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81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包括反应墙箱体,所述反应墙箱体迎水面设置有多个下斜式进水口,所述反应墙箱体内安装有多个承插式反应格栅,多个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之间以及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与所述反应墙箱体之间填充有级配卵石。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下斜式进水口,地下水在反应墙箱体的水流形态为成螺旋上升型,增加了地下水污染物在反应墙箱体中的接触面积和迁移率,防止地下水污染物以胶体的形式附着于承插式反应格栅中的填料中,堵塞可渗透反应墙;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承插式反应格栅,便于承插式反应格栅中填料的更换。便于承插式反应格栅中填料的更换。便于承插式反应格栅中填料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污染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

技术介绍

[0002]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会产生大量的矿山酸性水和重金属污染,所释放出的金属元素形成酸水污染晕,对周边的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0003]1982年由美国环保局提出可渗透反应墙技术,该项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具有经济、便捷、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0004]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的原理是在地下水水流方向填充活性材料,利用天然地下水力梯度使污染地下水优先通过渗透系数大于周围岩土体的可渗透反应墙并与填充在可渗透反应墙内的活性材料相接触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而地下水污染羽中污染物常以胶体形式存在,在水头较低的区域采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时常导致反应墙中的填料被堵塞,影响反映墙地下水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实施:
[0006]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包括反应墙箱体,所述反应墙箱体迎水面设置有多个下斜式进水口,所述反应墙箱体内安装有多个承插式反应格栅,多个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之间以及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与所述反应墙箱体之间填充有级配卵石。
[000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顶部均安装有多个拉环。
[000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拉环均布设于所述下斜式进水口的中垂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斜式进水口的数量为25个。
[0010]进一步地,从所述反应墙箱体底部至所述反应墙箱体顶部,所述下斜式进水口的管口尺寸依次减小。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斜式进水口的下斜角为80
°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的数量为3个。
[0013]进一步地,从所述反应墙箱体迎水面至所述反应墙箱体背水面,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中分别填充活性炭、生物反应填料、活性炭。
[0014]本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可渗透反应墙易堵塞的技术问题;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采用下斜式进水口,地下水在反应墙箱体的水流形态为成螺旋上升型,即地下水从反应墙箱体迎水面底部向反应墙箱体背水面顶部运动,增加了地下水污染物在反应墙箱体中的接触面积和迁移率,防止地下水污染物以胶体的形式附着于承插式
反应格栅中的填料中,堵塞可渗透反应墙;
[0016](2)本技术采用承插式反应格栅,通过拉环便于承插式反应格栅吊入和吊出,便于承插式反应格栅中填料的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可渗透反映墙填料更换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9]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0]在上述附图中,各图号标记分别表示:
[0021]1-反应墙箱体;2-下斜式进水口;3-承插式反应格栅;4-级配卵石;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结合图1-2所示,包括反应墙箱体1,反应墙箱体1迎水面设置有多个下斜式进水口2,反应墙箱体1内安装有多个承插式反应格栅3,多个承插式反应格栅3之间以及承插式反应格栅3与反应墙箱体1之间填充有级配卵石4。
[0024]在该实施方式中,下斜式进水口2为不锈钢的长条形中孔结构,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反应墙箱体1迎水面。
[0025]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放置在地下水含水层污染羽运动区域后,将所需填料填充到承插式反应格栅3并将承插式反应格栅3吊放入反应墙箱体1内的指定位置,然后在反应墙箱体1内填充级配卵石4。反应墙箱体1迎水面的地下水通过下斜式进水口2进入到反应墙箱体1中,由于下斜式进水口2为下斜式的,地下水在反应墙箱体1的水流形态为成螺旋上升型,即地下水从反应墙箱体1迎水面底部向反应墙箱体1背水面顶部运动,增加了地下水污染物在反应墙箱体1中的接触面积和迁移率,防止地下水污染物以胶体的形式附着于承插式反应格栅3中的填料中,堵塞可渗透反应墙。
[0026]在该实施方式中,需要更换承插式反应格栅3中的填料时,只需将承插式反应格栅3取出,更换填料好再吊入到反应墙箱体1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反映墙填料更换困难的问题。
[002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所示,每个承插式反应格栅3顶部均安装有多个拉环5,拉环5便于承插式反应格栅3的吊装。
[002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所示,多个拉环5均布设于下斜式进水口2的
中垂线上。
[002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所示,所述下斜式进水口的数量为25个。
[003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所示,从反应墙箱体1底部至反应墙箱体1顶部,下斜式进水口2的管口尺寸依次减小。
[003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所示,下斜式进水口2的下斜角为80
°

[003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所示,承插式反应格栅3的数量为3个。
[003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2所示,从反应墙箱体1迎水面至反应墙箱体1背水面,承插式反应格栅3中分别填充活性炭、生物反应填料、活性炭。
[0034]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墙箱体,所述反应墙箱体迎水面设置有多个下斜式进水口,所述反应墙箱体内安装有多个承插式反应格栅,多个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之间以及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与所述反应墙箱体之间填充有级配卵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插式反应格栅顶部均安装有多个拉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拉环均布设于所述下斜式进水口的中垂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箱式增压可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式进水口的数量为25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赛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际晟丰环境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