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68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包括灯座、光源总成、调光罩以及驱动组件,调光罩通过滑杆与滑槽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灯座上,驱动组件设于灯座上,驱动组件调光罩驱动连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调光罩摆动、滑动。本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对调光罩进行调节,使调光罩在灯座上进行前后滑动和下上摆动,从而与光源总成发生相对位移,调节调光罩对光源的反射角度与聚光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更可控,配光效率更高,集成化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灯
,特别涉及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车灯的光源主要采用卤钨灯和氙气灯,卤钨灯是通过钨丝发光,流明不高,亮度不够,易耗电,寿命只有600小时左右,而氙气灯是通过高压激发氙气发光,亮度高,使用寿命约为2000小时,但是有3-4秒的启动时间,有距离盲区,影响行车安全。LED光源因其具有体积小、工作电压低、工作电流小、发光均匀稳定、相应速度快及寿命长等优点,已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部分以LED芯片作为光源的车灯,由于车灯的特殊性,LED车灯尚未普及,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路况调整远近光,氙气灯远近光的调整已经成为很成熟的技术,但是对于LED车灯而言,远近光调整却成为难题,现有的LED车灯为了实现远近光调整,大都采用两套并列芯片和两套控制模块,通过两套控制模块分别控制两套并列芯片发光,并在反光碗的配合下实现远近光的调整,此种LED车灯生产和维护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便于LED车灯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包括灯座、光源总成、调光罩以及驱动组件,光源总成设于灯座上,灯座的两侧设有滑槽,调光罩上设有滑杆,调光罩通过滑杆与滑槽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灯座上,驱动组件设于灯座上,调光罩与光源总成配合,驱动组件调光罩驱动连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调光罩摆动、滑动。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远近光型的一体车灯装置。本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对调光罩进行调节,使调光罩在灯座上进行前后滑动和下上摆动,从而与光源总成发生相对位移,调节调光罩对光源的反射角度与聚光度。近光型,调光罩倾角相对向下,调光罩与光源总成的距离变小,灯光角度相对向下,聚光度减低,灯光效果更扩散;远光型,调光罩倾角相对水平,调光罩与光源总成的距离变大,灯光相对水平,聚光度增强,灯光效果更集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更可控,配光效率更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连接杆,第一驱动件设于灯座上,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调光罩的铰接。由此,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杆摆动,从而带动调光罩进行上下摆动、前后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驱动件,两个第二驱动件的固定端均铰接在灯座的上,两个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均与调光罩铰接,两个第二驱动件相互平行分布。由此,两个第二驱动件联合对调光罩进行驱动,两个第二驱动件驱动调光罩摆动或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座包括固定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对设于固定板的端面的两侧边沿位置,光源总成固定在固定板上且位于两个侧板之间,调光罩设于两个侧板之间。由此,两个侧板为调光罩的安装板,光源总成位于固定板上,调光罩正好罩在光源总成外,从而使得调光罩与光源总成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板上设有凹陷部。由此,凹陷部能够为调光罩的摆动、移动提供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还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固定在固定板的远离光源总成的端面。由此,散热器配置为对光源总成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还包括橡胶套,橡胶套的一端边沿设于固定板上,橡胶套的另一端边沿连接于调光罩的外壁。由此,橡胶套能够对放置灰尘进入调光罩内,亦能够对外界振动进行缓冲,能够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光罩包括直筒和锥筒,直筒与锥筒的窄口端衔接,滑杆设于直筒上。由此,直筒为聚光筒,锥筒为扩光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光罩还包括透镜,透镜设于锥筒的扩口端。由此,透镜能够调节灯光的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本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对调光罩进行调节,使调光罩在灯座上进行前后滑动、下上摆动,从而与光源总成发生相对位移,调节调光罩对光源的反射角度与聚光度。本技术不仅功能更齐全,集成化程度更高,还具备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众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的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的另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的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的另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灯座、11-滑槽、12-固定板、13-侧板、14-凹陷部、2-光源总成、3-调光罩、31-滑杆、32-直筒、33-锥筒、34-透镜、4-驱动组件、41-第一驱动件、42-连接杆、43-第二驱动件、5-散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包括灯座1、光源总成2、调光罩3以及驱动组件4,光源总成2设于灯座1上,灯座1的两侧设有滑槽11,调光罩3上设有滑杆31,调光罩3通过滑杆31与滑槽11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灯座1上,驱动组件4设于灯座1上,调光罩3与光源总成2配合,驱动组件4调光罩3驱动连接,驱动组件4能够驱动调光罩3摆动、滑动。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远近光型的一体车灯装置。本装置通过驱动组件4对调光罩3进行调节,使调光罩3在灯座1上进行前后滑动和下上摆动,从而与光源总成2发生相对位移,调节调光罩3对光源的反射角度与聚光度。近光型,调光罩3倾角相对向下,调光罩3与光源总成2的距离变小,灯光角度相对向下,聚光度减低,灯光效果更扩散;远光型,调光罩3倾角相对水平,调光罩3与光源总成2的距离变大,灯光相对水平,聚光度增强,灯光效果更集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更可控,配光效率更高。结合图1-2,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件41、连接杆42,第一驱动件41为伺服马达,第一驱动件41设于灯座1上,连接杆4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4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调光罩3的铰接。第一驱动件41驱动连接杆42摆动,从而带动调光罩3进行上下摆动、前后移动。该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设有两个,两个驱动组件4分别位于灯座1的两外侧,能够增加本装置的驱动组件4的平衡性能。结合图1-2,灯座1包括固定板12和两个侧板13,两个侧板13相对设于固定板12的端面的两侧边沿位置,固定板12和两个侧板13共同构成U型形状。光源总成2固定在固定板12上且位于两个侧板13之间,调光罩3设于两个侧板13之间,即滑槽11设于侧板13上。两个侧板13为调光罩3的安装板,光源总成2位于固定板12上,调光罩3正好罩在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光源总成(2)、调光罩(3)以及驱动组件(4),所述光源总成(2)设于灯座(1)上,所述灯座(1)的两侧设有滑槽(11),所述调光罩(3)上设有滑杆(31),所述调光罩(3)通过滑杆(31)与滑槽(11)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灯座(1)上,所述驱动组件(4)设于灯座(1)上,所述调光罩(3)与光源总成(2)配合,所述驱动组件(4)调光罩(3)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能够驱动调光罩(3)摆动、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光源总成(2)、调光罩(3)以及驱动组件(4),所述光源总成(2)设于灯座(1)上,所述灯座(1)的两侧设有滑槽(11),所述调光罩(3)上设有滑杆(31),所述调光罩(3)通过滑杆(31)与滑槽(11)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灯座(1)上,所述驱动组件(4)设于灯座(1)上,所述调光罩(3)与光源总成(2)配合,所述驱动组件(4)调光罩(3)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能够驱动调光罩(3)摆动、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件(41)、连接杆(42),所述第一驱动件(41)设于灯座(1)上,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4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调光罩(3)的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两个第二驱动件(43),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43)的固定端均铰接在灯座(1)的上,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43)的驱动端均与调光罩(3)铰接,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43)相互平行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忠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博事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