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防腐蚀结构,其热交换器包括有多数个散热片、在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有与其分别相接的端板、在端板上支撑并固定有与散热片贯通相结合的管子,其特征是:所述端板(10)与散热片(20)采用相同材质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具体来讲能够防止由于热交换器的散热片与端板以异种金属构成而发生的根据电位差的电化腐蚀,并提高其使用寿命的热交换器的防腐蚀结构。现有技术一般来讲,当两种不同金属处在同一电解质的状态下相接触,由于不同金属本身的电位存在差别,会产生电化腐蚀。在电化腐蚀反应中的阴极金属为原子状态,表面富集电子,并加速电化腐蚀反应中阳极金属的氧化/腐蚀。腐蚀程度在两种金属的接触面上最大,腐蚀也可以产生在与实际接触面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以下,参照图1对现有热交换器上产生的电化腐蚀进行说明。如图所示,现有热交换器100包括有有效地吸热或放热而增大接触面积的铝材质的多数个散热片120并排设置、在散热片120的两侧设置有镀锌的铁材质的端板110、通过铜材质的管子130将散热片120与端板110连通,并往复贯通而设置,在其内部流动有冷媒等工作流体。如上所述结构的现有的热交换器100的工作过程如下在铜材质的管子130的内部流动着的工作流体通过铝材质的散热片120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或向周围环境放出热量。但是,在海边或与海相近的地区使用时,以两种以上的不同金属材质构成的热交换器100就同处于电解质里的状态下被使用,此时相接触着的铜材质的管子130、铝材质的散热片120以及镀锌的铁材质的端板110分别形成电流回路,并产生电化腐蚀。在铜材质的管子130、铝材质的散热片120以及镀锌的铁材质的端板110中,在电化腐蚀反应中作为阳极的铝材质的散热片120理应发生最多的腐蚀,但是由于金属铝的特性发生腐蚀的同时,在表面上会产生耐腐蚀的强氧化皮膜,故在以锌和铁构成的端板110上首先发生腐蚀,由此支撑散热片120以及管子130的端板110被腐蚀后,并导致热交换器的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端板的电位差而产生热交换器快速腐蚀的热交换器防止腐蚀结构。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防腐蚀结构,其热交换器包括有多数个散热片、在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有与其分别相接的端板、在端板上支撑并固定有与散热片贯通相结合的管子,其中所述端板与散热片采用相同材质构成;也可用铝材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该热交换器防止腐蚀结构,由于其端板以与散热片相同的材质构成,故当热交换器处于腐蚀环境中时,消除了散热片与端板之间的电位差,并防止了电化腐蚀;同时由于散热片与端板以铝材质构成,因此在散热片与端板上发生电化腐蚀的同时,也能生成了耐腐蚀的强氧化皮膜,故延长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现有热交换器结构的立体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结构的立体图。图中1热交换器 10端板20散热片 30管子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防腐蚀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1相隔一定间距地在其两侧分别设置有端板10、在端板10的内侧以等间距地设置有多数个散热片20、管子30将散热片20来回贯通,并在其内部循环流动有工作流体。上述端板10采用与散热片20相同的材质构成,故当包括有端板10以及散热片20的热交换器被处于电解质的状态下,能够防止相接触或相接近的金属为不同金属而产生的电化腐蚀。在上述热交换器1中,散热片20通常以铝材质构成。而端板10则为了支撑散热片20以及来回贯通散热片20的管子30需提高其强度,因此可在铁板上镀铝或以铝合金制成。如上所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热交换器的防止腐蚀结构其作用效果如下。若热交换器在处于电解质的状态下被使用,则在相接触或相接近的不同金属之间会产生电位差,并发生电化腐蚀。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散热片20以及结合设置在散热片20的两侧端的端板10以相同材质构成,故消除了散热片20与端板10之间的电位差,进而防止了电化腐蚀。在此,以铝材质构成的散热片20、端板10与贯通与此相结合的铜管30之间会产生电位差。在电化腐蚀反应中铝作为阳极,在散热片20与端板10上会产生电化腐蚀。但是,由于铝在发生电化腐蚀的同时会生成耐腐蚀的强氧化皮膜,故能够减少热交换器的电化腐蚀。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的防腐蚀结构,其热交换器包括有多数个散热片、在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有与其分别相接的端板、在端板上支撑并固定有与散热片贯通相结合的管子,其特征是所述端板(10)与散热片(20)采用相同材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防腐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端板(10)可用铝材质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防腐蚀结构,其热交换器包括有多数个散热片、在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有与其分别相接的端板、在端板上支撑并固定有与散热片贯通相结合的管子,其中所述端板与散热片采用相同材质构成;也可用铝材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该热交换器防止腐蚀结构,由于其端板以与散热片相同的材质构成,故当热交换器处于腐蚀环境中时,消除了散热片与端板之间的电位差,并防止了电化腐蚀;同时由于散热片与端板以铝材质构成,因此在散热片与端板上发生电化腐蚀的同时,也能生成了耐腐蚀的强氧化皮膜,故延长了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8F21/00GK1611912SQ20031010679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文正昱, 李鉉昱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正昱,李鉉昱,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