是在车库或者是地下停车场,由于车内空间比较受限,在不启动车辆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睡觉可能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出现头昏头痛的症状,甚至很有可能发生窒息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用于防止儿童老人被误锁在车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车内人员检测模块、车辆熄火检测模块、车辆门锁检测模块和警报模块;所述车内人员检测模块包括放置在车内座椅上的若干车用坐垫和设置在车内座椅靠背上的若干凹槽,所述车用坐垫内设有压力传感器,车用坐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性接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性接口连接,所述凹槽内设有与电性接口配合的电性插头,电性插头通过线路与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当车内有人员有滞留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启动车辆熄火检测模块;所述车辆门锁检测模块设置在车辆的门锁处,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当车辆熄火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熄火后发出信号启动车辆门锁检测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发出报警提示,当车辆门锁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门锁关闭后,发出信号启动报警模块。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可根据车内的人员配置,控制车用坐垫的摆放位置和数量,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将车用坐垫上的电性接口与设置在座椅凹槽内的电性插头电性连接,使用者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是否开启装置,避免无需作用时电压传感器连通后续部件传输信息而导致电能浪费。车用坐垫内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收集车内座椅上的压力信号,从而根据压力信号的数值判断座椅上是否有人员滞留,且不仅是人也可以设置宠物等活体的压力数值,避免宠物等活体误留车内。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接收电压传感器传递的电压信息,根据电压信号的数值大小判断是否启动进行检测,车辆熄火检测模块能够检测车辆是否熄火,用于进一步检测车内活体是否为误留状态。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检测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则将熄火信号传送至车辆门锁检测模块,车辆门锁检测模块根据熄火信号开启检测,确认车门所处状态,若检测到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则发送车门关闭信号至报警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启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提示,提示使用者车内还滞留有人员或宠物,如果是误留状况,使用者便可重新将车门打开,将滞留人员带离,避免使用者下车后遗忘车内人员而造成事故。进一步,还包括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自动补氧机构,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位于车内,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控制端与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动补氧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氧气浓度阈值存储器或二氧化碳浓度阈值存储器,当车内有人员且氧气含量低于氧气浓度阈值时,自动补氧装置启动。在某些情况中,使用者明知车内留有人员而需要短暂离开,或使用者本身需要留在车内,而车辆处于关门熄火状态时,车内空气流通不畅,氧气含量降低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可能导致车内人员缺氧。本方案中,气体浓度传感器可检测车内的气体含量,然后将气体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内,控制模块根据气体信号判断是否发送控制信号至自动补氧机构,自动补氧机构能够对车内进行氧气补充,防止人员缺氧。进一步,所述自动补氧机构为车载氧气瓶;或者为天窗应急开启机构;或者为自动爆窗机构。提高自动补氧机构的多个选择,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进行安装。进一步,所述天窗应急开启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辆天窗上的开口、在开口处铰接的密封板和控制密封板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自动爆窗机构包括设置在车窗上的开口、在开口处铰接的密封板和控制密封板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车内壁固定连接的腔体、内置于腔体的隔板和垂直于隔板端面的连接杆,所述腔体两侧内壁设有滑槽,所述隔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槽的两端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相邻的滑槽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隔板移动至螺纹杆上的螺纹边缘位置时,隔板上的滑块与相近的弹簧相抵,且此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螺纹杆远离开口的一端伸出腔体且连接有控制其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车壁间通过机架固定连接,动力源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隔板靠近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密封板铰接。设置在开口处的密封板由控制机构控制开合,从而实现车内的通风透气,保证能够对车内及时补充氧气。控制模块控制动力源启动,动力源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与动力源连接,而动力源为固定设置,则螺纹杆摆放的空间位置同样固定。且隔板与腔体间通过滑槽滑块连接,使得隔板只能在腔体内沿滑槽滑动而不能转动,而螺纹杆与隔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以螺纹杆与隔板间可产生螺纹传动,螺纹杆转动使隔板沿滑槽移动。隔板上的连接杆随隔板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支撑杆摆动,根据支撑杆长度和连接杆到开口处的垂直距离间的大小关系,能够制造使密封板向外打开或向内打开的不同结构,当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上述垂直距离时,支撑杆摆动至与连接杆成直角,支撑杆将密封板自开口处顶开;当支撑杆的长度等于和/或小于上述垂直距离时,支撑杆向下摆动将密封板向下拉开。隔板移动至螺纹杆上的螺纹边缘部分时,如果继续移动将完全脱离螺纹杆上的螺纹部分,而留在螺纹杆上的光滑杆身上,这样需要隔板复位或向相反方向移动时,隔板不能够自动移动与螺纹杆的螺纹部分连接。但是利用本方案中设置在滑槽内的弹簧,当隔板移动至螺纹杆上的螺纹边缘时,隔板上的滑块与弹簧相抵,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能够对滑块施加一个反向作用力,螺纹杆的螺纹边缘使隔板向弹簧移动,而弹簧使隔板向螺纹杆的螺纹边缘移动,二者对隔板的作用力处于平衡,则避免隔板完全脱离螺纹杆的螺纹部分,便于后续复位。同时螺纹杆上的螺纹部分的长度设置与滑槽的长度相配合,避免螺纹杆上螺纹部分的长度过长而造成隔板过度移动而与滑槽产生磕碰损伤。进一步,所述螺纹杆远离动力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机架与车壁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吸风面朝向开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内人员检测模块、车辆熄火检测模块、车辆门锁检测模块和警报模块;/n所述车内人员检测模块包括放置在车内座椅上的若干车用坐垫和设置在车内座椅靠背上的若干凹槽,所述车用坐垫内设有压力传感器,车用坐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性接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性接口连接,所述凹槽内设有与电性接口配合的电性插头,电性插头通过线路与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连接;/n所述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当车内有人员有滞留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启动车辆熄火检测模块;/n所述车辆门锁检测模块设置在车辆的门锁处,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当车辆熄火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熄火后发出信号启动车辆门锁检测模块;/n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发出报警提示,当车辆门锁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门锁关闭后,发出信号启动报警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内人员检测模块、车辆熄火检测模块、车辆门锁检测模块和警报模块;
所述车内人员检测模块包括放置在车内座椅上的若干车用坐垫和设置在车内座椅靠背上的若干凹槽,所述车用坐垫内设有压力传感器,车用坐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性接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性接口连接,所述凹槽内设有与电性接口配合的电性插头,电性插头通过线路与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当车内有人员有滞留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启动车辆熄火检测模块;
所述车辆门锁检测模块设置在车辆的门锁处,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熄火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当车辆熄火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熄火后发出信号启动车辆门锁检测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端与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发出报警提示,当车辆门锁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门锁关闭后,发出信号启动报警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自动补氧机构,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位于车内,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控制端与车辆门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动补氧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氧气浓度阈值存储器或二氧化碳浓度阈值存储器,当车内有人员且氧气含量低于氧气浓度阈值时,自动补氧装置启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氧机构为车载氧气瓶;
或者为天窗应急开启机构;
或者为自动爆窗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应急开启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辆天窗上的开口、在开口处铰接的密封板和控制密封板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自动爆窗机构包括设置在车窗上的开口、在开口处铰接的密封板和控制密封板开合的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车内壁固定连接的腔体、内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马智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