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用传热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56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用传热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具有内腔的管体、设置在管体外周面上的沿着管体的轴向呈螺旋分布的翅片,所述的翅片的侧壁自翅片的底部向顶部朝向翅片的外部倾斜,相邻翅片之间形成开口截面积小于底面积的空穴,所述的空穴的底面上还开设有第一槽道以及与所述的第一槽道相交的第二槽道,至少第一槽道或者第二槽道中的一种为多条,且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具有多个相交的节点。第一槽道、第二槽道及二者的节点相对空穴的底部来说润湿性能差,能够降低气泡形成和生长的活化能或者过热度,可以形成更多的气化核心点,形成更多的气泡,进而提高沸腾换热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外沸腾换热系数比常规光滑空穴底部传热管提高7%~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用的传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热管常用于蒸发器,例如中央空调系统冷水机组中的满液式蒸发器。传 热管包括具有内腔的管体以及管体外壁上形成的沿管体轴向呈螺旋状分布的 翅片和管体内壁上形成的沿管体轴向呈螺旋状分布的槽道。在加工过程中,所述翅片顶端沿翅片螺旋方向均布切口,同一翅片上相邻切口之间形成凸台,对 凸台进行机械轧制,使得凸台向翅片两侧延伸,达到与相邻翅片相互接应的程 度,最终形成上面开口小下面空间大的空穴(空穴的底面即为原始相邻翅片之 间的管外壁表面,空穴的侧壁即为由凸台向翅片两侧延伸形成的向空穴内部倾 斜的表面)。在热交换过程中,热流体从管内流过并将能量传递给管外的液体,管外液 体受热后发生沸腾产生大量蒸汽气泡,从而带走管体上的能量。在蒸发过程中 气泡总是在空穴的底部或根部形成并逐渐长大,最后从空穴的开口逸出。气泡 脱离后,该处形成负压,液体从该开口或者其他处开口通过空穴间的通道迅速 进行补充。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液态制冷剂在金属外表面的各个空穴内不断蒸 发和沸腾。翅片的外表面有时还加工出利于空穴内的蒸汽气泡排出的孔隙。虽然翅片的结构能够增强传热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器用传热管,包括具有内腔的管体(1)、设置在管体(1)外周面上的沿着管体(1)的轴向呈螺旋分布的翅片(2),所述的翅片(2)的侧壁自翅片(2)的底部向顶部朝向翅片(2)的外部倾斜,相邻翅片(2)之间形成开口(211)截面积小于底面积的空穴(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穴(21)的底面上还开设有第一槽道(51)以及与所述的第一槽道(51)相交的第二槽道(52),至少第一槽道(51)或者第二槽道(52)中的一种为多条,且第一槽道(51)与第二槽道(52)具有多个相交的节点(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王进强陈焕倬苏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太铜高效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