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南专利>正文

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40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包括连接于冷凝器出水管的分离器、回收器、若干管路、控制流体流向的阀门、一可编程控制器及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管道泵。该分离器内装有阻挡小球通过的栅格,而栅格顶部设有供小球通过的导管。该管道泵的进口端与冷凝器进水管的远端相连,其出口端与冷凝器出水管的远端连接。回收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栅格顶部的导管和冷凝器进水管的近端相连,第二端分别与该管道泵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连,回收器中还设有阻止小球通过的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下实现小球的循环,管道泵只需在原主水管压力的基础上增加适当压力就可轻易将小球推入主水管中,其适应性强、稳定可靠、经济实用,便于大规模推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清洗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长时间使用后,其流体传热管道内壁常会沉积较厚的一层圬质层,严重影响传热管的传热效率。因此,定时清洗换热管道显得尤为重要,已知技术中,常用球体清洗方式。目前在冷凝器球式清洗技术中主要有两类产品,一种是利用冷却水主水管的压力将小球送到主水管中,这种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局限性较大,各个空调系统的情况千差万别,压力有高有低,因此使用效果不太理想,由于工作动力源于原有主水管的水泵,加重原冷却水泵的负担。另一种方式是外加空气压缩机,利用高压空气驱动水流将小球带入主水管中,这种技术要求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必大于主水管的压力,由于每个机组的压力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用户需要选择不同的空压机,这种方式在小球回收时需要向外排空气及水,容易形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其稳定可靠、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其适合各种机组、检修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包括连接于该冷凝器出水管的分离器、回收器、若干管路、控制流体流向的阀门、一可编程控制器及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管道泵。该分离器内装有一个阻挡小球通过的栅格,栅格的顶部设有可供小球通过的导管,该管道泵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该冷凝器的进水管的远端相连接,其出口端通过管路与该冷凝器的出水管的远端连接,该回收器的第一端分别与分离器的栅格顶部的导管和该冷凝器的进水管的近端通过管路相连接,其第二端分别与该管道泵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通过管路相连接,该回收器中设有一个阻止小球通过的滤网。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该可编程控制器包括有一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设有指示若干系统的运行状态的指示灯及控制按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管道泵及阀门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下实现小球的循环,与其他方式相比管道泵只需在原主水管压力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压力就可以轻易将小球推入主水管中,因此本技术具有适应性强、稳定可靠、经济实用,便于大规模推广;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面板上指示灯可观察到系统的运行状态,另外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按钮执行强行清洗而不必等待系统自身设定的时间,为系统检修工作提供了方便;更换小球时由于不需要拆下回收器,使更换小球非常方便,因此便于系统的检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一种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其利用随流体流动的小球(图未示)清洁管道25的内壁,其包括连接于该冷凝器24的出水管7的分离器9、回收器11、管道泵1b。该分离器9内装有一个阻挡小球通过的圆筒形的栅格10,该栅格10的孔洞总面积是出水管横截面面积的2~5倍,以确保出水管的水流畅通,栅格10的顶部设有可使小球通过的导管5c,导管5c伸出分离器9接通旁通管19。该管道泵1b的进口端通过导管5a和旁通管14与该冷凝器24的进水管6的远端相连接,该旁通管14上设有一个手动阀2a和一个电磁阀4a。该管道泵1b的出口端通过旁通管22、23和导管5d与该冷凝器24的出水管7的远端连接,该旁通管22、23上设有一个手动阀2d和一个电磁阀4d。该回收器11的上端设有一根导管17,其与分离器9的导管5c之间通过旁通管20连接,该旁通管20上设有两个手动阀2c、2e和一个单向阀3b。该单向阀3b是自该分离器9的导管5c到回收器11上端单向贯通。该回收器11上端还和该冷凝器24的进水管6的近端通过旁通管18和导管5c相连接,该旁通管18上设有一个手动阀2b和一个单向阀3a。该单向阀3a是自该回收器11的上端到该冷凝器24的进水管6的近端单向贯通。该回收器11的下端与该管道泵1b的进口端通过旁通管21相连接,该旁通管21上设有一个电磁阀4b。该回收器11的下端还与该管道泵1b的出口端通过旁通管15相连接,在该旁通管15上也设有一个电磁阀4c,该回收器11内部底部有一滤网12,可以通过流体但阻止小球向下,使小球留在回收器11中。在回收器11的上端旁通管17上方装有手动阀2g以及下端旁通管16的下方装有手动阀2f。为了便于维护在主水管与旁通管之间装有手动阀,在旁通管23上装有手动阀2d,在旁通管19上装有手动阀2c,在旁通管20上装有手动阀2e,在旁通管18上装有手动阀2b,在旁通管14上装有手动阀2a,平常这此手动阀都是打开的,在换球或维护时将这些阀关闭。本清洗装置还采用一可编程控制器100,优选采用工业级可编程控制器,其用来控制电磁阀4a、4b、4c、4d和管道泵1b,该可编程控制器100包括有一控制面板(图未示出),在控制面板上设有指示若干系统的运行状态的指示灯(图未示出)及控制按钮(图未示出)。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不仅可以使本清洗装置稳定可靠地自动运行,而且通过可编程控制器100的控制面板上指示灯观察到系统的运行状态,另外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执行强行清洗而不必等待系统自身设定的时间,为系统检修工作提供了方便。在清洗装置不工作或处于等待状态时,管道泵1b不运转,电磁阀4a、4b、4c、4d关闭,清洗装置与冷凝器系统处于隔离状态。当开始清洗时,清洗装置的控制器100先打开电磁阀4a、4c,数秒钟(例如5秒)后控制器启动管道泵1b,在管道泵1b的作用下流体自主水管6的导管5a经旁通管14、手动阀2a、电磁阀4a、管道泵1b、电磁阀4c、旁通管15、回收器11旁通管16将回收器11中滤网12上的小球经旁通管17、单向阀3a、手动阀2b、主水管6的导管5b注入冷凝器24的管道25,在主水管水泵1a的作用下小球流过冷凝器24经主水管7进入分离器9滤网10的导管5c处。在保证小球都能到达分离器9时控制器打开电磁阀4b、4d,数秒钟(例如5秒)后关闭电磁阀4a、4c,在管道泵1b的作用下单向阀3a被关闭,单向阀3b被打开,水流自分离器9滤网10的导管5c经手动阀2c、旁通管20、手动阀2e、单向阀3b、回收器11的旁通管17、回收器11的滤网12、回收器11的旁通管16、旁通管21、电磁阀4b、管道泵1b、电磁阀4d、旁通管22、手动阀2d、旁通管23、主水管8的导管5d。小球在水流的作用下从分离器9进入回收器11中,由于小球不能通过滤网12,小球回到回收器11中等待下一次清洗,在等待小球全部回到回收器11的足够时间后,控制器100先关闭管泵1b,等待数秒钟后关闭电磁阀4b、4d,在压力的作用下单向阀3b关闭,清洗系统进入等待状态,当设定的等待时间过后系统自动执行下一次清洗循环过程。这样小球对冷凝器24进行连续清洗,使冷凝器24及整个空调器保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通过回收器11的透明罩杯13可观察小球是否需要更换。当需要更换时关闭控制器100,关闭手动阀2a、2b、2c、2d、2e,打开回收器11的手动阀2g、2f,此时回收器11中的水通过手动阀2f流出,回收器11中水流完后打开罩杯(未标号)将回收器11中的小球取出后更换新球,更换结束后装好罩杯,关闭手动阀2g、2f,完成小球更换工作。在更换小球时由于不需要拆下回收器11,使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管道清洗装置,包括连接于该冷凝器出水管的分离器、回收器、若干管路、控制流体流向的阀门、一可编程控制器及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管道泵,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器内装有一个阻挡小球通过的栅格,栅格的顶部设有可供小球通过的导管,该管道泵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该冷凝器的进水管的远端相连接,其出口端通过管路与该冷凝器的出水管的远端连接,该回收器的第一端分别与分离器的栅格顶部的导管和该冷凝器的进水管的近端通过管路相连接,其第二端分别与该管道泵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通过管路相连接,该回收器中设有一个阻止小球通过的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南
申请(专利权)人:蔡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