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和具有该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一般的动力电池多安装于车辆的底部,并且在动力电池的外侧设有对动力电池保护的防撞结构。相关技术中,防撞结构设计复杂,拆卸时较为笨拙,且拆卸所需的时间较长,这使得动力电池在发生意外情况燃烧时,用户不能及时地将防撞结构拆卸,导致动力电池也无法及时拆除,极易造成动力电池燃烧扩散发生爆炸,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能够实现快速拆卸,不会造成对动力电池拆卸的干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安装于车体侧围,所述安装组件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孔在第二方向的长度;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安装孔,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安装孔的至少部分正对设置;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组件(1),所述安装组件(1)用于安装于车体侧围(101),所述安装组件(1)设有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孔(14)在第二方向的长度;/n防撞梁本体(2),所述防撞梁本体(2)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1),所述防撞梁本体(2)具有安装孔(21),且所述限位孔(14)与所述安装孔(21)的至少部分正对设置;/n锁止组件(3),所述锁止组件(3)贯穿所述安装孔(21)、所述限位孔(14),所述锁止组件(3)设有锁止部(33),所述锁止组件(3)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贯穿所述安装组件(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组件(1),所述安装组件(1)用于安装于车体侧围(101),所述安装组件(1)设有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孔(14)在第二方向的长度;
防撞梁本体(2),所述防撞梁本体(2)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1),所述防撞梁本体(2)具有安装孔(21),且所述限位孔(14)与所述安装孔(21)的至少部分正对设置;
锁止组件(3),所述锁止组件(3)贯穿所述安装孔(21)、所述限位孔(14),所述锁止组件(3)设有锁止部(33),所述锁止组件(3)绕自身轴向可转动地贯穿所述安装组件(1)及所述防撞梁本体(2),且所述锁止部(33)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限位孔(14)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以将所述防撞梁本体(2)与所述安装组件(1)锁止,所述锁止部(33)的最大长度小于所述限位孔(14)及所述安装孔(21)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以使所述锁止部(33)适于贯穿所述限位孔(14)及所述安装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
安装垫板(11),所述安装垫板(11)用于安装于所述车体侧围(101);
防撞槽梁(12),所述防撞槽梁(12)与所述安装垫板(11)相连,所述防撞梁本体(2)安装于所述防撞槽梁(12),所述限位孔(14)贯通所述防撞槽梁(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还包括:限位扳手(13),所述限位扳手(13)与所述防撞槽梁(12)相连,所述限位孔(14)贯通所述限位扳手(13),且所述限位扳手(13)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容纳槽(131),所述容纳槽(131)与所述限位孔(14)连通,所述锁止部(33)可选择性地伸至所述容纳槽(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31)与所述限位孔(14)交叉设置,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槽梁(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板(121)、第二板(122)和第三板(123),所述第一板(121)和所述第三板(123)平行间隔开,且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培龙,余启奎,周丽娜,巴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