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清洁球来清洁热交换器(120)传热管的自动清洁系统。所述自动清洁系统包括热交换器(120)、连接到热交换器出口管(124)的球分离器(130)、球供应管(137)和球回收管(138)。系统还包括连通球供应管和球回收管的清洁球贮存罐(140),以及连通清洁球贮存罐(140)的喷射器(150)。系统还包括具有流体入口引导管(161)和流体出口引导管(163)的旁路管(160)、装在流体入口引导管上的循环泵(162)以及装在流体出口引导管(163)上的电机操作阀(16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自动清洁系统,该系统利用泵与喷射器的组合将清洁球供应到热交换器,从而清除附着在热交换器传热管内表面的污染物;更具体地涉及自动热交换器清洁系统(下面将之简称为自动清洁系统),该系统使用单向循环泵向其中装有清洁球的清洁球贮存罐供应流体,从而通过供应的流体将清洁球供应到热交换器的传热管中,清洁球随着流体一起经过传热管,从而清除传热管的污垢;并且该系统的结构是,当需要回收清洁球时,打开装在喷射器末端的电机操作阀,将流体从循环泵供应到喷射器,并且喷射器使用喷射器中的喷嘴排出流体,从而减小清洁球贮存罐内的压力,由此将清洁球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中,供应和回收清洁球所需的时间可以根据系统安装位置的条件任意调节,从而容易执行清洁球的供应和回收;并且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供应到球分离器的清洁球暂时阻塞的问题,从而防止压力损失以及由于清洁球暂时阻塞现象造成的清洁球磨损,并且与必须在正常方向和反方向之间周期地改变循环泵的旋转方向以便供应和回收清洁球的传统技术相比,明显减小故障出现几率以及减少循环泵的安装成本。
技术介绍
一般地,外壳中装置多根管的外壳和管型热交换器已经用于制冷系统或化工厂中。在这种热交换器中,在冷却塔中热量在空气与作为传热介质的流体之间传递。如果这种热交换器使用一段长的时间,则外来物质,例如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灰尘,将与流体混合并集中在热交换器的管内表面上,从而导致杂质,例如水垢和泥浆,附着在管内表面上。由于这个原因,热交换器的性能退化,其寿命缩短。因此,需要清除附着的杂质。作为清除集中在热交换器管内表面上的水垢或泥浆的方法,美国专利3919372、日本特开昭63-238397、美国专利486521、韩国特开1996-7006061、韩国技术227922以及韩国技术237353披露了热交换器管清洁方法,其中迫使诸如海绵球的球(下面简称为清洁球)经过管,从而清除管内表面附着的杂质。在这些专利中,下面将描述韩国特开1996-7006061中披露的技术。该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流体输送管(下面称为传热管)内部的清洁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如图1所示,当连接到压缩机50的压缩空气供应阀54打开时,空气从压缩机50供应到清洁球贮存罐40。接着,供应空气的压力使已经在清洁球贮存罐40内的清洁球42和流体上升。随后,将清洁球42和流体经过导管35供应到热交换器20的传热管22,从而清洁传热管22,其中导管35将清洁球贮存罐40连接到热交换器20的入口管10。为了在执行清洁过程后回收清洁球42,打开压缩空气排放阀56将清洁球贮存罐40中的空气排放到外部,此排放阀装在处于清洁球贮存罐40预定位置的空气出口导管53上。接着,通过连接到热交换器20出口管24的球分离器30与经过连接管34连接到球分离器30的清洁球贮存罐40之间的压差,将清洁球42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40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32表示圆柱筛,37表示阀。但是,在使用压缩空气的传统清洁系统中,如果压缩空气供应阀54长时间打开,空气不需要地吸入热交换器20的入口管10。相反,如果压缩空气供应阀54的打开时间短,则清洁球42可能不会全部供应到热交换器20的传热管22内。特别是,为了回收清洁球42而减小清洁球贮存罐40的压力时,必须将已经处于清洁球贮存罐40内的大量流体作为废水经过排放管排出。此外,当打开或关闭压缩空气供应阀54和压缩空气排放阀56以便供应或回收清洁球42时,由于空气压力突然增大或减小时产生的水锤现象,在止回阀36中生成噪音。在严重的情况下,出现损坏止回阀36的问题。另外,当在执行清洁过程后回收清洁球42时,由于清洁球贮存罐40的体积有限而不能长时间执行清洁球42的回收过程。因此,清洁球42不可能全部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40中。特别是,由于从热交换器出口管24排放到球分离器30的清洁球42数量大于回收的清洁球42的数量,换言之,由于在中心部分连接到球分离器30末端的连接管34的直径小于球分离器30的直径,将出现清洁球42阻塞球分离器30的暂时现象。由于清洁球42的阻塞现象,在球分离器30中出现压力损失。结果,在中心部分连接到球分离器30末端的连接管的流动阻力增大,从而增大清洁球42的磨损。而且,作为将清洁球42从清洁球贮存罐40供应到热交换器20的传热管22以及将清洁球42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40的驱动装置,需要分离器空气供应管52和压缩机50增大清洁球贮存罐40的压力,并且需要减压装置降低清洁球贮存罐40的压力。这样,由于需要额外的设备,因此清洁系统难以商品化。此外,存在系统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传统系统的问题在于,因为清洁球贮存罐40体积有限造成清洁球42供应和回收速率减小,所以清除附着在传热管22内表面的水垢的效率下降。在克服上述问题的努力中,韩国技术227922披露了一种用于清洁冷凝器中的传热管22的系统。如图2所示,在此清洁系统中,通过循环泵45的正常旋转,将流体从热交换器20的入口管10经过流体供应管11供应到清洁球贮存罐40,使清洁球42在清洁球贮存罐40中上升。此后,经过连接清洁球贮存罐40的上端与热交换器20入口管10的球输送管13,将清洁球42供应到热交换器20的传热管22中,从而清洁传热管22。当执行清洁过程之后回收清洁球42时,循环泵45反向旋转。由此将清洁球42和流体从热交换器20的出口管24排放到球分离器30。清洁球42和流体被循环泵45的抽吸力经过球回收管34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40,球回收管34连接清洁球贮存罐40和置于球分离器30中的圆柱筛32。随后,与清洁球42一起回收的流体,从置于清洁球贮存罐40和循环泵45之间的过滤器43经过,从而滤出水垢。然后,将流体通过流体供应管11再次供应到热交换器20的入口管10。在附图中,参考数字14和35表示阀。这样,在传统清洁系统中,作为将清洁球42从清洁球贮存罐40供应到热交换器20的传热管22以及将清洁球42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40的驱动装置,使用可逆的循环泵45。但是,由于可逆循环泵45比单向泵贵得多,因此增大了系统成本。另外,在回收清洁球42的过程中,已经穿过热交换器20的传热管22的清洁球42集中在球分离器30的圆柱筛32,再通过反向旋转的循环泵45的抽吸力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40中。因此,流体流动阻力增大。此外,由于清洁球42之间的磨擦产生磨损,结果缩短清洁球42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考虑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热交换器清洁系统,其中当装在从喷射器出口伸出的管上的电机操作阀关闭时,流体通过单向循环泵供应到其中装有清洁球的清洁球贮存罐中,从而利用供应的流体将清洁球供应到热交换器的传热管中,并且清洁球随流体一起经过传热管,从而清除传热管的水垢,并且该清洁系统的结构是,当需要回收清洁球时,打开装在喷射器末端的电机操作阀,将流体从循环泵供应到喷射器,并且喷射器利用喷射器中的喷嘴排出流体,从而减小清洁球贮存罐中的压力,由此将清洁球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中。因此供应和回收清洁球所需的时间可以根据系统安装位置的条件任意调节,从而容易执行清洁球的供应和回收;并且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供应到球分离器的清洁球暂时阻塞的问题,从而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热交换器清洁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在其第一端具有入口管,在其第二端具有出口管,多根传热管装在该热交换器中;球分离器,所述球分离器连接到热交换器的出口管,并且内部具有分离板,该分离板用于将从出口管排出的清洁球和流体分离;球供应管和球回收管,二者分别连接到热交换器的入口管和球分离器的球出口,从而将清洁球供应到热交换器中以及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中;清洁球贮存罐,所述清洁球贮存罐并联连通球供应管和球回收管,收集网装在清洁球贮存罐中以收集清洁球;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供应和回收控制管连通清洁球贮存罐的下端,从而当喷射器排出由循环泵供应的流体时,清洁球贮存罐中的压力下降,从而将清洁球回收到清洁球贮存罐中;旁路管,所述旁路管具有流体入口引导管和流体出口引导管,使流体从流体排出管流出、经过喷射器并再次进入流体排出管;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装在流体入口引导管上并沿一个方向将流体供应到喷射器,从而实现清洁球的供应和回收;以及电机操作阀,所述电机操作阀装在从喷射器出口伸出的流体出口引导管上,从而通过电机操作阀的打开/关闭操作供应或回收清洁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元实,
申请(专利权)人:薛元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