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81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护理床,包括底座、支撑架、放置板、床垫和床单自动更换机构,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架的顶部与放置板固定连接,床垫放置在放置板上,床单自动更换机构包括若干床单和两个传送带,床单依次连接并呈卷筒状,卷筒状的床单设置在床头或床尾的下方,传送带位于床垫的一侧,传送带上固定设有夹持控制机构,夹持控制机构移动至卷筒状的床单侧边时,自动夹持伸向外侧的床单边缘,夹持控制机构的夹持端口可与方形孔的侧面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床单自动更换机构,实现护理床上的床单的自动快速更换,保证护理床上孕妇的卫生安全,且无需耗费人力,更换简便。更换简便。更换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妇产科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妇产科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0003]妇产科护理床是妇产科护理的常用工具,在医院待产或产后的女性通常躺在妇产科护理床上进行休息或调养。而在产前,孕妇的子宫、胎儿变大,从而挤压孕妇的膀胱,导致孕妇小便失禁等无意排泄情况,同时产后的女性需要排出一些因生产而产生的血液、羊水或其他大量分泌物,产妇躺在护理床上时,这些污渍容易沾染在床单上,对产妇的器官造成污染,引发病变,而且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妇科疾病。所以需要对床单进行及时更换,以免床单上滋生的细菌危害孕妇的卫生安全。
[0004]且由于孕妇代谢率高、体能消耗大,容易出汗,导致汗渍沾染在床单上,使床单产生湿粘感,容易滋生细菌,也造成孕妇感官不适。孕妇自身行动不便,无法自行更换床单,孕妇的家人或医护人员也不能时刻待在孕妇的身边,导致更换不便,也增加了人力耗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护理床,实现护理床上的床单的自动更换,保证护理床上孕妇的卫生安全,无需耗费人力。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妇产科护理床,包括底座、支撑架、床垫和床单自动更换机构;
[0007]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底座的周向边缘,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床垫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
[0008]所述床单自动更换机构包括若干床单和两个传送带;
[0009]位于前侧的床单的尾端与其后侧的床单的首端可拆卸粘接,前侧的床单的尾端位于后侧的床单的首端的下方或上方,床单依次连接并呈卷筒状,卷筒状的床单设置在床头或床尾的下方,卷筒状的床单靠近床垫的一侧设有方形孔,床单自方形孔向床垫一侧移动,方形孔的两端均向外侧延伸设为开口,方形孔的内孔高度大于床单的厚度且小于床单粘接处的厚度;
[0010]传送带设于床垫一侧且位于支撑架的内侧,传送带的底部位于床垫的下方,传送带上固定设有夹持控制机构,夹持控制机构移动至卷筒状的床单侧边时,自动夹持伸向外侧的床单边缘,夹持控制机构的夹持端口可与方形孔的侧面重合且可位于床垫的上方。
[0011]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底座和支撑架构成床体支架,以便后续器件安装。床垫直接放置在支撑架上,易于拆卸安装。
[0012]床单自动更换机构内设置的卷筒状的床单,缩小了备用床单所占用的空间,利于
摆放,同时也便于后续使用。床单间采用粘接,当位于外侧的床单边缘受夹持控制机构夹持,传送带带动夹持控制机构移动,被夹持的床单从而随传送带移动通过方形孔,直至床单将床垫覆盖,完成床单的自动平铺操作,停止传送带,且使夹持控制机构始终处于对床单的夹持状态,防止护理床上的孕妇挪动而导致床单滑动。
[0013]当需要更换床单时,启动传送带,传送带移动带动其上的夹持控制机构继续移动,夹持控制机构带动床单同步移动。前侧的床单的尾端位于后侧的床单的首端的下方或上方,前侧床单与后侧床单连接的端部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加之方形孔的高度小于被夹持床单与另一床单粘接处的厚度,被夹持的床单随夹持控制机构继续移动,后侧的床单能够受到方形孔的阻碍,则被夹持的床单继续移动的情况下,被夹持的床单与另一床单的粘接处分开,本夹持的床单随夹持控制机构而移动至传送带的下方,直至床单完全移动至床垫下方,此时夹持控制机构松开床单即可,被替换的床单掉落在底座或额外设置的容纳装置内。夹持控制机构再重复床单的自动平铺操作,实现新床单的更换,无需耗费人力更换床单,操作简单,易于使用。
[0014]进一步,所述夹持控制机构包括传送带上固定连接的移动块和位于传送带远离床垫一侧的回形槽;
[0015]所述移动块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弹簧设置在远离床单的一侧;
[0016]所述回形槽的两端设为U形,移动块与回形槽的内槽滑动连接,压块与回形槽的外槽滑动连接,回形槽靠近卷筒状的床单一端的下侧的外槽和内槽间的距离大于其他位置处内槽与外槽的距离,移动块移动至卷筒状的床单侧边时可与压块夹持伸向外侧的床单边缘,移动块的上表面可与方形孔的内孔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块和压块移动至回形槽靠近卷筒状的床单一端的下侧时,移动块与压块松开床单。
[0017]回形槽能够限制移动块与压块间的位置关系,当处于需要移动块与压块间压紧的位置时,回形槽的内槽与外槽间的距离较近,而当处于回形槽靠近卷筒状的床单一端的下侧时,需要移动块与压块松开夹持的床单,此处回形槽的内槽与外槽间的距离较远。而移动块通过弹簧连接压块,从而带动压块同步移动。
[0018]进一步,所述床垫上对应肩颈部、腰部、大腿部和脚部的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向床垫两侧延续形成槽口,凹槽内硬质填充物,硬质填充物的侧边连接有升降机构,硬质填充物位于放置在床垫上的床单的上方。
[0019]在床垫上设置硬质填充物,升降机构能够控制硬质填充物升降,从而带动护理床上的人体进行升降,这样需要更换床单时,无需孕妇下床,控制硬质填充物同时升降,即可实现对人体的托举。同时硬质填充物能够将部分床单下压在凹槽内进行定位,避免床单误滑动。且需要更换床单时,硬质填充物向上移动,不会对床单的移动造成阻碍。
[0020]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和螺母,螺母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螺母连接有控制其转动的动力源,螺纹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螺纹杆的顶部与硬质填充物的侧面固定连接,螺纹杆的底端设有限制螺纹杆转动的限位件。
[0021]螺纹杆无法转动,且螺母只能转动,则当螺母转动时,其与螺纹杆间产生螺纹传动,使螺纹杆能够进行上下移动,螺纹杆上下移动则能够带动其连接的硬质填充物同步移动,且螺纹连接具有自锁功能,使得螺纹杆移动后可自动锁紧定位。
[0022]进一步,所述床垫的下方设有顶部开口的盒体,盒体放置在底座上,盒体开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床单的长度。
[0023]盒体用于收集被替换的床单,沾染污渍的床单放置在盒体内,便于统一装载和搬运。
[0024]进一步,所述卷筒状的床单伸向外侧的一端与方形孔间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放置面可位于夹持控制机构的夹持端口之间。
[0025]导向板用于放置卷筒状的床单伸出外侧的部分床单,为床单的形状进行导向,便于夹持。
[0026]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开关按钮、第二开关按钮和传送带控制按钮,第一开关按钮、第二开关按钮和传送带控制按钮均设置在靠近腰部的硬质填充物上,第一开关按钮与动力源的正向转动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按钮与动力源的反向转动控制端连接,传送带控制按钮的输出端与传送带的控制端连接。
[0027]利用对应的开关按钮控制动力源的转向和传送带的启停,从而控制螺母的转向,使螺纹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及控制床单的自动更换操作的启停,便于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床垫和床单自动更换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底座的周向边缘,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床垫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床单自动更换机构包括若干床单和两个传送带;位于前侧的床单的尾端与其后侧的床单的首端可拆卸粘接,前侧的床单的尾端位于后侧的床单的首端的下方或上方,床单依次连接并呈卷筒状,卷筒状的床单设置在床头或床尾的下方,卷筒状的床单靠近床垫的一侧设有方形孔,床单自方形孔向床垫一侧移动,方形孔的两端均向外侧延伸设为开口,方形孔的内孔高度大于床单的厚度且小于床单粘接处的厚度;传送带设于床垫一侧且位于支撑架的内侧,传送带的底部位于床垫的下方,传送带上固定设有夹持控制机构,夹持控制机构移动至卷筒状的床单侧边时,自动夹持伸向外侧的床单边缘,夹持控制机构的夹持端口可与方形孔的侧面重合且可位于床垫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控制机构包括传送带上固定连接的移动块和位于传送带远离床垫一侧的回形槽;所述移动块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弹簧设置在远离床单的一侧;所述回形槽的两端设为U形,移动块与回形槽的内槽滑动连接,压块与回形槽的外槽滑动连接,回形槽靠近卷筒状的床单一端的下侧的外槽和内槽间的距离大于其他位置处内槽与外槽的距离,移动块移动至卷筒状的床单侧边时可与压块夹持伸向外侧的床单边缘,移动块的上表面可与方形孔的内孔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块和压块移动至回形槽靠近卷筒状的床单一端的下侧时,移动块与压块松开床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上对应肩颈部、腰部、大腿部和脚部的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向床垫两侧延续形成槽口,凹槽内硬质填充物,硬质填充物的侧边连接有升降机构,硬质填充物位于放置在床垫上的床单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妇产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马智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